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一诗中,透露了自己居于人境却不觉喧嚣的秘诀:只要保持心灵的宁静就可以了。闲着没事采采菊花,不经意间与南山悠然相望,山中每一天从早到晚都是好天气,到哪里都有飞鸟为伴。陶渊明说了这些自得之话后,却在结尾写下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生活中有一种"真意",但想把它说出来时却忘了该如何表达。

诗人为啥都记住自己的诗(读的其实是诗人没写出来的部分)(1)

这么说,陶渊明写这首诗本来是想要传达出,他从自己生活中体会到的"真意"。可他写到最后,却说忘了该怎么诉之于语言。他这是饮酒饮迷糊了,还是在耍我们呢?我觉得,他很可能喝得有点飘了,倍感惬意,所以才体会到了"真意"。但我敢保证他不是在耍我们,这样写正是其高明之处。仔细思考一下,陶渊明真的没有把此中"真意"写出来吗?

诗人为啥都记住自己的诗(读的其实是诗人没写出来的部分)(2)

从字面上看,的确没有。但我们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也不难体会到蕴于其中的情意。我们读了此诗,就会和陶渊明达成默契,会和他一样觉得"此中有真意",但又无法言说,也明白无需言说。陶渊明高明就高明在这里,他通过语言来传达这种语言之外难以言传的意。既然无法准确言说"真意",那就把"真意"所在的生活场景呈现出来,供人体味。这就达到了意在言外的效果。

诗人为啥都记住自己的诗(读的其实是诗人没写出来的部分)(3)

意在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的深远传统。《庄子》中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一哲学观点在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影响到了文学领域。意是丰富而复杂的,言辞是有限的,言不能完全尽意,因此言只能作为得意的工具,并且只有不拘泥于言,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才能得意。对于诗人来说,是这样;对于读者来说,也是这样。因此,读诗,读的其实是诗人没写出来的部分。

诗人为啥都记住自己的诗(读的其实是诗人没写出来的部分)(4)

陶渊明的"真意"或许是真的因为难以言传,而不得不隐去。后世诗人们则有了自觉遵循意在言外规则的写作意识,主张写诗以意为主,不能以辞害意。他们并非有意无法传达,而是明白"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如将盛气直述,更无余味"(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只有含蓄,才有韵味。那么,到底该如何运用语言,才能更好地表达言外之意,使之韵味深长呢?

诗人为啥都记住自己的诗(读的其实是诗人没写出来的部分)(5)

宋人刘攽在《中山诗话》中说:"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高远,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他把言置于意之下的地位,认为平实简易的言可以包含深远的意。姜夔在《白石诗说》中说:"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他觉得朴实的语言,而非华丽的语言,可以让人觉得妙而又说不出哪里妙、为什么妙。这也类似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确,朴实无华、不事雕琢的语言往往蕴含着幽远深长的意蕴,正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