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刀在背上刻青龙(忠义勇武的文化象征)(1)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关公面前耍大刀”,以此形容人的不自量力。

关公大刀,名唤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冷是指刀刃发出的凛凛寒光;艳是指刀身在光照反射下呈现出的鲜丽光泽;锯则指刀背的歧刃如锯齿。

青龙偃月刀造型优雅,刀势沉重,用在威武雄壮的关公手上,更是如虎添翼,尽显青龙偃月刀的磅礴大气。青龙偃月刀是具有灵魂属性的神器,它会寻找自己的主人,从而让自己的威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关于青龙偃月刀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一段“青龙报恩”的优美传说:关公年轻时曾救助过一条青龙,青龙为了报恩,在铁匠铸刀久铸不成时,纵身投入火炉,成为青龙偃月刀的器灵。青龙从此附身宝刀之上,追随关公南征北讨,为关公叱咤风云立下汗马功劳。

关公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战黄忠斩庞德,单刀赴会,勇冠三军,威震华夏,青龙偃月刀将关公的武力值发挥的淋漓尽致。青龙偃月刀也因此成为关公形象的重要辨识标志之一。

古代用刀在背上刻青龙(忠义勇武的文化象征)(2)

青龙偃月刀的雏形最早出现于唐代,据传唐代画圣吴道子就曾创作过关公持刀的画像,悬挂于北京正阳门关帝庙,天子庶民纷纷来此庙拈香祭拜,祈求平安吉祥,和乐安顺。

北宋《武经总要》中已有掩(偃)月刀的明确记载和图像。1909年,在西夏黑水城遗址一古塔中,发现了宋金时代的中国版画《义勇武安王位》,画像中关公正襟危坐,右侧武士手执大刀,与《武经总要》描绘的“偃月刀”图像基本一致,刀柄与刀刃衔接处,已有兽头吞口装饰,与“龙口吞”标识十分接近。

一代名将,南宋中兴之臣岳飞,也曾画过身披甲胄、横马持刀的关公武将形象,今存于龙门文物研究所。

说明,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宋元之时,青龙偃月刀的形象已经发展成熟,接近定型。

古代用刀在背上刻青龙(忠义勇武的文化象征)(3)

元代戏剧大师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写关公“髯长一尺八,面如挣枣红,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斤”,为“青龙偃月刀”名称的确立,提供了最早出处。

此后,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沿用了这一名称,亦称“青龙偃月刀”,清初评论家毛伦、毛宗岗父子修订《三国演义》时,对“青龙偃月刀”极尽颂扬和赞美之辞。

“青龙偃月刀”威名由此沿用至今,在中国民间流传的英雄故事中,青龙偃月刀俨然代表关公成了忠义勇武的文化象征。

《唐末藩镇演义》中,后唐王朝奠基人李克用有心要平唐乱,闲时仿着关夫子青龙偃月刀的式样,打了一口,名曰定唐。

明代王同轨笔记小说《耳谈》中,明代天启初年,徐必达以右佥都御史督操江军,此时年七十二岁,带铁关王刀一把,重七十三斤。十三日操练水兵,只有家兵四人能舞此刀,其余数万人皆不能举。

古代用刀在背上刻青龙(忠义勇武的文化象征)(4)

后世演义小说中出现的关公后裔,不仅外貌似关公,且武器往往都是青龙偃月刀。

南宋龚开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写:“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汝其后昆!”说明宋代时,大刀已经成为关胜最典型的形象特征。

《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就是据此形象塑造而来。书中描写关胜,长相似先祖关公,使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熟读兵书,深通武艺,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上应天勇星。

《说岳全传》中,关胜之子关铃,是岳飞之子岳云的结义兄弟,外貌继承了祖上基因,使青龙偃月刀,跟其舅父陈葵学得父亲大刀关胜的刀法,刚出场便与岳云大战不分胜负。后随岳雷扫北时立下赫赫战功。

明清时期,青龙偃月刀成为武举人演练的必修器械。明朝武状元殿试关公刀标准重量是120斤,明末猛将卢象升用的关公大刀是136斤。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所用大刀为180斤,而光绪十八年武状元卞赓殿试时舞动的大刀重360斤,为殿试刀中的最高级别,被光绪钦点武状元,赏戴花翎,授一等侍卫,巡守神武门。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2020年11月18日A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