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条绵延万里、气势雄伟的古代城墙,它就是伟大的长城。凝聚着古代人民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智慧,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长城的简要历史(长城的历史一History)(1)

如今长城失去了原有的防御的功能,但作为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仍然巍然屹立在祖国大地上!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长期兼并战争,齐、楚、燕、韩、赵、魏、秦诸侯争霸,各国为了相互防御,便在境内修筑起城墙来。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楚国很早修筑了长城,原称“方城”。《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北方霸主齐桓公率诸侯进兵楚国,楚成王派屈完带兵迎敌,齐桓公在召陵摆开阵势,同屈完观阵,并威胁说,有这样的兵力,有谁能抵挡的住齐国百万雄兵?有什么样的城池不能攻克?屈完回答:君王如果以德安抚诸侯有谁敢不服?如果用武力,楚国有方城作为城防,汉水昨壕沟。最终双方订盟讲和。公元前557年,晋伐楚,打到方城边,未获进展,随罢兵。除战国七雄外诸侯国中山在河北正定、定县、平山一带也筑有长城,以抵御匈奴侵扰。秦国万里长城便是在秦、赵、燕古长城基础上修筑起来的。秦国长城从甘肃岷县到陕西东北黄河西岸一段(秦昭王在位时期修建);赵国长城从河北蔚县到黄河河套西北狼山附近一段,长一千多里;燕国长城从河北怀来县到辽宁辽阳附近一段,也有一千多里(燕昭王在位时期修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逐鹿中原、横扫六国、定鼎天下建立大秦帝国。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为防御匈奴侵扰,大规模修筑长城,把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陇西郡临洮,东至辽东,筑成雄伟的万里长城。虽连接秦赵燕三段长城,但是新建的部分也不少,相当于原来长城长度的大半。

长城的简要历史(长城的历史一History)(2)

秦朝以后一直到明朝末期,一千八百年时间里,万里长城多次修缮和增筑。公元前206年还是汉王的刘邦,修缮了沿黄河一带秦时长城,汉武帝时代,发动大规模战争,把匈奴赶到漠河以北,进一步加强北方防务,将长城向西延展两千多里,一直到酒泉、敦煌以西,远达盐泽(罗布泊),这就是所谓的河西长城。

东汉时期,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开始,先后派大将杜茂、马成调遣士卒,从西河(山西离石)至渭桥(陕西咸阳东)、河土(陕西高陵)至安邑(山西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河北临漳各处筑起堡垒,修造烽火台,十里设堠(防线上的站),这些亭堠、障塞也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构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程体系。

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几个鲜卑政权,为抵御突厥、柔然游牧民族威胁,也不断修筑长城。但是由于残酷压榨,促使人民起来反对它。并烧毁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慌镇六个军事重镇。

长城的简要历史(长城的历史一History)(3)

隋朝建立,统一中原,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先后七次修缮长城。唐宋时期由于历史原因没有修筑长城。辽朝只在清宁四年,修筑从鸭子河到混同江之间长城,但是规模不大。

明朝开国第一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派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到公元1500年,经过一百年时间,才算基本完成万里长城的修筑工程,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全长一万两千七百余里,其中山海关到鸭绿江这一千九百多里大部分已经毁坏,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一段非常坚固,至今巍峨屹立。除了大修长城外,还在长城沿线设置了九个防御区,称九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长城的简要历史(长城的历史一History)(4)

长城的简要历史(长城的历史一History)(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