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5880分钟,时间跨度从中世纪到2022年,保持耐心,你将有所得!蒙古历史上先后弄了三次西征。

第一次:成吉思汗带领蒙古灭亡了花剌子模,然后又派哲别和苏不台灭了不少中亚,东欧国家。

第二次: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带领各宗室贵族的“长子出征”(长子西征),一路横扫之下,无数钦察人和斡罗思人(俄罗斯),打的匈牙利和波兰瑟瑟发抖,建立了金帐汗国。

第三次:成吉思汗孙子,托雷的儿子旭烈兀率军出征,攻占西亚区域(叙利亚、埃及、伊拉克都遭遇进攻)后,建立了伊尔汗国。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

(四大汗国和元朝)

自那以后,蒙古西征告一段落,东斯拉夫人也因为臣服金帐汗国,开始了二百多年被统治的岁月。

切实地说,金帐汗国作为一个蒙古族建立的国家,完美秉持了蒙古人“马上打天下,马上治天下”的荒诞风格。

这风格的延申就是,不管事,只收钱!

这就让被统治的东斯拉夫人,看似地位卑微,其实并没有动摇自己的文化根基。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2)

(斯拉夫人)

这蒙古的统治,很有蒙古范!

首先:他们扶持了代理人帮助统治东斯拉夫人,这代理人就是弗拉基米尔大公。

大公的地位需要金帐汗国册封,还不以某一家族世袭,弄得诸多大公,为了争当蒙古人二狗子,打得不可开交。

其次:金帐汗国对信仰这事看得很淡,东斯拉夫人信东正教没问题,突厥人信伊斯兰教也没有问题,这就让不少被统治的人,依旧有信仰维系共识。

最后:这宽容政策和只收税赋的作风,让被统治的斯拉夫人有了火中取栗机会。

于是他们一边通婚讨好,让美丽的斯拉夫姑娘成为蒙古大汗的媳妇,一边暗中壮大自己,静待独立的机会。

然后,这机会在两百多年后来了。

金账汗国在横行无忌200多年后,因为内乱,陷入四分五裂境地,最后延续统治斯拉夫人地位的,则是新生的大帐汗国。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3)

(被统治时代)

这四分五裂后的大帐汗国,如何能压制东斯拉夫人的反击?

莫斯科公国顺势崛起宣布独立,并在接连的战斗中吞并了所有罗斯公国,然后带领他们冲击大帐汗国的统治。

在这期间领导斯拉夫人的,就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帝:伊凡三世。

这伊凡三世不仅雄才伟略,还在娶了一个好媳妇,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亚之后,让莫斯科公国有了第三罗马的野心。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4)

(伊凡三世)

这野心在他儿子伊凡四世时,变成了沙俄皇冠。

自那以后,沙俄统治者自称沙皇。

为啥叫这,因为沙字在俄语中就是凯撒。

有了皇帝头衔,当然要开疆扩土啊!

独立的沙皇俄国,将斗争目标盯上了金帐汗国分裂后还剩下的三个汗国身上。

一鼓作气灭了好几个汗国之后。

唯一剩下的,只有1449年建立,生命力最顽强的克里米亚汗国。

对,就是今日克里米亚存在的蒙古汗国。

为啥这汗国这么难灭?因为会抱大腿啊!

这汗国忘记了成吉思汗荣光,选择跟随奥斯曼帝国,并将自己控制的克里米亚半岛南部送给奥斯曼,换取对方的保护。

哪里是天然良港塞瓦斯托波尔所在地,收获这港口,让奥斯曼帝国如虎添翼。

本就占领君士坦丁堡,控制地中海进入里海要道,现在又控制了克里米亚。一时间,从红海-地中海-黑海水域,都成了奥斯曼土耳其地盘。

水上商道的控制,让西欧人吃尽苦头,让意大利城邦赚得盆满钵满,也催生了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当然那是后话。

有靠山的克里米亚汗国也不消停,为了赚钱,弄起了奴隶售卖。

他们将东欧草原上,但凡不属于沙俄的斯拉夫人,还有突厥人倒卖到了奥斯曼帝国,卖的草原上骨肉分离,民不聊生。

这被卖的人,主要来源就是处于西边的斯拉夫人,也就是后来的乌克兰人。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5)

(东斯拉夫村庄)

这群人咋来的咧?也很有意思!

当年蒙古人东征时,一路横行无忌,打得基辅罗斯俯首称臣。

有人称臣了,也有人不愿啊。

不愿意的这群人,就纷纷往西跑,跑到了靠近波兰的地方,选择接受波兰的统治。

波兰最早的族群,其实也是斯拉夫人的一支西斯拉夫人。

但在长久跟中欧、西欧国家混之后,选择了皈依天主教,成了天主教最东边的存在,后来还获得了天主教之盾的称呼。

这群人,并不待见从东方来的同胞,因为信仰不同(东正教),文化不同啊!

可那群逃离的斯拉夫人无处可去,不待见也要待着,咋办咧?

融合一下呗,于是这群人不少就接受了天主教信仰,并在波兰边疆定居了下来。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6)

(斯拉夫人分流)

定居边疆就让这群人有了称呼,“乌克兰伊那”,意思是边界人。

这就是乌克兰一词的由来。

蒙古人的入侵,让乌克兰人诞生!

后来莫斯科公国独立,渐渐强大了起来,成了东斯拉夫的领袖。在环顾四边后,想起了曾经的同胞,就开始了东斯拉夫人统一的开拓之旅(沙皇的心思是当所有斯拉夫人的老大)。

那么乌克兰人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日子过得好吗?

不好了就要闹事啊,在旷日持久的斗争之后,沙皇俄国和乌克兰,终于在1654年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尔条约》,宣布俄乌结盟合并。

不过这合并并不彻底,因为乌克兰最西边的加西利亚地区,依旧处于奥地利统治之下,这也让这个地区在后来并入乌克兰之后,成了闹事的主力,因为长期受到西欧影响,更西化啊。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7)

(合并前局势)

合并后的两国,同心协力开始进攻之路。

这进攻的主要目标就是克里米亚汗国,还有它背后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这也让俄土战争越演越烈了。

进入18世纪,渐渐沉沦的奥斯曼帝国,从曾经的最强王者变成了西亚病夫。都成病夫了,当然罩不住克里米亚汗国。

1774年沙皇俄国迫使奥斯曼签署《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让克里米亚汗国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失去了大腿。

没了大腿的克里米亚汗国慌了。

居然在1777年选择归附沙皇俄国。

这归附举动让汗国内部出现动乱,一看情况不对,汗国求助沙俄平叛,这一平之后没几年,汗国就没了,最后一任大汗还被送到罗德岛,让突厥人给斩首了。

自此以后,汗国不再是沙皇俄国的历史包袱,克里米亚半岛也在打了200多年后成了沙皇俄国的。

肃清汗国威胁后,沙俄将目光又盯上了奥斯曼帝国,特别是巴尔干半岛。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8)

(巴尔干火药桶)

因为哪里有他们的兄弟,南斯拉夫人!

占领希腊,不就是成就拜占庭帝国辉煌?

这目标在经历了联合瓜分波兰,还有拿破仑战争中的惨胜后,成了沙俄心结。

心结之后,平静数十年,当了几十年欧洲宪兵的沙皇俄国,不甘于维也纳体系的遏制。

自以为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功勋卓越的沙皇俄国,悍然决定在1853年动手了。

谁曾想,这一动手就让英国人忍不了了!

欧洲搅屎棍传统让英国明白,真让沙俄击败奥斯曼搞定巴尔干,欧洲将出现新罗马帝国。

在英国怂恿下法国也来了。

英法联手帮奥斯曼抵抗沙俄进攻,奥地利更是在关键时刻给了沙皇俄国一脚。

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

经过两年多战争后,沙皇俄国科技不如人,军事不如人,财富也不如人。

一场降维打击,让沙皇俄国丢盔弃甲

1856年,承认失败的沙皇俄国在谈判桌上用放弃巴尔干为代价,保住了克里米亚。

这背后,英国人的算计可谓非常深!

如果说沙俄是能统一欧洲的最大威胁,那么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邦国就是第二大。

用跟俄国媾和方式,维持俄国的势力,让俄国和奥地利反目成仇,不就能让两强相争,自己获益吗?

和谈结果一出,奥地利懵了。

好你个英国佬,居然将我给卖了。

自那以后,奥地利和后续的奥匈帝国成了沙皇俄国不死不休的死敌,这对死敌基于巴尔干的矛盾,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9)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德意志第二帝国独立,让欧洲局势大变。

曾经的霸主法国日渐沉沦,对抗德国力有不逮,又在英国哪里不受待见,就慢慢用金钱诱惑方式,跟沙皇俄国缓和关系。

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后,痛定思痛开始农奴制改革和东方攻略。

从清朝划拉了一大片领土不说,后来还了弄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

但是工业化费钱啊,沙皇俄国没钱,恰好法国有钱,又希望打破外交孤立,就给钱俄国,换取同盟友谊,两方一拍即合,成了利益共同体。

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则在俾斯麦带领下,弄三皇同盟维系欧洲稳定,逐步发展自己,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可这和平,却在威廉二世上台后变味了。

强势出击的德国,触动了英国利益,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血盟也让沙皇俄国担忧。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0)

(俾斯麦和李鸿章)

然后,就是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建立,还有随后的一战烽烟。

一战烽烟咋说列?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成语:鱼螃相争,渔翁得利。

打生打死的欧洲。

战败国:奥匈帝国陨落,德意志第二帝国崩溃,沙皇俄国覆灭,奥斯曼帝国瓦解!

战胜国:英国失去金融霸权,法国死了一代人。

最后最占便宜的是谁?

答案是更像罗马的第三罗马,美国。

美国人不仅占尽了便宜,还用理论输出的方式,让唯一能威胁自己的欧洲,变的越来越四分五裂,用一个民族自决就让欧洲多了十多个国家,进一步分散力量。

散装欧洲矛盾不断,整装美国鹤立鸡群。

一来二去,国际博弈形势陡然生变。

这变化有,新生的苏联在夹缝中艰难求生,颓势的法国左右互搏,为了缓解矛盾不断逼迫德国,屈辱的德国复仇心切,有了战争的动力。

至于英国,力有不逮的它也开始战略收缩,放弃了太平洋一半的地盘,引诱日本和美国去争,指望祸水东引。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1)

(英国的退让)

随后的事情,大家耳熟能详!

致力于构筑集安体系的欧洲,在英法特别是法国力主下与1925年弄了《洛迦诺公约》通过协议方式,缓和了国际关系,也让经由道威斯计划恢复国力的德国,收获了正常国家地位。

这协议安抚了躁动的德国,也确定了中欧、东欧无数新生国家的领土分界线。

这轮协议后,趁热打铁的法国更进一步,又鼓动所有不少国家在1928年8月27日签署了《巴黎非战公约》。

意图用公约倡议方式,让所有参与国放弃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这公约可谓非常理想化,也道尽了当时不少欧洲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如果一切没有变故,或许欧洲局势不会恶化。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2)

(大萧条)

可公约签署后发生的美国大萧条(1929年10月29日)让一切变了。

美国萧条,传导到了欧洲和全世界,也让世界多了三个战争策源地。

危机中的日本:先是通过九一八,用战争转移了矛盾,后又有了226兵变,释放了战争恶魔。

危机中的德国:有过失败经验的希特勒(啤酒罐暴动)用选举方式,通过民意拥护成了德国总理,又在兴登堡死后,通过修宪,让总统总理职位二合一,成了元首,随后就是德国经济奇迹和重新武装。

危机中的意大利,掌权多时的老墨践行法西斯政策,早就摩拳擦掌等待时机。

然后,就是战争策源地的总爆发,还有二战的开启。

德国闪电突袭,让波兰覆灭,也让致力于构筑安全体系的法国因理想而牺牲,让英国有苦难言,若不是恢复国力的美国不断支援,估计也要挂!

搞定了整个西欧之后的德国,重复了拿破仑故事,一头扎进了北极熊的怀抱。

兵分三路的闪电战,打的苏联满头包,也让克里米亚,这个曾被沙皇俄国视若珍宝的地方丢了。

丢失的克里米亚,让斯大林非常不满,认定是克里米亚曾经的汗国遗民鞑靼人出卖了苏联。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3)

(德国军队)

气愤的斯大林说了一句话:“三天不走,全都杀掉。”

这句话改变了克里米亚的人口结构

于是,一场流放在苏联逆转局势后出现,大量鞑靼人被遣送到西伯利亚自生自灭,克里米亚重回苏联怀抱,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据2020年克里米亚共和国统计,克里米亚总人口约200多万,其中俄族高达126万,鞑靼人约30万左右,剩下的是乌克兰人。

人口结构逆转,让苏联稳稳控制克里米亚,如果一切顺利,就不会在是麻烦了。

谁曾想,击败纳粹德国,赢得二战的苏联,一举超越了曾经的罗马,成了强权之一。

在这强权之下,东欧成了苏联势力范围,曾经的死敌波兰俯首称臣,就连强悍的德国,也有一半在苏联势力范围之内。

铁幕贯穿整个欧洲,冷战阴云也在数次柏林危机后,越演越烈,最后成阵营对垒。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4)

(冷战)

对垒之后,就是一个新时代!

构筑这个新时代的就是斯大林,一个不近人情,但合格的大国政治家。

可斯大林不能永远存在!

1953年3月5,这个强人因为脑溢血去世,在一轮接班人争夺后,幸运的赫鲁晓夫成了继承人。

乌克兰人赫鲁晓夫,是个充盈了理想主义情怀,还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领导人!

上台没多久就干翻了曾经的导师和老领导斯大林,秘密报告的出炉,让苏联陷入思维混乱之中,也带歪了阵营。

但这一切,都没有他在1954年干的事坑俄罗斯。

这件事,就是以庆祝俄乌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尔条约》合并300周年纪念日名义,将俄罗斯人用几百年时间获得的领土,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5)

(赫鲁晓夫)

那一刻的他,为了彰显苏联的团结,送出了克里米亚,也让克里米亚境内最多的俄罗斯人非常不满。

但在咋说,当时还是苏联,这不满并没有成为大问题。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事干完之后仅仅37年,曾经强大无比的苏联,却在冷战烟云中灰飞烟灭,成了历史。

于是,问题就来了。

分家的乌克兰拿走了俄罗斯黑海门户克里米亚,也让俄罗斯失去了不冻港塞瓦斯托波尔。

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俄罗斯人,就这么不明不白成了乌克兰人。这让半岛上的俄罗斯人非常不满,弄了不少次起义。

一看这状况,俄罗斯坐不住了,在一番调停之后,让克里米亚成了特区,也让俄罗斯获得了租用塞瓦斯托波尔港的权力。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6)

(苏联解体)

原本是自己的,最后还要用调停方式,才能驻军。

那一刻的俄罗斯,要多憋屈有多憋屈。可这憋屈在乌克兰看来,或是另一番思索。

因为乌克兰也委屈啊,东乌克兰境内大量的俄罗斯族,还有曾跟随俄罗斯奋战的哥萨克人,对于乌克兰的国家归属一直不情不愿,反而认为自己的俄罗斯人。

独立后风起云涌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本就让他们担忧,后来的乌克兰,还放弃亲俄立场,转而选择了跟欧盟和美国眉来眼去甘做马前卒。

这直接引发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战斗民族(乌克兰俄族人)选择战斗说话,他们占领了克里米亚国会,然后用公投方式选择加入俄罗斯联邦。

当然,这背后俄罗斯影响肯定有,但克里米亚民心如此,也是事情会发生的关键。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7)

(分家)

一场克里米亚危机,从2014年延续至今,终于成了俄乌冲突。

冲突已然持续8个多月,还没有任何缓和迹象,反而步步升温,烈度不断加级,甚至有了核战危险。

更可悲的是,交战双方真就是自家兄弟!

他们诞生在同样的地方,波兰维斯瓦河。

他们对抗同样的敌人,金帐汗国。

他们也曾并肩作战,也曾矛盾丛生,但血溶于水之后,依旧是一家人啊!

这源自阵营和利益之争,引发的不可调和矛盾,深深看去,背后都是包裹在极端民族主义外衣的狂热人群,被大国利益影响和操纵下的流血冲突。

我不是虚幻的和平主义者,但我依旧希望世界和平。因为战争从不是好事。

危机螺旋和仇恨的叠加会让人失去理智。

真到了那个时候,难道再去后悔,悔不当初吗?

从历史角度,还有今日时代大背景看,无论是克里米亚还是乌克兰,俄罗斯就算撤军也无法解决问题,因为问题的核心,从不是土地,而是包裹在土地之下的大国博弈还有狂热纷争。

土地可以争夺,博弈需要斗争,狂热需要冷静。

最后复盘两次大战爆发的历史。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因何爆发?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让沙皇俄国危机重重,不得不用战争转移矛盾,于是,捏奥斯曼土耳其成了必然,也引发了一场群殴出现。

同理,我们在看一战和二战爆发的逻辑。

一战爆发为何?协约国和同盟国的系统性矛盾是根源,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争夺是爆点,但沙俄政治家斯托雷平的被刺杀,让国内陷入困境,也是诱因。

二战爆发为何?同理看到话,根源文中说了,1929年大萧条。

以古观今,在看今日!

历史真是充满了因果的螺旋式存在,撤兵不撤兵都不是关键了!

最后的最后,愿世界和平............

备注:本文时间线,从克里米亚汗国建立的1449年直到今日,一共473年。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8)

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撤兵也不行)(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