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老师发了作业,我们没有去完成(这不是个好习惯)。周一开了线上家长会,让我觉得她不能再傻玩了,于是翻出老师每天的学习任务,开始逐项学习。数学和美劳是她喜欢的,自己就完成了。可是文学熏陶里面的背诵古诗就很让人抓狂了。

女儿的幼儿园这周和上周布置了《千字文》里面的前四句。

我一开始以为就这么四句,很简单啊!很快就可以背下来吧,然而那只是我以为。我们一共花了三天时间,她才能准确地背出来这几句话。

13号上午,我们第一次学习用了十分钟,然后她表现出抗拒的态度了,我立即停止了跟读。

13号下午,我带着她一起听了其他同学录的视频,再次和她跟读三遍。

13号晚上阅读完故事,关灯后,又领着她读了两遍。

14号早上中午和下午晚上各读两遍,每次三分钟。

15号早上她才可以完整地背下来。

大家看出来了吧,我女儿她真的算不上天赋型选手,我小时候背东西一般十几分钟就可以了,但是她真的做不到。

为了她能将来上小学能跟上,只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种重复其实就是预习、学习和复习的过程。

这个过程比较枯燥,它也不那么有趣但它是很有效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一直不停地让她学习,而是在她玩耍的间隙,和一早一晚的时候进行复习。进行少量多次重复,提高几句诗词在她大脑中出现的次数,从而达到目的。

我今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妈妈教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时,说她花了三个半小时辅导儿子学习,但是孩子还没有学会的时候,就想到了这里。这和我教女儿的情景何其相似!

但是因为我把同一个知识点转化成每次只练习三分钟,分开变成每次很短的时间,孩子没有厌学情绪,才能有效地学习。

正常六岁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5分钟,所以这十五分钟很关键,而且在这个年龄还是处于重复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好,所以必要的大量重复训练必不可少,但它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间断的少量多次重复训练。

所以,我想告诉一年级和大班的家长们,真的不用让孩子一直坐在桌边不停重复写字背诵,而是有计划的少量多次的重复,他不累,你不跳脚。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预习和复习有哪些(预习学习和复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