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艸部》:“芥,菜也。从艸,介声。”

译文:“芥,菜也。从艸,介声。”

《说文》艸部,形声字,今为艹部。

司马相如曾琴挑卓文君 对 错(说文解字芥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1)

“芥”的本义为芥菜,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和种子是黄色的,有辣味。磨成粉末后可做调料,叫芥末。又指小草。如“弃之如为草芥”。引申比喻细小的事物。如张岱《陶庵梦忆·虎丘中秋夜》:“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又引申指梗塞。如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其中的“芥蒂”指的就是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一说成都人,一说今四川省南充市人。“汉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赋圣”、“辞宗”。司马相如最令后人称道的是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

司马相如曾琴挑卓文君 对 错(说文解字芥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2)

司马相如因不得志,离开梁地回到四川临邛,生活清贫。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

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也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虽家境殷实,但是连一个铜板都不给女儿。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家徒四壁,简直一无所有。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

卓王孙闻讯后,深以为耻,觉得没脸见人,就整天大门不出。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你只有一子二女,又并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卓王孙无可奈何,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