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建涛

图:来自网络

我们村在老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因为,一个近两千人的村庄,光大学生(大专以上学历)就出了56人。其中有些人功成名就,在一些企业中担任高管,也有个别人成了公司的法人,上次我们村里修路资金,村长提出来后,大家踊跃参与,只用了三个多小时,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位留英学子的曲折归国路(我们村到国外留学的三个人)(1)

但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村那三个到美国留学的人。当年,他们因为成绩优异,被美国的大学录取,不但让父母感到无限荣耀,也让村里人感到无比自豪,但最后的结局,很令人无语,有苦难言!

第一个到国外留学的人,是我家的邻居,他去的是加拿大,当时他考上了北京医大,后来又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又留学加拿大读博士,最后留在了那里,是我们村第一个定居国外的人。

在我的记忆里,他到加拿大已经17年了,中间就回家过一次,如今他的父母都已70多岁,尤其是他的母亲,身体也不太好,家里常年不离药,平时都是靠女儿来照顾。但女儿家也有一摊子事要做,因此,来的频次也不是很高。

一位留英学子的曲折归国路(我们村到国外留学的三个人)(2)

据我所知,那人在加拿大也很少给父母寄钱,因为我经常听到他父母抱怨,嫌儿子对他们不够关心。有时候我回家,看到他们二老神情木然地站在路口,心里也感到一阵阵酸涩。去年,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村里人原以为他一定会回家奔丧,但他竟没有回家。

至于真正的原因,大家都不了解,或许,他在加拿大那边,生活过得不太舒心吧!

第二个去留学的,是村里的一个女孩,她父母在我们镇上经商,主要是售卖农资产品,家里的条件相比而言,要比普通人好不少,在2014年,在南京读书的女孩,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到英国读书的机会。这件事在村里当时也引起了轰动,很多人觉得那女孩很了不起。

一位留英学子的曲折归国路(我们村到国外留学的三个人)(3)

女孩27岁那年从英国回来了,在村里陪着她爷爷奶奶住了几天,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听人说,几年过去了,她至今为止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她自身高傲,总觉得自己是“海归”,抱怨国内没有自由,每次招聘面试,因傲慢和偏见,总会被考官刷下去。另外,女孩的婚事也一直没有着落,或许是出国过的缘故吧,她高不成低不就,31岁了,还一直单着,她的父母愁死了。

这几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女孩父母的生意一落千丈,女儿的不争气,提起来这事,他们真是后悔莫及。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村长的儿子,在5年前到日本留学,没想到在那里结识了一帮社会混混,受其影响,老是给家里要钱,现在父母没钱给了,连电话也不给父母打了,因嫌弃父母没有大本事,已经失联一年多了,村长就这一个儿子,每提这事气的心口发慌,咋想起来送小孩子出国干嘛呢!

说到底,留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性选择。未必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位留英学子的曲折归国路(我们村到国外留学的三个人)(4)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年轻人而言,都有这样的心态,但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花费那么大的代价,最终未必会换来想要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