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人类所穿之物是上下分离的,上日“衣”,下日“裳”,如《诗经》:“绿兮衣衣,绿衣黄蘘。”《说文·衣部》:“衣,依也。”依,通倚,也就是说“衣”是人类所倚靠的用来藏体的事物。“裳”,亦作“常”,是古代专门用来遮蔽下身的服装,男女无论尊卑均着此装。
由于古代的纺织技术不够发达,纺织工具较为简陋,一件下裳通常需用“前三后四”七幅布帛拼合而成,腰部施褶,两侧各开一道缝隙,看起来如同一幅腰围。两汉之后,裳经过改良变成裙状。《后汉书·舆服志下》:“行大射礼于辟雍,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此时的裳与裙大致相同,只是裳仍旧被制成两片,一片蔽前,一片遮后,上部分用布带系于腰间;而裙则由一片制成,穿的时候从前面围向后臀。
随着文明的发展,“衣”“裳”已渐被连用,泛指如今的衣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