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58岁的雍正突然暴亡,死因一直是个谜。

民间传闻,他其实不是得病死的,而是被吕四娘给割去了头颅,因此,他下葬的时候,乾隆特意给他做了一个金头。

吕四娘到底是何许人也,她为何能只身闯入戒备森严的皇宫大内,她和雍正之间,到底有什么血海深仇?

这件事,其实是和一场文字狱有关

在湖南省永兴县,有一个不得志的文人,名字叫“曾静”,参加了多年的科举,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郁郁之中产生了反清的思想

在一次赶考的途中,他遇到两个人,严鸿逵和沈在宽,三人越聊越投机,高兴之余,严鸿逵神神秘秘的在怀里掏出一本书给曾静看,并声称,这本书,是自己已经去世的老恩师,吕留良所著。

曾静拿过来一看,异常的兴奋,这本书,简直太对他的胃口了。在这本书中,吕留良痛骂满清,说他们以狄夷身份入主中原,是颠倒乾坤,乱我华夏,大逆不道。

雍正处死巡抚(为什么要刺杀雍正)(1)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的文人,曾经一度参与抗清,后来大清统治稳固后,大力拉拢前朝文人,吕留良为了躲避这种拉拢,主动削发为僧,隐于红尘,著书立说,以表达自己对满清的不满。

不过,当曾静看到吕留良的作品时,他已经去世40年了。

为了能够读到更多吕留良的作品,曾静特意派自己的徒弟张熙到浙江吕留良后人家中,索取作品。吕留良的儿子也没多想,就把家中收藏的作品集,全部给了张熙。

曾静如获珍宝,日夜研读,反清思想也越来越重。

此时,正是雍正继位,他把曾经和自己作对的兄弟们全都流放了出去,这些人一路走,一路散布流言,说雍正的皇位来说不正,说他杀父屠弟,说他胁迫隆科多假传遗诏等等。

这些言论传到了曾静的耳中,让他眼前一亮。他认为,雍正皇帝如此大逆不道,正是推翻清朝的大好机会。

但是,他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更没有一兵一卒,要推翻大清谈何容易啊。但是,曾静没有放弃,他经过一番打听,得知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岳钟琪,是抗金英雄岳飞的后代。

此时,曾静脑海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策反岳钟琪,拉他入伙,一起反清。

要说这曾静的脑袋,绝对是“秀逗”了,就凭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人,就要策反人家,你也不看看,岳钟琪在大清是什么地位,以汉人的身份当大清的大将军,岳钟琪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那是雍正手下的红人啊,手握重兵,独当一面,雍正如果不是对他完全信任,怎么可能把他放到抚远大将军的位置上。

岳钟琪虽说是岳飞的后人,但已经过了二十一代了,斗转星移,南宋早就成为历史,当今是大清的天下,岳钟琪正如日中天,深得皇帝喜爱,他有什么理由去反清呢?

曾静不管那么多,他亲自写了一封信,特意提到了岳钟琪是岳飞二十一代孙的事,让他起兵反清,恢复汉人天下。然后让自己的弟子张熙给送了过去。

当岳钟琪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人要陷害他。这种事儿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之前就有个疯子,在北京城里到处喊:“岳钟琪要谋反了,岳钟琪要带着西北兵打入北京了”。

好在岳钟琪及时面见雍正,澄清事实,雍正也非常信任他,才化解了一场危机,如今不到一年时间,就再次发生类似事情。

因此,岳钟琪决定,一定要挖出幕后主谋。

他假装答应下来,并邀请曾静到陕西,一起谋划具体的细节。曾静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陕西,没想到,刚到陕西,就被岳钟琪拿下,送到了北京。

到北京后,岳钟琪主动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一再强调,自己是为了抓到曾静,才假装答应谋反。雍正挥手让岳钟琪先行离开,他要好好的审问一下这个曾静。

雍正对曾静说:“朕,哪里做的不好,你要造反,朕每日批阅奏折,从来不敢休息一天,任劳任怨,朕为了天下的百姓,搞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当差,难道做的不对吗”。

雍正处死巡抚(为什么要刺杀雍正)(2)

面对雍正的“天子之威”,曾静当场就怂了,哭的鼻子一把泪一把的,向雍正求情:“皇上了,小民昏了头,小民完全是被吕留良的书给蒙蔽了呀,小民以后再也不敢了”。

听曾静提到吕留良,雍正就问他:“谁是吕留良,他写过什么书,上面都写了写什么,你是怎么被他蒙蔽的”。

整个有清一代,对汉族文人,那是严加防范的,搞了100多起文字狱,就是为了从思想上彻底杜绝反清,让所有人,都当大清的顺民。

因此,雍正对“书”是特别的敏感。

面对雍正的一再追问,曾静心里也明白:“完了,我这嘴一歪,把吕留良也给害了,皇帝可能要追查”。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他干脆竹筒倒豆子,把吕留良和他的那些学生们全都供了出来。

这下雍正算是彻底生气了:“我大清立国都快100年了,竟然还有人要反清”。

他派人查抄了吕留良的家,将吕留良的儿子,孙子全部斩首,其他族人全部流放到宁古塔,至于吕留良,虽然已经去世40年,依然没有放过他,对其开馆鞭尸。

这件事,就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吕留良案”,其实严格来说应该叫“曾静案”。

因为这件事和吕留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吕家完全是被无辜牵连的。那些被发配到宁古塔的吕家人,世代为奴,一直到大清灭亡,都没有改变奴隶的身份,悲惨至极。

雍正处理了所有的人,但是对于主谋曾静,却留了他一命。他将他和曾静的对话整理了成了一本书,就是有名的《大义觉迷录》,然后让曾静带着这本书进行全国巡演,歌颂雍正的功德。

直到乾隆继位后,才将曾静和他的弟子张熙一起凌迟处死。

民间传说,当年吕家被抄家的时候,吕留良有一个小孙女,跟着她妈妈在尼姑庵里住,因此躲过了一劫。这个小孙女,就是吕四娘。

雍正处死巡抚(为什么要刺杀雍正)(3)

吕家被抄家后,他们也不敢在当地住了,就去黄山投奔了吕留良当年的一个好友,在黄山,吕四娘遇到高人,学得了一身的本领。

至于吕四娘是跟谁学的功夫,各种版本太多,说法不一,我们就不纠结这个细节了。

功夫学成后,吕四娘到京城一番打听,探知雍正喜欢在圆明园居住,就趁着风高月黑,潜入圆明园,一刀砍下了雍正了脑袋,然后飘然而去。

吕四娘这个人,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吕留良案确实真是存在的,估计是后人为吕留良愤愤不平,杜撰出吕四娘,让他去杀了雍正,为祖父报仇,以达到精神上大快人心的目的。

不过,雍正之死,确实是非常的蹊跷。根据《清世宗实录》的记载,他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生病,当天还带病工作,二十三日就去世了,仅仅两天时间。

就算是那帮太医们用大力丸给雍正续命,怎么也能坚持个一星期吧。得病两天就去世,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

因此,雍正之死,一直是大清未解之谜,也派生出来了很多的说法,吕四娘刺杀,就是其中之一。

也许,只有将雍正的泰陵给挖开,看看到底有没有金头,才能破解这个谜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