日前,在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发一篇题为《别让形式主义消耗基层干部抗疫精力》的评论文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广大基层干部们放弃春节假期,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第一线,工作非常辛苦然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些地方却出现了形式主义的苗头一些地方缺少统筹安排,不同部门各发指令,重复给乡镇、村布置相同的工作,导致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干部的工作精力被无谓消耗,给他们带来了较大困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杜绝搞形式主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杜绝搞形式主义(别让形式主义见)

杜绝搞形式主义

日前,在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发一篇题为《别让形式主义消耗基层干部抗疫精力》的评论。文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广大基层干部们放弃春节假期,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第一线,工作非常辛苦。然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些地方却出现了形式主义的苗头。一些地方缺少统筹安排,不同部门各发指令,重复给乡镇、村布置相同的工作,导致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干部的工作精力被无谓消耗,给他们带来了较大困扰。

通篇阅读,不免让人五味杂陈。或许,人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本无可厚非,但如文中所述:“明明是同一件事,却有六七个部门要求报六七个不同的表格”“项项要落实,个个要抓紧,都是上级部门,都得罪不起”;“每天收到十多个部门的文件,都是给乡镇安排抗疫工作,大家都很重视,但其中没有一个文件、一个部门帮乡镇解决急需的哪怕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的问题”等等如是,不免让人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一说。此种见“风”就起浪的形式主义,着实值得深思。

当然,对于形式主义民众并不陌生。更有归纳以为,之所以出现形式主义,一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二则有利可图;三则贪图省事、不求实效。其根在不是让“群众满意”,而是让“领导注意”。面对问题,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既不敢理直气壮地坚持原则,又提不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办法,事到临头,只好绕开矛盾和问题,将上级精神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不管是否符合现实情况,也不管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把所谓的“认真工作”搞得有模有样大模大样,就自以为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很显然,见“风”起浪的形式主义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更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而言之,“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天鹅、虾和梭子鱼的故事已然告诉我们,如果大家想做同一件事,又不努力合作,这样事情怎么能办好呢?同理,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本就是一场艰巨的阻击战、攻坚战,更需要各级党委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握指成拳、合力攻坚,打赢这场整体联动战。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进而言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能够产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党员干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而导致工作目的扭曲和工作方法变形。说到底,是有其生生不息的“舞台”。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靠实绩说话,才能铲除形式主义生根接枝的土壤。得“精准”捕捉问题线索,加强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释放强烈信号;得抓关键,带好头。对凡是落实规定飘浮、虚报浮夸、弄虚作假者,都必须根据情节和危害以党纪政纪论处。

“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以形式主义作为消耗基层干部抗疫精力真的应该警醒,这样只注重形式上的“身入”,而没有带着真情实感的“心入”,只是作秀走过场,或是参与互动“观众”,难免会让落实工作双脚踩空,使党群干群关系由“鱼水关系”变成了“纸上关心”。众志成城方能攻坚克难,让我们拿出百分百的韧劲,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