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帽绿衣的典故(古代典故束缊请火)(1)

束缊请火

从前有一个媳妇,为人老实贤惠,但婆婆却看不惯她。一天夜里,家里丢了一块肉。婆婆不问青红皂白,就说是媳妇偷的,对她大发脾气,并把她赶出了家门。

媳妇被无端冤枉,很是伤心,一边走一边哭。邻家的大婶看见后,忙问她怎么回事。媳妇便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大婶听。大婶相信她的为人,对她说:“你走路不要太快,我有办法让你婆家的人来追你。”于是,媳妇慢慢地向娘家走去。

大婶回到家后,立即扎了一团乱麻,当作引火绳,走到那媳妇的婆家说:“昨天夜里,我家的狗不知从哪里偷了一块肉,两条狗相互争抢这块肉,结果一条狗被咬死了。我想借个火烧狗肉吃。”

婆婆一听,原来肉不是媳妇偷的,赶忙呼喊着追媳妇去了。

后来,“束缊请火”成为一个成语。“束”是扎的意思,“缊(yùn)”是指乱麻,“请火”就是乞火、讨火。比喻向别人请求帮助,也比喻为别人排忧解难。

(《汉书·蒯彻传》)

白龙鱼服

从前天上有一条白龙,他在高空中腾云驾雾,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

有一天,白龙想体验一下世间的生活。它于是按下云头,钻进清凉澄澈的深涧里,化身变成了一条鱼。

有个叫豫且的渔夫发现了这条鱼,非常欢喜,拾起鱼叉来瞄准了狠狠一掷,鱼叉扎在白龙鱼的眼睛上。白龙鱼瞎了眼睛,疼痛难忍,一下子变回了龙形,腾空回天上去了。

白龙越想越气愤,就去找天帝诉苦,并对天帝说:“豫且胆敢伤害飞龙,应该治罪!”

天帝问:“他用鱼叉射你的时候,你的样子是龙还是鱼呢?”

白龙说:“当然是鱼!如果是龙的样子,他还敢扎我吗?!”

天帝笑着说:“既然这样,那就怪不得豫且了。射鱼谋生是渔夫的本分,你自己变成了鱼,渔夫射你又有什么错呢?”

后来,人们用“白龙鱼服”这个典故说明达官显贵微服出行会有危险的道理。

(《说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