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汉语翻译,需要将古代词语转换为现代汉语,这是古今汉语对译的关键所在。我们已经知道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汇为基本构成单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汇为基本构成单位,这就牵涉到一个组词法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将单音节词转化为双音节词,需要重新组词。这个组词法是文言文翻译的核心关键所在。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古今汉语词语对译中的组词法问题)(1)

一般来说古今词语转化,单音节变双音节组词有这样几种方式:

1. 核心词组词法,可以表示为:A→A B或B A。即以单音节词为构词成份,前加或后加一词。

①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清·沈复《童趣》)

见:看见。(A→B A)

草:杂草。(A→B A)草丛(A→A B)

兴:兴味。兴趣。(A→A B)

忽:忽然。(A→A B)

2. 核心词递变法,可以表示为:(A→A B→B C或C B)。即以单音词为构词成份,然后加另一个词。再以加上的这个词为构词单位重新组词。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A→A B→C B)

意:意态→神态。(A→A B→C B)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古今汉语词语对译中的组词法问题)(2)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质:质问→询问(A→A B→C B)

③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岳阳楼记》)

3. 演绎组词法,可以表示为:A→B C。即用两个与古汉语单音节词不同的新词组成。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已:停止。(A→B C)

②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世说新语·咏雪》)

内:家庭。(A→B C)

③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说新语·陈太岳与友期》)

去:离开。(A→B C)

④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吊:安慰。(A→B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