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比尔·盖茨在个人网站上推荐了5本书,其中一本叫《范围:为什么通才可以在专业化的世界中获胜》。
盖茨说:“虽然世界似乎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但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更多起步时涉猎广泛,并在进步中拥抱不同经验和观点的人。”
盖茨推荐的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调查记者大卫·爱泼斯坦,他研究世界最顶尖的运动员、艺术家、音乐家、发明家、科学家,发现成为冠军、音乐演奏家或诺贝尔奖得主并不需要早早就专注于某一领域,触类旁通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现在的教育强调要尽早发现孩子的兴趣,提供最好的资源打磨兴趣,这样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物。
爱泼斯坦的理论和这点正好相反。他强调“通才”而非“专才”的重要性,认为对于大部分的科目和爱好,从小专门练习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有害。
他认为,越是专业化的情况下,越是要做一个通才,做跨学科的探索。
并举例许多音乐家并不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演奏某一种乐器:
里赫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22岁才开始上正式的钢琴课;史蒂夫纳什中等身材,13岁才有了自己的一个篮球,然而他两次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头衔。一位小提琴家18岁才开始学拉小提琴,现在她在教成年初学者拉小提琴。
里赫特
高尔夫球、象棋、古典乐等属于学习比较友好的领域,没有那么多变,反复练习的话收效很快。
反之,网球、爵士乐等属于学习不那么友好的领域,很难看出固定的模式,反复练习也收不到很准确的反馈。
因此,对于学习友好领域,早早开始专门练习是有帮助的,但对于学习不友好的领域,从小专门练习不仅没必要,反而会有害,只掌握了有限的技巧,却没有概念式思考能力。
我们的生活大部分都是不那么友好的领域,所以从不熟悉的信息中得出结论的能力比打磨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
国内一向奉行娃娃要从小抓起,导致家长一个个都像上了发条,生怕耽误了下一个朗朗和丁俊晖。
我家娃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我爸就一腔热血地开始研究羽毛球培训班、轮滑班和足球班等等。
我爸打羽毛球打了将近40年,在业余选手里算非常不错的,我提出可以先让他教孩子,看看孩子兴趣和天赋再决定要不要报班。
我爸一听如临大敌,“你知道羽毛球的基本功有多么重要吗?基础姿势一旦学错了,以后要改可相当费劲,必须一开始就让专业教练一次教好。”
这个理论显然很正确,不止羽毛球,任何学科和兴趣能打下一个稳定的地基都很重要,万一日后上面要建起一个摩天大楼呢。
问题是,大部分人连个平房都没盖起来就放弃了。
因为孩子根本不喜欢,因为坚持了两年承认确实没有天赋,因为上初中课业压力加大,因为家长自己陪练太辛苦坚持不下来……
面对充满希望的新生命,家长很容易抛弃最基本的常识,培养一门兴趣甚至一个专业,是一件很难的事。
请问问自个儿,三四十年的人生到底坚持下来什么兴趣?
你说打游戏也算,那试问您在业余段位打到什么水平了呢?
大学四年一天二十四小时就学一门专业,试问您如今还给老师多少?
所以,凭啥觉得钱花了找个专业老师,娃就一定能把兴趣培养起来呢。
抱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大部分自己并没有一个长期投入的兴趣爱好,不太了解坚持一个爱好,尤其是把爱好变为专业,需要投入多大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最重要的——发自肺腑的热爱。
建议家长可以去专业队伍里看看日常培训,都不用去市队,随便一个区队甚至校队就能刷新三观。在一个专业里,哪怕往前走一小步都要付出超越常人的心血,当然,还得有适当的天赋。
家长另一个容易忘掉的常识是,兴趣兴趣,最起码得先有兴趣。
我三岁开始学电子琴,是班里最小的学生,年纪太小不能完全听懂课,每天练琴练到晚上11点,被骂被打是家常便饭,坚持了异常黑暗的三年还是放弃了。
不到两年,我连五线谱也看不懂了。我并非个例,网上有人分享弹了七八年钢琴过了专业十级,功德圆满以后再也不碰一下琴。
也有人正好相反。
我堂哥三十多岁买了架电钢琴,在视频网站上搜各种免费课程,每天下班回来弹两个小时,也不关心指法正不正确,弹了两年现在已经能盲弹十几首世界名曲,用他的话来首“自娱自乐是够了”。
二十岁以后开始学琴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出于完全的自发,他们更容易坚持下来,并乐在其中。
人的一生很长,起点没那么重要,甚至学历、分数这些让家长寝食难安的事情,放在孩子的一生中来看,也没有发挥出想象中那么重要的影响力。
好奇心、探索欲、学习力、持之以恒的决心……如果你帮助孩子培养了这样的品质,又何须担心他是在3岁还是30岁学琴呢?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