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株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王亚创作的散文《清明》出现在苏州市高二年级语文统考的试卷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作者在做这道满分20分的阅读理解题时,只得了6分。虽然如此,曾经从事过语文教学的王亚认为,题目符合语文教学,自己做不对题目是因为没有掌握答题技巧。(新京报)

阅读每题多少分(20分阅读理解题原作者仅得6分)(1)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讨论,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在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卷中文章写道,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正是要求考生对“诡异的光”进行解读。试卷曝光后,文章作者巩高峰公开回复网友“本来是搞笑的,谁知道有这么一出”,被解读为“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

阅读每题多少分(20分阅读理解题原作者仅得6分)(2)

文章的创作者也搞不懂出题者的意思。“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这样话题看起来十分荒诞,也为饱受阅读题之苦的学子提供了吐槽窗口。

有教育专家认为,出题者曲解作者原意的现象普遍,违背基本常理。也有专家认为,试题标准答案,经集体讨论研究给出,作家作品是独立文本,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视角。

其实这是文学的学科特性和高考这一选拔制度碰撞后的结果,是在两方衡量取舍下的可行之法。

文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和艺术一样,是基于个人的体验的。文学与自然科学在认识方法上就天然地不同,自然科学追求客观实在,而文学是人类共性体验的个人表达。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强调研究方法的规范、可复制。即使是不同的人以同样的方法研究,也能得出一个同样的答案。而人文艺术的研究则追求达到不同研究者之间的共识。

语文的阅读理解题目无疑是一种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其内核是对作者表达的解读,是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和读者在文本的共性体验上产生共鸣。其实,《一种美味》的作者巩高峰还说了,自己做出来的答案,正确部分差不多80%,“我觉得出题老师对我的这篇文章理解得很透彻”。这表明出题老师其实是针对文章的共性表达进行设置题目的。

我们还要明白,考试这种形式和文学文本研究之间有不契合之处的。在文学领域中,作者并不是文本解读权的唯一拥有者。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生活、作者、文本、读者。读者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和接受对于文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不能舍弃的。还有学者认为作者在创作文本的过程中,就已经注入了读者的期待。同时,在创作完文本时,文本并没有被完成。作者创作的只是文本,只有被读者阅读鉴赏之后才能变成文学。巩高峰对记者说,“这个小说我写完了,跟我就没关系了,谁爱怎么解读都是可以的……”,作者的这句话也是对读者文本解读行为的肯定。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争议,是标准化考试和文学批评之间的矛盾。考试的标注化是人才选拔的需要,只有实现了考试标准化,所有应试者的权益才有保证,考试的公正性才有保证;标准化的考试更是降低考试成本,提高考试效率与效益,是适应现代化社会大规模选拔考试的不二选择。

许多人之所以抨击标准答案,反映出目前标准化考试的局限。如何解决标准化考试和文学批评之间的矛盾,需要在语文教育和试题设置领域继续探索。比如,媒体人赵清源提出,是否可以多设置几个标准答案,或者设置多个关键词作为标准答案,只要符合其中一个,便可得分,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