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数风流人物》将迎来大结局,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篇,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数风流人物》以细腻、朴实的镜头,全景式呈现了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革命先辈们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剧集播出之后,观众不仅为早期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初心使命所震撼,更被剧中所呈现的亲情、爱情、战友情所感动。

激情燃烧的岁月最感人的场面(燃烧的岁月熟悉的故事留在观众心中)(1)

图说:电视剧《数风流人物》 官方图(下同)

燃烧的岁月


在《数风流人物》中,曾经出现在历史课本中的英雄人物,活灵活现地“走”到了观众中间。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瞿秋白、蔡和森、杨开慧、向警予、任弼时、刘伯承、邓小平、陈延年、陈乔年、张太雷、恽代英、杨之华等等,他们的出现重现了一个时代的完整风貌,也带给了观众内心深处最多的感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该剧生动还原了李大钊对信仰的坚守。无论是《庶民的胜利》中“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意气风发,还是最终走向绞刑架的无惧无畏,都让观众不由得热泪盈眶。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只有站着死,决不下跪”的陈延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的陈乔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宁死不屈,浩气长存”的邓恩铭;“为我女界大放光明”的向警予……剧情每每到革命烈士的牺牲,总能串联起无数泪点,让观众直言“太感动”。

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没有简单粗暴的灌输,不回避曾经走过的弯路,不掩饰曾经遭遇的困难,《数风流人物》让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青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矢志情怀和敢为人先的革命品格。

激情燃烧的岁月最感人的场面(燃烧的岁月熟悉的故事留在观众心中)(2)

熟悉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风流人物》中,这些革命先驱并不仅仅是为国家、民族奔走呼号的英雄儿女,也是有血有肉、感情丰沛的普通人。该剧以细腻的视角和极富生活化的镜头,讲述了更多“人”与“人的故事”,真正做到了以“情”感人。

有父子情——陈独秀与陈延年、陈乔年隔阂颇深,直到儿子们牺牲都没有真正和解。但他会在儿子们赴法勤工俭学时立刻赶往码头送行,也会在听闻陈延年牺牲之后神情愕然,并在墓前喃喃自语……父与子,也许正是如此,“爱”在心口难开。有母子情——高晓岚在得知陈延年死讯后,含泪断发,一句“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彻心扉。杨开慧会因为儿子毛岸青倔强不肯改名,气急打上一巴掌,几乎下意识地反应包含了一位母亲的殚精竭虑……母爱的伟大,在她们身上显现得淋漓尽致。有夫妻之情——李大钊在狱中为赵纫兰打水洗头,并深情表白:“我多愿意为你洗一辈子头啊”!杨开慧送别毛泽东,从“多久回来”到“我等你回来”,一切尽在不言中;邓颖超不幸流产,周恩来强忍心痛,一个温暖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当然,还有手足情、战友情,凡此种种,不仅让课本中的历史人物更加丰满、立体,也以感情的自然流露带给了观众更强烈的共鸣。而对家的无限眷恋,更衬托出革命先辈们牺牲小我的高尚品格,描绘出气势庞大的爱国群像。正如观众所言,重温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历史,更是人生路上奋斗的坐标和向导。(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