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手机膜的进化史,完全伴随着手机的进化史,也是一部手机膜厂商跌宕起伏的奋斗史。

1.1 功能机时代——毫不起眼的手机膜

2008年以前,全世界的手机市场基本上是诺基亚的天下,市场份额达到40%这般恐怖,我们现在把这些手机称作功能机。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

永砸不坏的Nokia

所谓功能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只用到打电话、发短信这些单一的基础功能,各个功能是单独凑起来的,程序基本被写死,关于什么智能交互以及各式各样的APP是不存在的。实体按键,不带触摸屏,表面套一个壳,坚不可摧,成为核桃最可怕的对手。当时最多就是出厂时套一层塑料膜,没有人会贴膜。

后来屏幕逐渐变大,出现触摸屏。典型的是2009年推出的诺基亚5230。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

诺基亚2009年上市的5230

屏幕注定要开始接受人类的摩擦了!

为了更方便更痛快地摩擦,产品经理还特意给机身配上一把良心塑料笔,体贴至极、令人感动!

我们开始怕屏幕脏,更怕屏幕花,于是开始有手机膜厂商告诉人们在上面贴一层塑料膜——第一代手机膜“PET膜”,但这种膜非常不耐刮,往往口袋里一把钥匙就能轻易让他破相。贴了就得经常换,比较糟心,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不贴。毕竟手机是用来煲电话粥的,简单的玩法、单纯的我们,要求可以低到尘土里,能煲粥就已经很欢乐了。

总的来说,那时候的功能机屏幕要么是用壳套住的,要么是塌进去的,很少有人敢把手机屏幕直接凸出来挑战地面的摩擦和冲击。

绝大部分手机不需要贴膜,贴膜的也只是矫情的小众,手机膜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

1.2 智能机时代——一路逆袭、不可或缺的手机膜

这一切的转折发生在2010年6月,智能手机的里程碑时刻,乔布斯在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苹果4,象征着智能手机时代到来。

苹果4第一次在手机中使用前后钢化玻璃,分辨率达到当时电脑的4倍多,超过人类的视网膜。厉害吧,那简直是无比的超高清,无比的吊炸天。这么厉害漂亮的屏幕,我们怎么能忍心让她受到伤害,一丁点儿都不行!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

2010年6月,苹果4的高光时刻

屏幕注定要接受人类大规模正面摩擦了!

虽然配备有坚强的钢化玻璃(硬度可比肩不锈钢),却挡不住空气或地上小小的尘土砂石(砂石的模式硬度更高,手机屏幕的划痕常常就是这么来的),并且经常有人爆屏。

这时候劳动人民就开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其实也不难,只要在上面贴一层膜可以解决刮花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还是骨灰级手机膜——PET塑料膜。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5)

膜界鼻祖——PET塑料膜

苹果手机卖得火热!庞大的用户量带火了手机膜的生意,2010年也成为所有手机配件的元年!

PET塑料膜的用户陡然增多,其缺点也快速地显露出来。塑料膜实在是过分得不耐操,容易花,特别是不能防爆屏。因此我们需要弄一层很硬的东西来保护爱机。

怎么办?

有问题,就一定会有人想办法!

苹果不是第一次使用双面钢化玻璃嘛,这玻璃有什么能耐?5.5级的莫氏硬度,比铁还强,接近不锈钢!耐刮、高清。

那是不是可以再弄一层钢化玻璃?

是的,牛逼的厂商们把他起名为“钢化膜”。

所谓钢化膜,其由3层东西构成,分别是疏水纳米涂层、钢化玻璃、AB胶。三者打配合,形成近乎完美的贴膜方案。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6)

第一代钢化膜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7)

钢化膜中的AB胶起到了防爆作用

  • 涂层:可以耐污,防指纹。
  • 钢化玻璃:可以抗摩擦和抗击打,高透光。
  • AB胶:可以实现自动吸附,提升贴膜便捷性以及操控的灵敏度,还可以防止破碎的玻璃飞溅。

从出现的那一刻起,钢化膜便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快速抢PET塑料膜的风头,卖得贼好。

温馨提示:觉得有用的话,答应我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求你了(捂脸)

2014年9月,苹果6发布——苹果的第一款2.5D屏幕的手机。

高雅圆润的弧边,与冰冷的直角相比,彻底勾起了人类超强的触摸欲望!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8)

弧边VS直边 你会首先触碰哪个?

手机和屏幕是越来越好看了,可是这弧边屏难倒了一众钢化膜厂商。

按照原来的贴法,会贴成这个鬼样: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9)

是不是巨丑无比?不得不漏出一大截!因为没贴到的地方不是平的,没法贴。

2.5D屏是手机膜界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巨大的挑战!!!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0)

厂商绞尽脑汁,最直接的想法当然是希望屏幕怎么弯的,钢化膜就贴合屏幕怎么弯。

这个简单的想法就促成了3D钢化膜的诞生!

2015年6月,3D钢化膜被发明。

其发明原文:“边缘采用3D弧边设计,使得3D钢化膜的边缘覆盖到iPhone6边缘,完美贴合iPhone6手机屏幕”。这是当时的一大进步。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1)

有点懵?一张图助你搞懂2D 2.5D 3D的区别!

3D钢化膜的缺点:受限于更复杂的制造工艺,一般采用冷雕或热弯,尤其是冷雕,首先要把玻璃中间挖空,然后再去精雕几条边,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都极其低下,成本居高不下,贴起来也比较难。

于是所有人都在怀念2D钢化膜(普通钢化膜)的简单美好。

有人想到,直接把2D屏幕加长,然后只对我们看得到的那一面进行倒圆角,不就可以在成本和视觉效果之间取一个平衡嘛,这又促成了2.5D钢化膜的诞生。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2)

不慌!马上看下2.5D与3D钢化膜实物对照图(实拍)

2016年8月,2.5D钢化膜正式推出。

2.5D虽然不能像3D一样几乎完全覆盖屏幕,但是比2D覆盖的多了不少,割手感比2D也好很多,比较圆润好看,对于苹果6这种小弧边屏,是被大部分人接受的。

伴随着2.5D/3D屏的诞生,有2个问题就一直如影随形——白边问题、爆边问题。

先说白边问题的解决。

什么是白边,找个图,感受一下:难受不?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3)

钢化膜的白边问题(图片实拍)

钢化膜的白边问题(视频实录)

白边的出现有3种可能:

  • 加工的误差导致的。
  • AB胶不行(AB胶后面再细说)。
  • 贴的时候手抖没对准。

丑归丑,还是要继续看怎么解决。

第一个被想到的办法总是最简单粗暴的,白边是因为有缝隙藏有空气,那好,直接拿东西把缝隙填充掉!

果然,同年12月,深圳一家企业发明了白边消除液,这东西确实能化腐朽为神奇。它是一种油性液体,可消除大部分出现的白边。

缺点就是不但油腻还麻烦,还可能会反弹,不小心手残弄进手机,也会造成残废(不过17年新发明的精细控量瓶身,已经不太可能滴进手机里了)。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4)

白边修复液是一种不会固化的油

PS:我把白边修复液倒在屏幕上,10多天后,发现它还是液态状,不会固化,说明它是会一直像油水一样藏在我们的屏幕里的。下面2张图都是10天后的照片,右图是用手涂抹后的照片(依旧是液态油)。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说使用了白边修复液,过了一段时间白边又出来了。道理很简单,白边是一种油水,有可能会在你平时用的时候甩出来,或者压挤出来,也可能被纸巾、衣物等吸出来。没有油水,白边就又出现了。

第二个被想到的办法就比较巧妙了,带有劳动人民独特的脑洞。方法就是有白边就有白边,我直接拿东西把它盖住!

通过把边缘的玻璃做成不透明的,藏在下面的白边不就看不到了吗?!!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5)

注意看边缘,不透明是为了让我们看不到白边

这种方案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偶尔也会爆白边,但爆的比例小了太多,如果实在还出现,就再上白边修复液!

基本上现在所有卖2.5D的商家也都不敢拍胸脯保证没有白边,所以都会在商品中附上一小瓶给我们备用,避免退货和投诉这些不必要的麻烦。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6)

白边修复液

再说爆边问题的解决。

2.5D钢化膜的弧边会比较薄,一摔边就容易爆,爆我们就不开心了,不开心就一定会继续整。2015年11月,厂商想出了一种软边的钢化膜。

软边钢化膜,就是中间还是采用钢化玻璃,四周采用复合材料,一般是碳纤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塑胶。 因为是塑胶,所以这种膜彻底杜绝了爆边的发生。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钢化玻璃爆了,周围的软边完好无损的情况。

客观上讲,软边在防护方面确实是最好的钢化膜!

中间钢化玻璃保证良好的防爆性、耐脏性,周围软边保证不爆边。所以软边最开始是商家的重推产品,曾几何时,销量也挺火爆的。

如今却不受待见,原因出在2个方面:

  • 第一是丑。钢化玻璃和软边是两种材料,无法一体成型,软边只能黏上去,所以边界处存在明显的接触线。
  • 第二是“塑胶”的手感很差。周围的塑胶摸起来,没有钢化玻璃那么刚硬、顺滑,塑胶比较柔软,还可以被上下翻动,容易被等同于低端劣质品。

所以软边钢化膜输在视觉和触觉上,而人性天生在这2个方面的强烈欲望是无法阻挡的,就像为什么男同胞天生就喜欢脸好看胸大的姑娘,没办法!

软边,你输了!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7)

软边钢化膜看得到明显边界线、手感也较差

至此,2.5D屏幕这种小曲面屏(主要是苹果)的贴膜问题其实基本上被各大厂商解决得七七八八了。

温馨提示:觉得有用的话,答应我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求你了(捂脸)

除了苹果这条主线,还有另一条线,也是风起云涌,是由三星挑起的。

三星S6 Edge的发布——整个手机史都不会忘记的一件大事!

时间拉回到2015年3月,也就是苹果6发布半年后,三星发布了带有双曲面的s6 Edge,高贵圆润的屏幕,惊艳了世人,毫无悬念成为了2015年手机中最靓的仔,赚足天下人的眼球,节省亿级的广告费!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8)

三星在2015年3月发布的S6 Edge

双曲面手机的屏幕特点是使用超大弧边来实现过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再看↓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19)

2015年度手机中最靓的仔

2015及后几年,手机硬件上的创新存在瓶颈,而庞大的消费市场又需要有新玩意/新概念来刺激,厂商们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

三星此举彻底引发了各大厂商投入双曲面手机的追逐战!

全球迅速刮起双曲面手机的竞赛风暴,短短几年时间,双曲面越来越多,模样也越来越骚。如一加7 Pro,Mate20 Pro,P30 Pro等。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0)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1)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2)

屏幕越妖娆,钢化膜厂商就会越头疼。而困难之中一定蕴含着机会!

对于双曲面手机的屏幕。贴膜的技术路线很清晰,只有2种:软膜、钢化膜。

软膜这货是最开始出场的,最初叫水凝膜。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3)

这就是水凝膜,很软

水凝膜就是一种塑胶软膜。这种膜一点都不新鲜,几乎和PET膜一样,都是最开始出现的膜,只是随着双曲面手机的火热,冷饭再被拿出来炒给我们吃。 还有脑袋灵光的商家改叫水凝冻膜、水凝隐形膜、超声波膜。牛逼轰轰,瞬间高大上很多有没有!

为什么叫水凝膜?

是因为以前这种膜吸附性差,需要加水才能粘的上去,虽然现在吸附性被改善了,不过名字却保留下来。它采用TPU材质,哦,我们打点滴时的那个管子,还有文胸肩带就常常是这种材料。它质地比PET软很多(PET就是手机出厂时的那种膜),当然也有一些是PET和TPU的复合材料。

水凝膜的优势很突出。

为了帮助你的理解,你完全可以把它想象成粘性较小的透明胶。

  • 第一,无论曲面多弯,都能贴服。
  • 第二,灵敏度不受影响。将成为它最重要的优势!

水凝膜的硬伤也很硬。

  • 第一,手感非常差。塑胶感,你懂的。
  • 第二,一摸就给你摆丑脸。这货被手摸过之后,各种指纹、水渍或者灰尘就好像赖在上面不走一样,俨然一台指纹收集器,脏兮兮的感觉让人有立马想撕掉的冲动。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4)

水凝膜不耐脏(亲测)

  • 第三,不耐刮,用指甲就可以划出很多伤痕,稍微用点力就可以扣个洞出来。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5)

水凝膜不耐刮(亲测)

  • 第四,抗冲击能力几乎无,几乎起不到防摔作用,所以该爆的屏一定会爆
  • 第五,翘边。这个是很显然的,如果不小心撸到边边角角,膜会翘起来,如果再沾到灰尘,抬起的头就很难再按下去了。

关于水凝膜,网上自然是哀鸿遍野。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6)

网友吐槽水凝膜1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7)

网友吐槽水凝膜2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8)

网友吐槽水凝膜3

水凝膜这种屌丝属性可以说被认为配不上手中高贵的宝贝,毕竟没人想贴个透明胶在屏幕上,却是很多机友无奈之中的唯一选择,因为没得!手残党甚至一周换一次膜,一边抗议一边用着。

人们还是念念不忘钢化膜的好,经过努力,通过对两侧采用大弧度的热弯工艺,整出了双曲面钢化膜。

其实双曲面钢化膜也属于3D钢化膜。只是边缘弧度要大得多。

双曲面钢化膜有2种:边胶和全胶。

边胶钢化膜先出来。

边胶就是只有四周有胶,中间是没有胶的,也叫边胶钢化膜、网点膜或者点阵膜。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29)

边胶钢化膜,或点阵膜

为什么会有这种膜,是因为最开始对触控的要求没有那么变态,没有什么指纹解锁、指关节截图等等,所以胶的作用仅仅是贴紧。同时考虑到边缘无法自动吸附,也必须上胶,不然会掉。还有就是能省则省,想想胶那么贵(满胶占成本20%多)。因此这款产品的成本可以控制得很低。

对于触控的灵敏性,这种膜希望通过规则阵列的网点来传递,细看可以看得到斑斑点点,所以网点膜就是这叫出来的。这种膜的优点是中间不带胶,很好贴。

边胶钢化膜现在几乎销声匿迹了。

相比水凝膜,网友对边胶钢化膜的不满表现得更为强烈!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0)

网友吐槽边胶钢化膜1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1)

网友吐槽边胶钢化膜2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2)

网友吐槽边胶钢化膜3

边胶钢化膜的失败归结于:

  • 后来什么指纹解锁都出来了,这种膜完全无法应付。(最大的原因!)
  • 还容易脱落(请自行脑补从兜里掏出来,机和膜一分为二的震撼无语瞬间)
  • 还有就是中间非常容易进灰。
  • 最后就是顶壳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3)

事态是有点严重,厂商赶紧整出全胶钢化膜方案来救市!

全胶就是整个钢化膜底部全是胶,不需要网点来做触控传递,全面贴合的初衷是为了保证灵敏性。

钢化玻璃的热弯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好坏全要看用什么胶了。

按照经验,首先当然是用驾轻就熟的AB胶来做,就是在大弧度热弯后的钢化玻璃下面弄一层AB胶,简称“全胶钢化膜”,这解决了进灰、脱落、触摸延迟等问题,但是实际并没有彻底解决指纹解锁灵敏性问题,也就是关于灵敏性,只解决了一半,我们后面会说。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4)

大弧度热弯的玻璃,正常厚度是0.2-0.33mm。而对于AB胶,首先是不敢弄太薄,因为越薄排气性越差,容易有气泡和白边,所以厚度大概要去到0.4mm。那么总厚度就是0.6-0.73mm。

这对于双曲面手机来说,太厚了!

太厚就是一场灾难!!!

太厚导致的一大堆问题:

  1. 带手机壳可能要顶壳,所以必须要缩短尺寸,于是做不到全覆盖了。
  2. 难看,尤其是边缘高起。
  3. 白边还是极其常见,由于工艺性、贴膜技法。
  4. 割手感。手摸到不舒服、有突兀感。
  5. 指纹解锁问题。

【嘉许你的耐心和认可!文章长,看不完可以先点个赞,方便下次再接着看(捂脸)】

其中,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指纹解锁问题!

这个话题有点大,为了说清楚这个话题,我们得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指纹解锁。

指纹解锁目前有3种方案:(注意看可穿透玻璃的厚度!)

方案1.电容指纹

通过Home键/背部等实体按键。架起电容器的一极→皮肤(形成另一极)→传感器收集(距离)。 可穿透玻璃0.3mm。

方案2.光学指纹

通过屏幕。发出光线(OLED)→穿透屏幕→皮肤→穿透屏幕(反射)→传感器收集(图像)。 可穿透玻璃1mm。

方案3.超声波指纹

通过屏幕。发出超声波(传感器)→穿透屏幕→皮肤→穿透屏幕(反射)→传感器收集(时间差)。 可穿透玻璃0.8mm

电容指纹是比较原始的技术了,基本没人用在屏幕指纹上,所以我们不说。

屏幕指纹识别用的只有光学或超声波,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哪种方案,都要穿透屏幕,因此信号的衰减已经很大。

那现在还要贴一块这么厚的膜,前面说了,加上胶厚度要0.6-0.73mm,再加上手机已有的玻璃,估计0.15-0.33之间,总共要穿透的玻璃达到0.75-1.06mm。

所以结论来了:

如果手机采用光学指纹,如VIVO X30、Mate30,用全胶钢化膜,勉强可用,但是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多少会有点糟心。

如果手机采用超声波指纹,就千万不要用全胶钢化膜了!识别失败的概率极高,直接虐心了。而恰恰超声波指纹是未来越来越多手机即将采用的方案。像三星S10就使用了超声波方案。怎么办?

实际使用情况确实如此,非常不乐观。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5)

网友吐槽全胶钢化膜影响指纹识别1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6)

网友吐槽全胶钢化膜影响指纹识别2

总的来说,全胶比边胶进步了一些,对于使用光学指纹的双曲面手机,勉强还可用(迟钝还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最新使用超声波指纹的手机,全胶钢化膜束手无策。

还有办法吗?

劳动人民有!——UV膜的出世。

2017年2月,一种叫UV膜的东西出来了!UV膜可以说是从双曲面屏出现后,在材料层面上,创新度最大的手机膜产品了。开拓了整个手机膜行业更多的可能性,它抛弃用了多年的AB胶,改用光学UV胶。

所谓UV胶钢化膜,简而言之就是在树脂中加入光敏剂(液态的),倒到屏幕上,用紫外线一照,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液态树脂就变成固态的了,然后玻璃和屏幕就被活生生强扯在一起。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7)

UV胶水倒在钢化膜和屏幕之间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8)

带光敏剂的UV胶水遇紫外线会发生反应后固化

UV膜的优点很明显:

  1. 手感一流。钢化玻璃固有的流弊气质。
  2. 报!薄真的太重要了!薄才有机会保住指纹识别的灵敏性!

钢化玻璃实测0.27mm,UV胶一般在50-150um(即0.05-0.15mm),膜与胶厚度0.32-0.42mm,加上原有屏幕厚度,总厚度就是0.47-0.75mm,基本能控制在可穿透玻璃厚度0.8mm以内。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39)

未涂UV胶的钢化膜厚度为0.27mm(实测)

至此,用钢化膜来贴带有指纹识别的双曲面手机屏幕的各种主要问题,才算基本解决。

(划重点了)

也可以说,目前带“屏幕指纹识别”功能的手机,如果要贴膜,又要保留屏幕指纹:如果不用软膜(水凝膜),就只有UV钢化膜这一个选择了。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0)

不过,UV钢化膜的缺点也还是有:(没错,任何一款产品都有他的缺点!)

  1. 主要是贴起来麻烦、费时间(新手至少要20分钟吧,整个过程是:倒胶水→放钢化膜→紫外线灯照射)
  2. 如果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不敢轻易用这个膜,并且胶水的量难以控制,要是手一抖倒多了流入听筒等地方(当然提前封也很有用),手机就GG了。

尽管贴起来麻烦,但江湖上还是有很多人给UV膜疯狂打Call,认为它是大曲面手机屏最完美的贴膜方案。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1)

网友为UV膜打Call-1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2)

网友为UV膜打Call-2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3)

网友为UV膜打Call-3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4)

网友为UV膜打Call-4

最后客观地讲,对于现在的双曲面手机,任何一种贴膜方案都不够完美。

除了边胶钢化膜这种完全触犯到灵敏性底线的膜被淘汰了以外,软膜(水凝膜)、全AB胶钢化膜、UV胶钢化膜按不同的用户群体三分天下。

第一类用户:用软膜(水凝膜)。用户特点:

手感要求一般、偶尔能忍受屏幕略脏(特别是你不能有手汗哦)、对屏幕好声好气温柔相待。 PS:一般脾气好、大概率比较佛系。

第二类用户:用全胶钢化膜。用户特点:

手感要求高、爱干净(就是我手有点脏你屏幕也别太脏)、可能会折腾屏幕、接受边缘有点丑厚丑厚。 手机是光学指纹(也会卡顿但是能用),不能是超声波指纹(这个是目前很多用户被坑的最多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卖家不专业、不负责任,甚至都不去试一下就拿出来卖!)。 PS:一般有原则、但只要不触碰到几条底线,随便来玩。

第三类用户:用UV胶钢化膜。用户特点:

强迫症患者、爱完美、有动手能力。 PS:一般高要求、眼里容不下沙子,很有毅力。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5)

以上便是手机膜的进化史。(现在是2020年)

时代变化太快,科技日新月异,曾经火遍地球的双曲面,似乎也不火了。

人们不再满足于边边角角的弯曲,人们要的是整个屏幕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2018年10月,全球首款可折叠手机出现。↓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6)

还有科技感十足的OLED柔性屏。↓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7)

这货比传统的屏幕,更轻、更薄(0.01mm)、更低功耗(省30%以上)、更耐操(20万次弯折),刷新所有人对屏幕的认知,捅破了长期以来悬挂在整个手机行业硬件创新上的天花板,势必要引发新一轮革命!

那么问题来了。

像这种屏幕,未来还贴不贴膜?

还是有人一定要贴的话,怎么贴?

值得期待、无人知晓、坐等未来。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8)


写在最后了!!!本人在这几个月里,基本上只淫浸在手机膜行业里,调研、测评到不可自拔。因为这是我的性格,也是宿命:我决定要弄一样东西,就一定要往死里弄透,否则绝不善罢甘休!!!你眼中那微不足道的钢化膜,我眼中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这是我搞爆的一些膜: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49)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50)

为什么这么无聊,干这件“小事”?

因为我本身就是被坑了太多的草根消费者(比如他们之前骗我的全覆盖、9D、9H、防蓝光那些,都TM是智商税!)

我一定要挑出张好的钢化膜!

只是我没想到一挖就有这么多东西。

经过千挑万选,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手机膜!

如果我们之间有最基本的信任,你也刚好有需求,就来我的破店。

市面上最高清的手机膜(手机膜的进化史)(51)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人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不纠结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