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报道2022年的“双11”已经落幕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消费节点,这个购物节带给消费者的从来都不只是一场“买买买”的狂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双11购物节什么产品销量最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双11购物节什么产品销量最好(购物节给消费者留下哪些)

双11购物节什么产品销量最好

□ 本报综合报道

2022年的“双11”已经落幕。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消费节点,这个购物节带给消费者的从来都不只是一场“买买买”的狂欢。

“‘双11’最大的资源其实是注意力。平台商家怎么引导,消费者往往就会看到什么。”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说,“消费很重要,但是商业指挥棒可以引领未来方向。”

今年“双11”,消费者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线上线下的互动、极速收货的喜悦和免息分期付款的实惠。相比依靠拉长销售周期才不断刷新的成交额,大促中,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提升才是能够留给2023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干货”。

线上线下融合

“双11”始于2009年的淘宝促销。这个线上购物节一度像黑洞一样,吸走了线上线下同一时段绝大多数的注意力和购买力。但近两年,越来越多线下商家学会了与线上商家共舞。

“蹲专柜及线上毛戈平鱼子酱面膜最低价”“双11雅诗兰黛专柜现货”……今年“双11”,在年轻人常用的种草APP上,用户们已经不限于讨论电商平台如何凑单最便宜,而是在认真比较专柜满赠积分和线上凑单哪种更便宜。比较结果显示,线上线下各有胜负。

“双11”预购活动首日,位于浙江杭州的银泰百货武林总店客流同比翻番。“商场还没开门,就有很多顾客在门口排起长队,不少化妆品专柜当天卖到‘断货’。”银泰百货相关负责人说。

“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是商贸流通行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胡麒牧介绍,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8%,现在还没有线上线下双重布局的品牌商已经非常少了。下一步,企业在电商零售领域积累的数字技术将转向其他行业寻找落地场景,服务实体经济。

“‘双11’以节日为促销形式,在短期内形成较高成交额,这其中绝大部分最终刺激了有效消费的形成。而在推动消费的同时,也使零售、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共荣,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的“双11”对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物流设施完善

没想到,今年“双11”最先出圈的热搜词是“退款”。不过,这可不是消费者因为对货物不满意要求退款,而是因为物流太快,来不及退款,商品就送到家了。

今年天猫“双11”付尾款时间提前到了10月31日晚8时。广东番禺的刘莉回忆:“31日晚上自己8点多付完尾款,大概晚上9点多就收到了快递员联系送货的电话。”刘莉吃惊地说:“以前最快也要第二天早上才能收到,到一年比一年快。我同事还开玩笑问我,是不是商家把货直接放我家小区了,才送得这么快。”

“能做到预售极速达,是因为大数据沉淀,指导预售订单前置生产,并将实物包裹提前下沉至距离消费者较近的分拨或末端站点。”菜鸟供应链预售极速达项目组负责人曹飞介绍,今年菜鸟还在广州首次进行预售极速达夜间派送服务试点,消费者晚8时付完尾款后,站点立即处理下沉至站点的包裹,并在获得消费者允许后,当天晚上就送货上门。

数据显示,今年“双11”,宝洁、联合利华、欧珀莱、百雀羚、元气森林、嫚熙、全棉时代等品牌商家均加大了预售极速达的力度。这些订单中,当日达比例超75%,次日达比例超95%,核心城市批量包裹可实现分钟级、小时级送货上门。

大促是物流的练兵场,是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的加速器。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邮路总长度(单程)超过1000万公里,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单程)超过4000万公里,拥有邮政快递营业网点41.3万处。在网购大环境下,邮政快递业与电商融合发展,已成为商品流通的加速器、服务电商用户的主渠道,年支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经超过10万亿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这两年几乎没有感觉到大促期间送货变慢,收货速度跟平时差不多,甚至更快,再没有前几年一到大促就物流爆仓、滞留的窘境。

“根据历年经验,‘双11’大考中的表现一般就是之后的服务常态。今年是预售极速达夜间派送推出试点的第一年,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均给出了较高评价。从相关数据看,此次试点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曹飞说,“能在高峰中实现送得更快,之后在日常销售中自然也会有良好表现。”

来源: 消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