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同学们每天都喝牛奶,牛奶盒怎么办?”“直接扔掉吗?我不这么认为!”12月22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小学课后服务时间,六(1)班学生陈幸垚和同学们一起将废弃牛奶盒改造成种植植物的花盆。这也是该校参与国际环境基金会(FEE)组织的“垃圾减量”项目视频大赛中的一个环节。在近日公布的大赛结果中,陈幸垚的作品《“零废弃日”行动》名列十佳首位。

小学生垃圾分类成果展(牛奶盒改造成花盆)(1)

获奖的作品以视频的形式参赛。视频中,同学们将盒子进行拼装和涂色,再装进营养土,将植物种植在盒子里,完成对废弃牛奶盒的利用。吃早餐的时候,陈幸垚带上了不锈钢碗筷,来代替一次性餐具。在家里,她将旧衣服改造成玩偶娃娃穿的服装。

小学生垃圾分类成果展(牛奶盒改造成花盆)(2)

指导老师顾菲丽介绍,“垃圾减量项目”比赛共有7个环节,第5个环节需要通过视频的形式,用1分钟的时间展现学生在一天时间内完成的垃圾减量事项。“不仅要写双语版的脚本,拍摄视频,还需要学生出镜演绎。”顾菲丽说,由于准备时间有限,她和另一位指导老师张伟一起反复打磨脚本,前后改了4遍台词,敲定了5个场景,其中第3个场景光拍摄就花了半个多小时。

小学生垃圾分类成果展(牛奶盒改造成花盆)(3)

“此次作品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视频中的场景和生活结合紧密,利用的废弃物品和学生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大兴路小学校长王继承说,学生在校园里接受了环境教育后获得了不少奖项,例如在2021年湖北省第七届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展示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单位、该校教师黄瑶参加了第22届中日韩环境教育研讨会、被武汉市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聘为2021年汉江武汉段民间河湖长等。

小学生垃圾分类成果展(牛奶盒改造成花盆)(4)

据了解,垃圾减量项目是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FEE)于2011年在全球启动的环境教育项目。项目旨在提高青少年在垃圾减量及处理方面的知识与实践能力,通过小手拉大手,影响家庭、社区,从而提高全民的垃圾减量意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