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沐筱 沐筱随笔 2018-06-06 21:04

归因报告是什么(About归因)(1)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儿,然后会面对各种结果,这中间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想法和看法在里面,有对人的看法,有对事儿的思索,有对自身的反想。

有些人给我们以指引,有些事给我们以启示,但是最终真正能左右我们以后行为习惯的却并不真正是这些“很有影响力”的事物。

前两天看了美国富兰克林说的一句话“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所谓的命运打败的。”说明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是不会把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运气、命运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所以今天我们来谈谈归因

所谓归因便是我们对日常行为习惯的结果归咎于哪些因素,以及这样的归因习惯对我们个人行为习惯的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将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其他有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其归因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论点:

·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归因说到底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对行为习惯的影响。

成人的我们对一句话一定特别熟悉“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知道思维也是一种习惯,习惯也会形成思维。

韦纳归因理论还有个三维度四因素模式:

三维度

内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四因素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易 运气好坏

由表格中可以看出韦纳把能力归为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程度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任务难易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好坏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所以当我们把个人成败更多的归于能力高低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个人的努力的重要性,而如果我们把个人以往经历过多地归结于任务难度或运气好坏这一外部因素,难免会加重我们易于逃避且守株待兔的心理。

同理,当我们更多地把个人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时,反而在以后的经历中会更加坚定我们努力的决心。

当然,我们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归因思维和我们以往的经历有很大关系,但一想到我们当下的经历以后也会成为以后的参照,我们不妨从现在开始改变一下思维惯性,换一种归因方式,这样也许更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