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茂名一家711便利店柠檬茶和mini酒的广告涉嫌擦边,文案配文“她不醉,没机会”,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作为知名企业,在文案内容上犯这种低级错误,不得不让人怀疑,到底是疏忽大意,还是有意为之?

对墙垫球怎么打得快(擦边球不要打)(1)

近些年来,屡屡有知名品牌爆出在包装或广告上使用争议性字词进行低俗营销,从而在网络上引发巨大的争议。广告原本是商家面向社会介绍自己产品的一个手段,广告需要创意,但并不意味着用低俗、抖机灵吸眼球的方式去博出位。广告应以突出自身定位,以打动人、感染人,促使人去购买和消费才是根本,不能为了宣传效果而忽略可能会造成的社会影响。任何试图挑战公众底线的广告营销,都将引起社会的反感,不仅触碰了社会道德底线,严重的还可能触碰了法律红线,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广告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可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也就是说,广告的内容不允许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不能“有伤风化”。

对墙垫球怎么打得快(擦边球不要打)(2)

低俗营销为何屡禁不止?究其根本是企业一味追求利益,希望通过这类广告来增加曝光,提升销量。另一方面,低俗营销的处罚力度相对较小,其违法成本太低,不足以震慑涉事企业。以往低俗营销最终以企业出面道歉、内部整顿、接受处罚了事,轻飘飘的道歉,象征性地“自罚三杯”,显然不足以树立企业的底线思维。甚至在某些企业看来,无论是好名还是恶名,反正是出了名,带来了流量,广告营销的目的已经达到。

对墙垫球怎么打得快(擦边球不要打)(3)

但实际上,这种“擦边球”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建立与维护,甚至对企业总体的成长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笔者以为,有关部门应加大普及《广告法》的宣传,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在面对低俗营销时,监管部门应果断出拳、依法查处,让违法者付出足够的代价,如视情节严重程序予以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等;对于造成社会危害与严重后果的,则有必要纳入刑事法律调整的范围。倒逼其强化法治意识、守护社会伦理,以儆效尤,杜绝类似乱象重演。企业除了法律的约束,更要有道德的自律,负有社会责任感,在人民心中得到认可,这才是长久健康发展下去的正确打开方式。(文:知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