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中国古代诗人哪位最美?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李白,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的豪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的豪放(李白的性情之美)

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的豪放

如果有人问我,中国古代诗人哪位最美?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李白。

对于李白,台湾诗人余光中有诗赞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先生对李白的倾慕之情可以想见。

说到酒,不得不提酒酣的李白。我敢断定,他正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写的那样:“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酒中的李白,有着广袤无垠的想象力,泼墨成诗,都是他的喜怒哀乐。

李白的性情,是美的。有人说他“倚马高才驾盛唐”,又说他“天才赡逸”,“小住人间一谪仙”。我更喜欢杜甫的评论:“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李白的天真性情,不仅赢得了老杜的敬仰,更得到了后代读书人的欢心。读他的诗,我总会想到他由内而外散发出桀骜不驯、超凡脱俗的气质。

想想看,这样一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秉性奇崛之才,不应该位极人臣,仕途文途双丰收,傲看天下文人的吗?天意弄人,皇帝一个“供奉翰林”就把他打发走了。他苦笑,他徘徊,泪水在丰满的脸颊上滑落,“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独酌,他影乱,“以手抚膺坐长叹”!

天之骄子,为何会如此失意?

有人说:招惹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高力士肯定嚼他耳根子啦,还妄想平步青云,得道升天?不得不说,这有点贬低李白,但确实有理。可李白不管,他辞职了,义无反顾,浮游四方。

近读李白名篇《将进酒》,我似乎有了答案。“人生得意须尽欢”,在李白反客为主,催朋友岑夫子、丹丘生一醉方休时,我以为,李白早就知道了他的可悲下场,所以才会迫不及待地“酒肉穿肠过”,共尽余生欢。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我们的李白没能例外。

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但“位卑未敢忘国忧”也是中华士大夫的优良传统。于是我们看到,沉醉的李白,也有清醒的时候——“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他早就看到,锦绣盛唐,暗流涌动,战乱将至。安史之乱后,李白也曾幻想过,在战乱之时为国效命,待得平定这场万恶的战争,天下太平,青史留名。因此,得知永王李璘起兵东南后,他忙从庐山出发,赶往江陵,成了李璘的僚佐。可惜所托非人,永王造反兵败,李白流放夜郎,虽说半途遇赦,但政治上肯定是无所作为的了。

他在一场意外中浪漫死去,那夜,鸟啼猿啸,月明水寒。其身后,大唐也由盛转衰,气息奄奄。

李白的人生是完美的——人在世上一遭,阅尽春色人间,笑论天下时事,俯瞰权贵高官。

他真正做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

散文组 作者:刘俊林 作品ID :10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