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悟空问答上见有网友提问“苏轼和李白,你觉得谁的文学成就更高?为什么?”,引发众多网友热议。但是,小编以为很多人评价比较片面,得出的结论说服力不足。苏轼和李白都是小编喜爱的古代作家,小编就想说说自己的见解。

苏轼评价李白(文学成就如何评价)(1)

在比较之前,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即为学成就如何衡量,仅仅是以作品论吗?小编以为,显然不是。要评价一个作家的文学成就,不仅仅要看其作品的艺术水平,还要看其创作活动及作品在文学史上产生的影响。具体为是否引领所处时代文坛创作风气,是否以自己为标准确定举世公认的作品范式,是否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影响。本文,小编即是以这些标准去评价苏轼与李白二人的文学成就。

先看作品,李白和苏轼都留下许多名垂后世的名篇佳作。苏轼是诗歌、散文、词均有佳作传世,而李白名作几乎都是诗歌(散文和词一般)。鉴于此,就选择二人作为擅长的文学样式,即苏轼的词与李白的诗进行比较。

苏轼评价李白(文学成就如何评价)(2)

单就二人诗词作品论,李白诗句虽表现手法奇特,风格浪漫豪放,但是给人感觉多少有点缺乏自知之明的狂妄和盲目乐观,或者说是不懂为人处世之道,所以终成时代弃儿。苏轼则是体验生活之后、凝集个人智慧的深刻感悟,浸透人生哲理,可以跨越时空启迪后人。

如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我辈岂是篷篙人"等之类诗句,体现出的完全是一个不通权变、不懂为人处世之道的“傻瓜”,这些诗句读读尚可,万不可学习。而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词句,是艺术与人生哲理相融合的经典,不仅是诗词名句,也给人为人处世的启迪,明显比李白诗句的内涵和境界要高。

再看二人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先看李白。李白擅长的诗歌是古体诗、乐府歌行体和七言绝句,这些诗歌体式都不是其本人开创的。而且,我们经常说李白是浪漫主义的代言人,但是浪漫主义的开创者是屈原,继承者在李白之前还有曹植、谢眺,之后还有李贺,也不是缺李白就得歇菜。纵观唐诗发展史,唐诗发展进程中曾有四批人起重要作用:一是唐初去六朝浮澡之风,提倡尚古,代表人物是陈子昂,追随者有“初唐四杰”;二是开创近体诗(即格律诗),首倡是沈佺期、宋之问,成熟是杜甫,杜甫格律诗被赞为最守法度;三是中唐白居易,推行新乐府运动,以汉乐府为师,主张通俗易懂;四是韩愈,主张是"不平则鸣”"苦吟”,是晚唐咏史诗的开创者。这些都与李白毫无关系,且李白也不能划入唐代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诗等主要流派中的任何一个。综上,李白只留下传世的佳作,但并未开创文坛风气和流派,确立唐诗的法度和范式。其就是一个不守法度,信马由僵的天才诗人,只能被后世膜拜,不可仿效,对后世诗歌创作贡献很有限。

苏轼评价李白(文学成就如何评价)(3)

再看苏轼,苏轼不光是留有佳作,而且诗、词、文都开时代文坛新风和创作范式,对后代影响深远。散文位列唐诗八大家之一,倡导清新自然之文风,反对做作和无病呻吟,运用散文写政论、史论、游记、辞赋和小品文,极大拓展散文题材和表现领域;诗歌方面首倡“以文为诗”,用诗写景、抒情、叙事、隐喻哲理,驾驭娴熟自如,诗风清新豪健;词就更不用说,主张“以诗为词”,让词摆脱“词为艳科”的束缚,既拓展词的表现领域,又提升词的格调,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苏轼评价李白(文学成就如何评价)(4)

所以文学史上称苏轼的诗、词、文为“苏诗”、“苏词”、“苏文”。以姓氏相称其作品并代指一个流派者,古代文学史上能有几人耳?只有陶渊明的诗歌被称为“陶诗”,杜甫诗歌称“杜诗”,韩愈诗文分别称“韩文”“韩诗”,柳宗元散文称“柳文”,欧阳修散文称“欧文”,柳永词称“柳词”、辛弃疾词称“辛词”,之所以这么称,是因为这些人之作品开创时代新风和创作范式,而苏轼之诗、词、文皆获“苏诗”、“苏词”、“苏文”之尊称,足见其在文学史上地位及贡献。从这方面讲,苏轼文学成就要甩李白几条街。

综上,小编以为,无论是从作品本身艺术价值论,还是从对后世文学影响论,苏轼的文学成就均高于李白。

你同意小编的评价吗?你有何看法?欢迎点评。

苏轼评价李白(文学成就如何评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