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战友美文】八十岁的于天松老领导由“梨花颂”论及到“江山、美人”、“家庭、真爱”[玫瑰][谢谢]!此次我(郭 磊)用老哥战友赵希庄的赞评作“导读”(其他的附后[谢谢])[笑][作揖]——老首长从梨花想到李隆基杨贵妃、董鄂妃顺治,引申到纯真爱情,可谓思维敏捷,情感奔放,青春永驻!

难忘战友情散文诗(战友美文于天松)(1)

陶俊峰 摄影

难忘战友情散文诗(战友美文于天松)(2)

陶俊峰 摄影

难忘战友情散文诗(战友美文于天松)(3)

于天松 书写

《梨 花 颂》(诗)

文/于天松

梨花开,

春带雨,

梨花落,

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难忘战友情散文诗(战友美文于天松)(4)

陶俊峰 摄影

梨花颂闻世,

红极中华大地。

我喜欢词曲,

又喜欢李胜素,

于魁智。

不知听了多少遍,

着了迷。

可这梨花颂,

是颂谁呢?

很长时间我不知。

难忘战友情散文诗(战友美文于天松)(5)

陶俊峰 摄影

梨花颂,

原来是颂杨贵妃,

李隆基。

近年又添新出处,

颂的是董鄂妃,

和顺治皇帝。

他俩的爱情,

如胶似漆。

两人在承乾宫院里,

栽了棵梨树,

象征爱情永驻。

但他们的爱情,

母亲孝庄不满意,

百般虐待董鄂妃,

她16岁便死去,

死在顺治怀里。

生的儿子也死去,

顺治痛苦无比,

无心把朝理。

24岁的顺治皇帝,

从此离不开那棵梨树,

不久也死去,

跟了董妃去。

难忘战友情散文诗(战友美文于天松)(6)

如今保留着,

承乾宫和梨树,

是他们爱情的证据。

这梨花,

何止带雨,

而且带泪带血迹。

他们的真爱,

感天动地。

现在每到春天,

梨花盛开,

很多情侣树下聚。

婚纱摄影,

山盟海誓。

北京,

又添好去处。

难忘战友情散文诗(战友美文于天松)(7)

陶俊峰 摄影

最感动我的,

是顺治皇帝。

皇宫美女云集,

他能只为一人去,

对爱情忠贞不渝。

相对比,

现今多少夫妻,

为点鸡毛蒜皮,

闹到民政局,

昨日登记今日离。

他们忘了初心,

把感情当儿戏。

夫妻呀,

多点爱吧,

少为小事唧唧,

爱对方就是爱自己。

难忘战友情散文诗(战友美文于天松)(8)

陶俊峰 摄影

难忘战友情散文诗(战友美文于天松)(9)

陶俊峰 摄影

摘录部分老领导老战友及军属的“盛赞”:

姜传尧:政委的《梨花颂》写的好!有戏文,有史实;有歌颂,有贬谪梨花带雨春入泥,古今真爱志难移。可怜淸朝第一帝,撒手江山吊鄂妃。而今爱情成儿戏,昨日登记今天离。都是金钱惹的祸,呼唤真爱早回归!

廉茂启:读“梨花颂”有感——

天松领导真心细,

戏里悟明段历史。

京剧大家“梨花颂”

您听此戏入了迷。

“梨花颂”诗写的好,

给您点赞并学习!

李新宏(晴天儿)哈哈哈,叔叔说的有道理,生活不易,什么都别较真。平平淡淡才是真,梁山伯与祝英台、周文雍和陈铁军、七仙女和董永那些绝美的被世人称颂的都很短暂,以悲剧终结,所以更同意叔叔的观点,爱自己吧,然后再爱别人。

宋成伦:观于天松政委诗作《梨花颂》有感——

首长酷爱梨花颂

独辟蹊径探究竟

顺治皇帝承乾宫

专宠董妃恒心定

栽下梨树作见证

慈母不慈忒武断

棒打鸳鸯劳燕散

皇帝年少一根筋

三千宠爱在一身

妃死君亡悲剧殤

文人墨客善畅想

编剧作词多褒扬

前人思维导图茫

哪像现代多敞亮

权力金钱名利上

遗臭万年也无妨

人格魅力苍天铭

针砭时弊家国情

王中明:梨花颂,一个皇上对一个妃子的怀念。把妃子写的如一片春风春雨里的梨花,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一个美丽而鲜活的生命凋零。美丽而又凄怜,惜花情溢,真情所在。生活中的普通人以爱为基础踏实过日子,相融相让,携手一生,才是最美最灿烂的梨花园。

赵连平:天松战友,梨花颂写的动人。颂故人,映照现实,为的是教育后人,用心良苦。

孙 滨:于局长您好!《梨花颂》您写得非常感人凄美。我原以为《梨花颂》是一京剧的剧名,歌颂的是春天梨花盛开的洁白芬芳与超尘脱俗。看了您的诗才知道原来歌颂的是唐朝一皇帝和一宠妃以及清末一皇帝和一爱妃的爱情故事。前者因过于沉湎爱河荒废了朝政把天下丟,后者顺治帝确实了不起,作为君王,又身居妻妾成群的后宫,能为一人着迷,爱得死去活来,因思念过度殉情,实在可以称道为为爱情忠贞不渝的典范。为您的《梨花颂》点赞!

李玉龙:政委好,好一个《梨花颂》道出了人世间的爱与情,颂出了多少情侣的心酸与泪水,这注定是你笔下的又一杰作。梨花是春的来临,纯白清香,象征着爱情的花朵,虽说拿来取阅皇帝与贵妃的爱情故事无法考证,但他给人所留下的对爱情追求的仰慕之情,似乎这考证不再重要。虽说梨花可年复一年,年年盛开,今年败落可待来年。这梨花也告诉人们:要象珍爱梨花那样珍惜爱情,否则就不可能为他一人而开,又为他一人而落,因为他不会明年再开,假如是,也会是另一番身景。但愿忠守爱情之花,愿为另一半而生,为另一半而去,为爱不离不弃终生到老,无撼人生。愿政委和嫂子就象诗中的梨花一样,活到老爱到老,白头到老。依你诗颂,我们都能如此,感恩你的《梨花颂》。为此点赞!

高宗如:读《梨花颂》——

一曲梨花颂,

倾倒亿万人。

恩怨化烟去,

翻唱杨柳新。

丁怀华:早晨一睁眼,忙着拿手机看。于氏《梨花颂》如盛开梨花,婉如雪片飞到眼前。从李隆基杨贵妃,到顺治帝董鄂妃,一对对恩恩爱爱,千古传颂赞。相当年,我们当兵回家找对象,从见面到结婚,也就只几天。恩爱几十年,从闪婚到金婚,风风雨雨经考验。现如今,年轻人金钱眯了眼,朝思暮想心常变。为鸡毛蒜皮事,时常闹翻脸。从闪婚到闪离,没撑到半年。一代风流天才,爱情专一成风范。不爱江山爱美人,千古传颂到民间。现在小青年,喜新厌旧令人烦。不管环境如何变,爱情专一到永远!

赵希庄: 梨谐音离,老百姓说法家里不能栽梨树。老首长从梨花想到李隆基杨贵妃、董鄂妃顺治,引申到纯真爱情,可谓思维敏捷,情感奔放,青春永驻!

荣凡诗:天不老,情难绝!

读了于政委诗《梨花颂》,丁怀华老战友棒棒的阅评,我思想起“情爱”二字!

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孔子父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是情爱的结晶。几千年来,关于情爱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在今天,大概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跑不出“情爱”这个主题,直到永远!点赞!

杜钧泰:于政委为《梨花颂》写诗点赞,代表了原部属的心声。京歌《梨花颂》,词美、曲雅、唱腔梅派味纯,再加上 由素、于演唱,听上第一句就欲罢不能,必须坚持一口气听完,才算过瘾!

还有那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对中华儿女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点赞!!!

曾做了个相册,用《梨花颂》配曲,朋友们看到了,直呼京味唱腔音乐美,出手点赞,反而对照片冷落了。可见好的戏歌,大家也是百听不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