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从原始社会的三皇五帝到唐宋这样强盛的封建王朝,历史的进程延绵了数千年。而与宋同一时期,我国西北曾有个历经190年的封建王朝,西夏,从原始部落到文明昌盛的封建帝国,仅仅用了几百年。

1908年,俄国探险家克兹洛夫在我国西北黑水城发现大批西夏文记载的文书与经卷,经过艰难的破译,那个消失于历史中的神秘西夏逐渐撩开了面纱,原来它曾这么辉煌,创造了灿烂而独具魅力的西夏文化。

西夏疆域东至黄河几字大湾的右侧,西控河西走廊,北临大漠,南接六盘山。

“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以为固。”《西夏书事》

西夏与宋曾有过多次战争,数场战争让宋损失惨重,几近全军覆没,惨烈异常。宋朝军事力量日益衰微,与辽金交战也常常败北,最终被蒙古一举歼灭,这与宋朝在西夏方面军事消耗过多有关。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1)

西夏疆域图

西夏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西夏是个强悍的政权,是由游牧民族党项羌建立的政权。

党项羌是羌族的一支,最早生活在青海河曲一带,汉朝后在今青海、甘肃和四川三省边界的山谷间过着畜牧生活,中原汉人认为他们是放羊的人,羌人的羌字即与此有关。

唐朝初年,党项人聚居地的北部是吐谷浑王国,西部是日益强大的吐蕃,东靠文明强盛的大唐帝国。此时的党项处于部落制的原始社会,部落中每个家庭住在一顶帐篷内,部落大小以帐篷多少为计,大部落有千帐,小部落约百帐。

部落成员只听从该部落首领号令,各个部落间平时互不来往,只在战事来临时,才联合起来共同御敌。

他们生活原始,以放牧为生,不会种庄稼。他们身穿皮毛制作的衣物,不识绫罗绸缎。他们说自己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每当大雪封山或草原干旱,大批牲畜死亡,人丁凋敝。他们还常常受到同为游牧民族的吐谷浑和吐蕃的欺凌。而其自身为了部落的生存,也常常干些杀人越货的掳掠之事。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2)

党项人

党项,其俗皆土著,居有栋宇,织毛罽以覆之。尚武,其人多寿,至百五十、六十岁,不事生业,好为盗贼。《旧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八 党项传》

党项族能够迅速进步,最终建立起强大的封建帝国,主要有4个原因:

一、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从游牧生活到农耕文明,三次迁移实现了党项族的三级跳

1、党项族第一次迁移,从川西到陇东

唐太宗时,党项各部落在吐蕃的不断挤压下纷纷归顺唐朝,唐朝在川西地区,也就是党项人居住区建立了羁縻制管理机构,各部落首领被封刺史,继续管理自己的部落,但受强大的唐王朝保护,类似于周朝的诸侯国,或今天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统治,却拥有独立自治的空间。

唐高宗时,吐蕃灭掉了吐谷浑,下一个兼并目标就是党项。

663年,唐王朝在陇右设置静边州,党项人开始了民族大迁移,从川西高原的高山河谷地带迁到黄土高原的陇东庆阳一带,这里不仅可以放牧,也适合农耕,党项人摆脱了吐蕃人的骚扰,开始安居乐业,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党项族得以繁衍壮大。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3)

党项人迁移图

2、党项族第二次迁移,从陇东到河套

唐玄宗晚年,安史之乱爆发,吐蕃乘机攻打唐朝,并进兵党项族新的家园,胁迫部分党项部落与其一起骚扰唐朝边境,为了将党项人与吐蕃人隔离,也为了分散日益强大的党项,765年,唐政府要求党项族第二次迁移,大部分党项族被迁到黄河几字大湾附近的河套平原,还有部分仍在陇东黄土高原,陇东的党项部落称为东山部,河套平原的党项部落称为平夏部,衡山一带的党项人称为衡山部

河套平原水草丰美,有黄河水灌溉,无旱涝之虞,不仅适宜放牧,还适宜稻麦的生产,自古以来都是有名的米粮川。

这两次迁移,党项人生活的自然环境越来越成为宜居之地,这是党项族得以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原因。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4)

党项迁移路线图

3、党项族的第三次迁移,夏州—灵州—兴州。

两次内迁后,党项族因自然条件的优越以及中央政府的扶持,在和平的时空下,农牧业、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游牧民族的骁勇善战也让其军事实力日益增强。

自唐朝中后期、五代到宋朝初年,党项族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帮助唐王朝平定黄巢起义,也听命臣服于此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帮助新建立的宋击退北汉。

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时,被赐皇家的李姓,封为定难军节度使,拥有统领党项各部落的权利,是党项族的首领。他之后,拓跋李氏共有9任定难军节度使,承袭了对党项族的领导权。

夏州是定难军治所,第9任定难军节度使是李继捧,当时的宋朝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他也想学哥哥那样杯酒释兵权,把李继捧调到了汴京,且让其将五服之内李氏宗族迁都汴京,这是调虎离山。窝囊的李继捧同意了,大部分党项贵族都去了汴梁。

唯有李继捧的同姓族弟李继迁清醒地看到这是宋朝吞掉党项人的计谋。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5)

李继迁

他和一百多名随从、亲眷逃过了宋兵严密的搜查。

他以祖先的名义,到党项各部落游说,让他们和他一起反抗宋朝,保住祖先的基业,留住党项人的血脉。

1002年,党项首领李继迁攻下北宋控制的灵州,次年迁都于此。

1004年,李继迁因战争负伤而死,年仅41岁,23岁的李德明继位,与父亲不同,他低调隐忍,韬光养晦,但他一直在计划着建立国家。

1020年,李继迁之子李德明把统治中心移到兴州(今宁夏银川)。

从夏州到灵州,再从灵州到兴州,党项族统治集团政权中心的迁移,是党项族建立西夏进程的关键转折。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6)

元昊即位前李继迁的活动

二、励精图治发展经济,韬光养晦积蓄力量

李继迁自20岁起兵反宋,只有一百多人马,此后的二十多年,李继迁从未真正屈服过,他一直在战斗,为党项人开疆拓土,争取更多的资源。宋朝说他心狠手辣、残忍狡猾,没有这样的手段和魄力,怎能将一个濒临灭亡的民族托起?

李继迁自反宋起,他不得不和辽联合,还与辽朝和亲,与辽一起反抗宋朝。这期间他也与宋朝时而战争,时而议和,议和是为了喘息,为了从宋朝得到大量岁币、丝绸、茶叶等物产,为了将宁夏境内的青白盐销往宋朝,他需要经济援助和发展。

从李继捧等党项贵族被调往宋朝内地开始,李继迁一反祖先与中原王朝的良好关系,他从来没有真心臣服过,他知道要保存本民族,只有不断强大、独立。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7)

李继捧

李继迁时代,西夏和宋不断发生小规模边境战争,德明继位后,调整了战略方针。

他要在父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党项民族的发展,与北部强大的辽帝国,南部经济实力雄厚的宋帝国相比,党项族太弱小了,李继迁只是控制了灵州一带,党项统治者才仅仅有个落脚点。

李德明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与父亲相比,他更理性,但他具有雄厚的野心,他有个更大的计划,他知道辽国和宋都得罪不了,得先低头服软。

李德明与辽朝和谈,双方互不侵犯,辽封他为夏国王,他从辽国得到了一堆好处。

他也与宋和好,说咱不打了,但你得承认我对西北这一带的控制权,你还得给我钱,宋答应了。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宋夏签订合约,宋封德明为西平王,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两万贯、茶叶2万斤,在保定军(今陕西延安境内)开设榷场互市,西夏与宋朝间的贸易十分繁荣。

1023年宋仁宗即位后,又在宋夏边境增设了几个榷场,榷场之外,民间贸易也很繁荣,出现了商贩如织的情景,这种和平友好的关系维持了近30年。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8)

宋夏榷场的绢马贸易

稳定住了与宋、辽的关系,李德明乘机进行内部整顿。

宋真宗天禧4年(1020年),李德明把统治中心移到兴州(今宁夏银川)。兴州面临黄河,背靠贺兰山,有灌溉之利。德明还加强与辽,特别是与北宋的经济往来:

“朝贡之臣,每来如家。马牛驼羊之产,金银缯帛之货,不绝于道。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无战,禾黍云合,甲胄尘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0范仲淹致元昊书》

三、江山是靠战争打出来的,党项族的民族独立斗争

李德明决不是个只知道伸手讨要的人,他集中全力向西发展,攻取在吐蕃和回纥控制之下的河西走廊,在充实军备和积蓄财力的基础上,李德明命其子李元昊出兵击败回纥,占领了甘州(甘肃张掖)和凉州(甘肃武威)等地。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德明死,元昊继位,继续向西用兵,又先后攻占瓜州(甘肃安西)、沙洲(甘肃敦煌)、肃州(甘肃酒泉)。西夏版图初见端倪。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9)

党项族尚武的一面

公元1038年,元昊称帝,此前党项一直臣服于宋和辽,称帝意味着与宋辽拥有同样的地位,这势必引起宋辽的镇压。

公元1040年,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宋帝国决定掐死新生的西夏,宋朝君臣认为,依仗强大的国家实力,打败元昊易如反掌。

元昊也知道,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得到宋辽的承认,唯有靠战争说话,只有武力征服宋夏,才能让他们不得不承认。

大批宋军囤积宋夏边境,战争迫在眉睫。党项人毫无惧色,在李元昊的带领之下,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宋战争。

元昊主动进攻,偷袭了宋夏边境上的金明寨,在攻下金明寨之后,又乘胜包围延州,延州就是今天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市。延州守将范雍关起城门,等待援军,史书记载,元昊围困延州七日,适逢天降大雪,乃退兵。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10)

铁鹞子

其实元昊是假装退兵,离开延州城下,元昊将大军埋伏在宋军援兵必经之地三川口,长途奔袭而来的宋军,等待他们的是以逸待劳的西夏大军。宋军几乎被全部被歼,死伤1万余人。三川口之战是宋夏之间第1次大规模的战役。

元昊又抓住机会,接连攻占宋军边境上的数座防卫要塞。

第1次战役失利之后,宋调整了战略部署,在边境集结大量精锐部队,其中就有范仲淹、韩琦,他俩相当于战区司令,各守一面,范仲淹在延州驻守,他的战略是修筑城池,打持久战。韩琦守京原路,他主张速战速决。

大军压境,元昊还是选择主导出击。三川口战役后第2年,公元1041年,元昊又一次故伎重施,佯攻范仲淹的延州,10万主力直指韩琦负责的京原路。

面对元昊的进攻,韩琦赶紧调兵遣将,他带领主力部队准备迎战李元昊的进攻,然后派大约18,000人左右的一支队伍,迂回包抄到李元昊的后边,准备来个前后夹击。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11)

宋夏战争

韩琦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大将任福,任福的队伍途经好水川时,顿觉不妙,山谷中的这条河道,是军事埋伏的绝佳之地。

任福的军队穿行在好水川,前面的士卒发现了一些密封的盒子,仔细探听里面还有动静。任福下令打开盒子,100多只带着哨子的鸽子腾空而起,原来那是西夏进军的信号,听到鸽哨,看到腾空而成的鸽子,就说明宋军已进了包围圈。

西夏的骑兵部队铁鹞子,踏入宋军步兵阵地,犹如隆隆的坦克碾压人群。西夏强弩兵射出的箭矢密集如麻,宋军受到践踏、砍杀,又怎能抵挡这突如其来的箭如雨下?

宋军奋力突围,向山坡上冲,想要占领战略高地,山间的沟壑中突然涌出了大批西夏特种部队步拔子,这些人由党项衡山部组成,他们在勾勾叉叉中长大,健步如飞,他们手执短兵器,凶猛地扑向溃不成军的宋兵。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12)

步拔子

宋军将士顽强抵抗,但中原之地长大的士卒怎能抵挡住西夏的这三轮攻击?好水川之战,宋军一万多人马几乎全被歼灭,任福身中数箭仍在砍杀敌军,直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

今天的好水川,人马的遗骸依然可见,散落在田间和沟壑中,诉说着那场战争的惨烈。

西夏建立后,宋夏之间的前两次战争,大宋的惨败,却是西夏的辉煌。

战争的节奏很快,1040年,三川口之战,西夏歼灭宋军一万多人。

1041年,好水川之战,西夏歼灭宋军约两万人。

1042年的秋天,元昊第3次向宋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宋朝派出了一支部队,大概9000多兵力,也几乎全军覆没。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13)

宋夏战争

而今回顾近千年前的三场战役,战争的惨景令人揪心阵痛。但西夏也的确打出了气势,宋不得不承认元昊是西夏国的帝王。

宋夏和解,引起辽朝不满,1044年,辽兴宗率兵10万,御驾亲征,讨伐西夏。元昊步步后退,辽兵步步追击,却被元昊引入不毛之地,没有粮草补给的辽军人困马乏,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卷起狂沙扑向辽军,埋伏已经的西夏军趁机杀出,10万辽兵溃不成军,辽兴宗只得仓惶逃走。不久,辽不得不承认元昊为西夏皇帝。

四、党项族的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

迁至内地以后,善于学习的党项人学习汉族的文化和治国理念,尤其是在李德明时代和李元昊继位前的6年,党项李氏掀起了一系列的借鉴吸收或开天辟地的创新。

1、制度建设

在制度建设上,党项学习唐、宋,首先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使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财政和监察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14)

黑水城

在地方设立州郡和蕃落两套不同的行政机构,州郡本来是汉地,由中央直接派遣官吏进行治理,蕃落为原党项人聚居的广大地区,仍根据传统习惯进行松散的统治。这也是一国两制。

其次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元昊一方面继续保持部落兵制,但同时加强对部落兵的控制,在西夏境内设十二监军司,委任各部首领为长官。

“发兵以银牌召部长面受约束”。(《宋史·夏国传》)。

将部落兵置于王权的严密控制之下,西夏的骑兵很精锐,人数在30万人左右,统治着22洲的地区和党项、吐蕃、回纥、塔塔、汉等族人民。

2、文化建设

党项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自唐初投靠大唐,党项贵族一直使用汉字,民族意识极强的元昊决定创建属于西夏的文字。他和大臣野利仁荣等一起模仿汉字,短短数年的时间竟然创造出了几千个西夏文字,而汉民族创造文字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上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原因 从原始部落到封建帝国(15)

西夏文字

为了教会党项人使用这种文字,元昊在国内设立蕃学,由野利仁荣亲自教党项贵族子弟,之后所有的西夏公文、教材、佛经等都必须使用西夏文,这使得西夏文在境内得以快速普及。

结语:

有人说应该趁党项族立足未稳一举歼灭,宋朝的做法是养虎为患,养大一个白眼狼。

其实,宋朝初年,李继迁曾请求和谈,只要宋承认他对西北的统治就行,宋太宗拒不答应,他就是想一举歼灭党项。但从李继迁、李德明,一直到李元昊,宋夏数次战争,宋都以惨败收场,不得不说,党项是个伟大而顽强的民族。

党项人治理西北多年,实现了西北边境的相对统一与和平,使宋夏百姓过上了一段宁静安稳的日子。

短短数百年,党项人从一个原始的游牧部落建立了封建割据政权,继而又建成一个发达的封建帝国,创建了本民族的文字,他们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还创造了领先于那个时代的锻铁、印刷等技术,回顾历史,党项族值得我们仰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