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随便一个地名,背后的故事和历史都有几百年之久。地名,往往是官方审定和赋予,但最终因为其具有社会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却经常被老百姓约定俗成的叫法所改变,比如北京的大栅栏(dàshílànr),这种异于常规的读音却隐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西安那些一叫就错或叫法众多的地名。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

大差(chāi )市

现指东大街与解放路-和平路相交的十字路口附近。唐末时长安城因战争毁于一旦,佑国军节度使韩建缩建长安新城,东西两侧以万年、长安两县承母子三城拱卫形制,因城外万年县县城有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因此这里车马过往商贾云集,因宋金时就有草料市场,一度称其为大草市。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2)

到了明朝,和平路城内路有一条狭窄巷道土路,先后称菜市、大草市、大菜市和大差市。另外,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大差市作为西安满城南墙的一段曾新辟一门,取名栅栏,门址在今东大街大差市口。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3)

大差市十字

阿房(ēpáng)宫

阿房宫有多种说法,一般狭义指秦始皇修建的以阿房前殿为中心的宫殿群,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遗址位于今西安西郊阿房宫村西南。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4)

关于读音,同样是争论颇多,在此援引西北大学刘卫平教授的观点:首先,“阿”在中古音中读作“ē”,陕西人将“那个那边”称作“wō”,两者发音接近;“房”在训诂学中的解释为“房者,旁也”;同时,阿房宫遗址地处渭河以南,由于还没有建成,因此咸阳的人们就会说“wōbáng的宫殿”,关中人将临近的地方叫做“wōbáng”,而“阿房”的发音刚好接近,其意思就是旁边。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5)

笔者始终坚持“约定俗成”的看法,对于地名应该按照老百姓的叫法为准,不能因为某本字典的规范或是某些专家和电视报道将其称作āfáng宫,就随意改变其本身的叫法,毕竟现代汉语的规范不能囊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所谓“尽信书不如五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6)

阿房宫村由寨东村、沈家寨、阿房宫三个自然村组成

大雁塔

现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大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652),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7)

通常大家将其念做大雁-塔其实是不对的,关中八景的雁塔晨钟指的也不是大雁塔。雁塔原是佛塔的别称,因仿印度雁塔样式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以示区别,人们分别用大雁塔和小雁塔来命名。因此,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大-雁塔。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8)

丰镐(hào)路

现指西安市西郊一条全长3.5千米的东西向主干道,并以西二环为界,分为丰镐西路和丰镐东路。“丰镐”二字取自西周都城丰邑、镐京,不仅并称双子城,同时丰镐也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安第一次出现的全国性都城。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9)

丰镐东路

至于念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镐本身还有gǎo的发音,为老百姓常用的刨土工具;二就是不认字,陕西人常说“认字不认字,先认半截子”,也就造成了很多人把其称作丰gāo路了!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0)

镐京遗址车马坑

麦苋(jiān)街

现指西安市政府和莲湖公园中间的南北向街道,位于莲湖区“回坊”。苋本读xiàn,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可食,可老百姓却俗称麦jiān街,且从未改变。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1)

首先,陕西人把麦秸称作麦苋jiān,据说这条街就是因为卖麦秸的市场而得名;其次,苋在古籍中也写作“菅”,史料中并未见有麦菅街的记述,却有麦营什字的记载,而“营”与“菅”两字极为相近,是不是世代的流传中误写误读,就不得而知了。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2)

端履(lǚ)门

现指西安东大街中段南侧的一条小街,在东大街到文昌门这不到一公里的区域内,南半截是柏树林,北半截就叫端履门。据说是大臣们每天早上上朝走到这座门外,必须整冠端履,才能进去面见皇上,故此门以“端履”为名。但是,不仅“整理鞋子”的这种说法在史料中没有,很多当地老百姓也不叫端履门,却称之为端礼门,这又是为什么呢?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3)

其实,“端履门”这个地名,是从明代西安秦王府城的端礼门一脉相承而来。朱元璋曾对亲王居住地做了详细的规定,四座城门应按照“仁、义、礼、智”四字,其中南门以“端礼”为名,直到今天,西安新城广场南边,仍残存有明秦王府城端礼门旧址。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4)

另外,明代的史籍,一直到乾隆时期,史料中均未见到有端履门的称呼。一直到西安满城建成之后,清代中后期的方志里才写作“端履门”。据陕师大史红帅先生的说法,有可能是清代满城在继承端礼门的名称时,觉得完全沿袭明代的称谓不好,于是便根据民间流传的整冠端履的说法,将端礼门改成了“端履门”。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5)

六村堡(bǔ)

现指西安市未央区所辖街道,下辖4个社区、42个行政村,辖区有汉长安城北墙、武则天出家地感业寺等历史遗址。堡一般读作bǎo,指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但用于地名泛指村庄时,读作bǔ,如著名的瓦窑堡。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6)

朝(cháo)阳门

现指西安城墙东侧城门,其位于东城墙长乐门以北,东五路东端。朝阳一般有两种读法,读cháoyáng时,指房间的朝向、向着太阳或山的东面,《释名·释山》载“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如河南朝阳沟、北京朝阳区等,都念作cháoyáng。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7)

读zhāo yáng时为名词,意思是初升的太阳或早上天边的霞光,《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逮于海隅,遂登之罘,昭临朝阳”,也常比喻新兴的、有发展前途的,比如朝阳产业。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8)

东三爻(yáo)

现指西安城南著名村落,其位于西安市长安南路南段,据《陕西省西安地名志》著录,隋建大兴城时,以阴阳爻数划分宫城、皇城及城郭的位置,据说当时把郭城外的高地也按爻数编排,少陵原被称为“三爻”,而该村属于长安路东,故叫做东三爻村。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19)

大兴善寺

现位于西安市兴善寺西街55号,唐密的祖庭,同时也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通常大家念做大-兴善寺或兴善寺,都是错误的叫法。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20)

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后隋文帝开皇年间扩建西安城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兴”二字和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因此,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大兴-善-寺。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21)

金滹(hū)沱(tuó)

原指位于雁塔区的村落,其位于大雁塔南凤栖山之阳,杜陵之阴,二源流水汇集村南,古称“金盆洼”,现有用其命名的地铁站名。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22)

据《周礼》载,虖池为雨水汇集的涝池,又《康熙大字典》载“滹水与乎,同乎池省做滹”,沱有潭、池之意,另有说法认为是蒙古语音译。虽说法众多,但可以确定的是,金滹沱村村南原有一个大涝池,还有一口大水井,陕西话中常用糊渎子来形容浑浊不清的水,因此,金滹沱老一辈人都称金滹沱为“金谷兜”。

西安的所有地名(土生土长的也会叫错)(23)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