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间看到一本《隋书》,随手就翻到了“炀帝纪”这一章,想到了最近一直在追的安州牧的“开皇大业”系列视频(这里安利一下安州牧,一个非常好的历史区up主),也联想到这个近年来饱受各种争议的帝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历史人物正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为历史人物正名(不可随便为历史人物翻案)

为历史人物正名

今天无意间看到一本《隋书》,随手就翻到了“炀帝纪”这一章,想到了最近一直在追的安州牧的“开皇大业”系列视频(这里安利一下安州牧,一个非常好的历史区up主),也联想到这个近年来饱受各种争议的帝王。

我最早了解到隋炀帝杨广应该是来自于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里面谢君豪饰演的杨广荒淫暴虐、阴狠毒辣,好在“酒剑仙”颜值在线,所以又给人一种“斯文败类”的感觉。虽说这部剧现在看来既不遵循历史,也不遵循演义,但当时的我,对隋末唐初的那段历史知之甚少,也没有读过各种讲隋唐的演义小说,所以这部剧也算是我的隋唐史启蒙了(话说后来富大龙演的杨广也很经典)。后来学习历史之后,无论是从正史(如历史教科书和各类历史书籍)还是演义(如《隋唐演义》等小说和各类隋唐评书)当中了解到隋炀帝杨广无一不是一个暴君、昏君的形象。我还清楚地记得中学历史课本当中在描述隋炀帝暴行之时引用了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中那句经典的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然而近些年来一种说法在网上广为流传,那就是“杨广其实是个被污名化的明君”,“他的所做所为都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他只是被后世王朝抹黑了”诸如此类的一些话语。理由无非就是他改革官制,推动了科举的发展,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兴建东都洛阳,缓解了关中地区的压力;西巡河西走廊,重开丝绸之路;尤其是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更是造福后世千百年。只是因为他过于急于求成外加得罪了关陇贵族集团,所以才导致天下大乱,最终让李渊“捡漏”建立了唐朝。想当初我也曾对上述中的部分观点表示认可,不过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说实话,能够客观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件十分正确的事情,可是如果仅凭一些断章取义的文字就把过去的一些“牛鬼蛇神”洗白、翻案就实在是有些亵渎历史了。杨广即位之初确实是胸怀大志、干劲十足,想要成就一番千秋伟业,从他的年号“大业”就能看出这一点。兴建东都、开凿运河、改革官制这些决策从战略层面上来说无疑都是正向有利的,但是以上这些动辄征调数十万、百万人的大工程是否真的如此紧迫,需要集中在数年内一起动工完成。就算这些工程是为了“造福民生,有利国家”,那么洛阳的显仁宫和西苑、全国各地的行宫、巡游江都的龙舟、宴请突厥时可容纳千人的大帐还有为了四处巡游临时修建的御道,难不成这些也是什么所谓的“利民工程”吗?更不要说他军事上丧心病狂的行为更是敲响了大隋王朝的丧钟,西征吐谷浑虽将青海纳入版图,却是惨胜而归,耗尽了无数精锐;三征高句丽,动用百万军队,看似声势浩大、优势在我,实则飞龙骑脸、无功而返,引得天下民不聊生、狼烟四起。还有他巡游北塞时被突厥大军包围在雁门之事,如不是当时守城将士的拼死抵抗外加各地援军及时赶到,恐怕下场真就是朱祁镇直呼内行了。有人会说杨广曾是灭陈之战的主帅,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殊不知他当时是个挂名主帅,实际的主将是高熲、韩擒虎、贺若弼,也许和这些名将搭档过使他产生了一种自己也是名将的错觉吧。想当初隋文帝杨坚交给他的大隋江山虽有一定的社会制度问题,但绝非一个烂摊子,对内结束了两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乱世,社会逐渐安定繁荣;对外分化突厥,软硬兼施,让这个北方之患不敢再南下半步;并且还留下一批宝藏大臣(当然后来都被杨广迫害殆尽了)。然而就是他在位的短短十三年间,竟让一个强盛的大一统王朝瞬间土崩瓦解,人口由八百余万户(隋炀帝大业五年)锐减到二百余万户(唐高祖武德年间),更让突厥趁乱崛起成为日后唐朝初期的心腹大患;如此表现,杨广也真够可以“封神”的了。

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无不视隋炀帝为反面教材,以警示后人。可反倒是到了现代,他却拥有了无数粉丝,将其吹捧为可功比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可能要是论败家能力,他确实能算得上“千古一帝”),这就实在是有些贻笑大方了。也许这些人真的不了解农业社会的大工程建设究竟意味着什么,以为当时的生产力、建设力能和今日“基建狂魔”的中国相提并论,觉得只要是工程建设就是对国家正向有利的,却忽视了大量的徭役对当时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造成的巨大伤害。他们一方面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却埋怨隋朝的百姓不明白“隋炀大帝”的“雄心大志”,说出如此“何不食肉糜”的话语,这样的行为真的是非蠢即坏。

不可否认杨广确实是一个拥有着极高战略眼光的皇帝,他的一系列改革都十分具有预见性,所创造的一些模式(如打击关陇贵族集团,发展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也都为后世所继承;但与此同时他却有着极其低下的执行能力与极差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说这也注定了他和整个隋王朝的悲剧下场。无论他到底创下了多大的“丰功伟绩”,都掩盖不了他是暴君加昏君的事实。“炀”这个谥号配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