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主义:野兽派与原始的呐喊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已经做出了许多大胆的艺术尝试,但是将这种粗略的色彩施加在一位女士身上,仍然引起了人们的众怒。但是对于马蒂斯而言,他画了他真正看到的东西,而不是被教导应该看到的东西。这个现实生活中矜持的男人,用一场活泼的色彩盛宴透露着对夫人的爱恋。如同塞尚一样,他在脑海中对客观事物进行了重组,寻找到最有张力的部分和特征,再以主观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产生一种直达内心的效果。

绘制在2.4米*1.8米巨幅画布上的《生之欢乐》是典型的野兽派作品。这幅画基于经典的田园画的场景,营造了充满享乐之欢愉的作品。人们在阳光的沐浴下,闲适地躺坐于草坪上游戏、做爱、舞蹈。马蒂斯呈现了一个糖果色的视觉镜像,其中粗略勾画的古怪人物十分突出。他笔下那种轻松、优雅和流畅的线条,暗示了作者已经走向了创作巅峰期。

西方现代艺术整体特点(西方文化--现代艺术150年)(1)

在塞尚去世之后,只有一位年轻的艺术家能够与马蒂斯争夺“在世的最伟大的艺术家”的美誉,他就是巴勃罗毕加索。当毕加索看到马蒂斯的《戴帽子的妇女》时,他回应了一幅《格特鲁德.斯泰因肖像》,毕加索采用了柔和的棕色系,而不是马蒂斯的绿色和红色,显得更加严肃和永恒。马蒂斯的作品体现了现代生活的活力和速度,毕加索则反映了支撑这种生活的上层建筑;前者是不假思索的情感倾斜,后者则是深思熟虑的思虑。前者是自由的爵士乐,而后者是正式的音乐会。

西方现代艺术整体特点(西方文化--现代艺术150年)(2)

艺术史上有许多号称“大爆炸”的时刻,而毕加索与原始面具雕塑相遇的一刻,完全可以称之为这样的大爆炸时刻。这直接引出了《亚维农的少女》,促成了立体主义的出现,并且转而引领了未来主义和抽象艺术,我们会在下一个章节中仔细介绍立体主义。

在毕加索的艺术群体中,有一位古怪的人物,亨利卢梭。卢梭是一位四十多岁的收税员,他并不是一位从年轻时开始绘画的专业艺术家,而是一位半途出家的爱好者。但是他技巧和知识上的缺乏,却反而促成了一种极其与众不同的风格。他的画就如同孩子书里面那种简单图案一样,同时又具备日本木版画二维图像的明晰。

1905年他以作品《饿狮猛扑羚羊》参加了享有盛名的秋季沙龙。就技巧而言,他的画作依然拙劣,画面中央一只食肉动物将不幸的牺牲品扑倒在地,周围满是茂盛的丛林,里面长满了具有异国风情的叶子。这幅作品具备着一种奇怪的疏离感和陌生感,画面中流露出的稚嫩的天真令毕加索无比痴迷,认为这幅画作进入了超自然的领域,仿佛一条直达冥界的通道。

西方现代艺术整体特点(西方文化--现代艺术150年)(3)

卢梭在1895年创作的《一个女人的肖像》,具备一种超前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它梦一般的氛围使得周边的一切都显得诡异起来。这位严肃的中年女士,目光冷冷地穿过了所有观众肩膀的上方,中景里,一只鸟儿在空中飞,看起来竟像是要直直的撞上女士的太阳穴一样,这也是由于卢梭的画作缺乏透视感所导致的。毕加索十分看重这幅画作,他曾经说过“我花了四年的时间学习拉斐尔的绘画,却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学习像孩子一样绘画”。

西方现代艺术整体特点(西方文化--现代艺术150年)(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