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印度农业技术非常落后,难以养活四亿人口。为此印度总理提出了“绿色革命”,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政府特意把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公司引进到了本国。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以生产农药为主,按常规,像联合碳化物这类污染性工厂,它的选址建设应该远离居民区。但印度政府却把这家农药厂,建在了博帕尔人口密集的贫民区附近。这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漠视。

一场灭顶之灾正悄然而至。

印度博帕尔毒气事故(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1)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博帕尔联合碳化物农药厂里突然发生一声巨响。睡梦中被惊醒的人,嗅到空气里夹杂着刺鼻的臭味,随后感觉到呼吸困难,还伴随着剧烈的咳嗽。空气刺痛双目,眼泪不停地流,瞬间视线模糊。

博帕尔民众被眼前的场景震惊:有人毫无知觉地死在睡梦里,有人惊慌失措地往屋外跑;有人跑着跑着,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有人直接倒在地上。地上到处是挣扎或者已经死亡的人,大街上的惨叫声、哀嚎声、咒骂声此起彼伏……谁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印度博帕尔毒气事故(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2)

接下来的几天,博帕尔市的恐怖场景,宛如开启了地狱之门。大街上死去的人和动物的尸体相互堆叠,活着的人在绝望地奔跑。医院里挤满了需要救治的病人,但医生也束手无策。

导致这场重大灾难的元凶,就是前面提到的美国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的农药厂。当初把农药厂修建在博帕尔市,印度的居民没有反对,相反他们表示支持。因为农药厂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和生存。

虽然他们知道像农药厂这类产业,已经被发达国家列为有害、高污染落后产能,这些落后产能被搬移到落后国家继续危害环境。但为了增加印度的财政收入,为了让印度人民吃饱饭,只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博帕尔的农药厂每年生产5000吨的高效杀虫剂,厂内存储罐中有45吨甲基异氰酸酯。甲基异氰酸酯属于剧毒化学品,它对脑膜有强烈的刺激,大量吸入几分钟就让人死亡。所以对它的安全防控应该是重中之重。

印度博帕尔毒气事故(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3)

但是,农药厂负责人的安全意识薄弱,因为防控不到位,储罐突然发生热失控。是什么导致的热失控呢?原因是工厂用电紧张,为了节约每天30元的电费,储罐使用的冷却系统,在事故发生的半年前就已经停用了。这才造成储罐爆炸,大量的毒气,像白雾一样,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迅速向博帕尔市区扩散。

这场事故导致博帕尔居民区2.5万人当场丧生,55万人间接致死,20万人伤残。直到1990年印度卫生部检测工厂周围的土壤及地下水时,仍存有严重的超标的毒素。

直到现在,毒气泄漏的范围内,还有因毒气病死的相关人员;当地的生育缺陷是其他地区的10倍。这场事故也成为世界公认的十大人为环境灾害之首,它也是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

印度博帕尔毒气事故(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4)

作为事故元凶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工厂,理所当然要对事件负责,但是牵扯这家公司内部有美国官员,又有印度官员,事故赔偿进展缓慢。

一直到事故发生四年后,印度获赔2.8亿英镑,涉事的几名被告到2010年才被判处最高两年监禁。而那些受害的印度平民却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赔偿。

如今这场化工史上的浩劫,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警钟长鸣,任何以忽视生命,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利益,都是对地球的破坏,对历史的亏欠,对人类的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