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适合带孩子一起做的公益活动(你带孩子做过哪些公益活动)(1)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争当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孩子在榜样的引领下,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既能增长见识,又培养了能力,健全了人格,在心中播下向善的种子,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上周的【每周一问】留言中,不少微友分享了从带着孩子做公益到孩子主动去做志愿者的惊喜感受,一起看看吧!

上次问题

暑假里,你带孩子做过哪些公益活动?

@《史迪奇》:全面发展少不了公益活动

很多家长觉得中小学生只要好好读书就好了,其他的事都“两不”(不要想,不要做),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认为,参加公益活动非常有意义,年龄较大的小学生可以在教师或父母的带领下一起植树,在植树的过程中,可以向孩子讲述沙漠化、爱护环境等一些有意义的话题。参加公益活动,孩子的身心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王燕:感受烈日下的辛苦

暑假里,正好社区组织孩子们为环卫工人送清凉活动,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了。现在的孩子都养尊处优惯了,夏天就知道呆在空调间里,无法体会烈日下坚守岗位的辛苦。虽然只是给那些环卫工人送矿泉水,但是听听孩子回来后讲述的见闻,还是能看出她收获很多。知道环卫工人真是“起早贪黑”,如果一些司机、行人不文明,把垃圾抛在道路上或者绿化带里,他们还要努力去清扫。虽然做了防晒的工作,有些环卫工人还是被晒得很黑,有时候还会被晒伤……一次体验就是一次成长,相信这样的公益活动一定能让孩子感悟更多。

@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 聂耀文:为爱奔跑

近期,我带着10岁的女儿参加了深圳市龙华区“聚善日”公益活动。活动主题是“捐一元钱,捐一件衣,捐一本书,温暖山区儿童”。我们各自捐了10元,在义卖中幕捐到了208元。女儿义卖的积极性特别高,看到人就送礼物和幕捐,奔跑了一个上午也不觉得累,满脸自豪。这是对小朋友最好的爱的教育,让小朋友从小懂得“为爱奔跑很快乐”。人之初,性本善,小朋友天生富有爱心,鼓励和带领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爱心,为他们播下爱的种子,留下爱的痕迹,积聚爱的力量。我也被小朋友们的爱心感染了,我将永远记住他们“为爱奔跑”的身影。

@江苏省昆山市石牌中学 俞艳君:做个小小检票员

暑期是孩子们看电影看剧的最佳时光,人流量很多,因此,剧院和电影院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也会招募小小志愿者。马上要读小学的女儿对此很感兴趣,就报名参加了周边剧院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在剧院门口检票,她了解到了剧场里的很多规则,增长了相关知识。因为需要对前来看剧的小朋友进行入场讲解,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树立了自信心。

@安然♡:知行合一 社会担当

公益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的孩子对社会不文明现象感悟更深。我带着孩子们在小区里捡垃圾,每个孩子最后都拿回满满一大包,事后总结时,大家一致表示,以后再也不会乱扔垃圾,给别人造成麻烦,这些教育的瞬间得以自然流露。

十一适合带孩子一起做的公益活动(你带孩子做过哪些公益活动)(2)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 蒋金娣:在志愿行动中了解社会

我是一名注册公益志愿者。我觉得,对孩子来说,参与志愿服务行动,是他们了解社会,走近社会最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双休日,我带孩子到青少年活动中心,我和伙伴们做家庭教育现场公益咨询,孩子为我们做引导,发资料,倒倒水。有时听到孩子说,这些家长怎么问这么多问题?我告诉他,正因为如此,大人小孩都要坚持学习。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 李爽:好习惯藏在公益活动中

假期里,我都会鼓励班上的孩子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一是社区的各种适合孩子们的公益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帮助他人带给自己的快乐;二是借助家长的力量,引导孩子们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如在图书馆工作的家长带领孩子们完成“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的公益活动,银行的家长带领孩子们进行“我是引导员”的公益活动;三是在班级里开展公益活动,如假期孩子们认领班级的盆栽植物和鱼等。公益活动不仅是对孩子的锻炼,更是引导他们从中学到环保、节约、乐于助人等好习惯。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周丽娜:爱在童年,益在未来

我们本地有一支由孩子们组成的小天使公益团队:“环保小天使”“关爱小天使”“文化小天使”“健康小天使”会不定期进行公益活动。我家两个孩子参加过慰问老兵的关爱行动。“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小天使们的到来,让老兵们激动不已,“打鸡血”“飞机研发”……听着老兵们讲述的抗战故事,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孩子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体验了关爱他人的幸福感。

@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现代大楼南楼 桂加国:多彩的公益活动 让孩子迷上了环保

今年适逢垃圾分类在武汉试点,就让孩子思考:怎样去说服大人们自觉地参与垃圾分类呢?其中一个孩子听说了央视新闻里的段子:垃圾是干是湿,让猪试吃,猪可以吃的是厨房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用这个段子做宣传,逢人便说,街头说,晚上市民纳凉也说……说着说着,叔叔阿姨们垃圾分类的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孩子很高兴,打算这个暑假除了参加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外,还报名准备参加“东湖百里志愿行”“保护长江我来了”等中小学生环保活动。

十一适合带孩子一起做的公益活动(你带孩子做过哪些公益活动)(3)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学 孙正祥:不同年龄,相同爱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根据他在不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能力状况,曾先后和孩子一起参加过下列公益活动:10-13岁左右,主要是到敬老院,活动内容主要是陪老年人说说话、简单地打扫卫生等;13-16岁左右,主要是到科技馆,活动内容主要是维护某一个参观项目的秩序;16-19岁左右,主要是到图书馆,活动内容主要是帮助读者借、还书等。目前,孩子已进入大学,他仍然经常从事公益活动,而现在活动内容则是到博物馆进行讲解、担任学弟学妹的生活辅导员。

每周幸运微友

上期的【每周一问】,有三名留言微友获得我们赠送的最新一期《人民教育》杂志,分别是@张华、@李艳、@吴瑞芸。恭喜这三位老师,杂志会在近期寄出,请以上老师注意查收!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下一次幸运微友可能就是您哦!(留言主要讨论文末下一期的问题,语言精练更佳,请留下您的工作单位和姓名,以便小编与您联系噢!)

本周,我们特别邀请孙国平老师给大家带来经验分享:

十一适合带孩子一起做的公益活动(你带孩子做过哪些公益活动)(4)

(孙国平: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大队辅导员,苏州市阳澄湖、环秀湖教育人才。)

把“爱”种进孩子们的心里——暑期公益活动,我们在路上

为他人送上一份温暖,给自己留下一份快乐。通过带领学生参加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公益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把“爱”种进他们的心里。

走进社会的我们,就是有担当的小主人

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在家乡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的工作室,每年暑假都招募志愿者。以往以青年爱好者居多,今年我较早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孩子们,鼓励他们大胆去尝试。一想到与大作家一起工作,孩子们热情很高,纷纷要求参加。

7月6日,我和小志愿者早早地来到了毕飞宇工作室。一打开大门,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阵阵书香扑鼻而来。我们一起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擦拭桌面整理图书,关闭窗户打开空调……为迎接读者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只为读者有一个更舒适的阅读环境。

没过一会,工作室就迎来了不少读者:有的小伙伴三五成群;有的父母带着孩子;有的爷爷带着孙子;还有的独自一人……看着他们静静地在毕飞宇工作室阅读,我和学生的心里特别欣慰,觉得我们的付出很值。

室外是38度的高温,室内是我和小小志愿者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共同享受书籍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后来,我们还与敬老院、社会福利总院、高铁北站、拙政园、博物馆等单位联系,去献爱心、做小讲解员、当小导游……在一次次志愿者公益活动中,孩子们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让一颗颗“公益”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坚守创造不平凡,我们就是汇聚爱心的力量

“中国好人”尤苑老师从2010年起,连续十年暑期赴青海支教,资助数十名西部困难家庭的孩子,她的敬业精神和大爱之心让我们敬佩,在组织孩子开展暑期“红领巾寻访活动”之初,我们就把采访了这位可敬可爱的最美老师放在了第一位。

“从第一次支教开始,我就爱上了那里的孩子,我就告诉自己,每年都会来到这片高原,为更多的孩子带去希望。”尤老师动情地说道。“尤老师您可真伟大啊!”尤老师却笑了:“这算不上是什么伟大的事,不过是力所能及罢了。”

尤老师给孩子们看了她支教照片:进入藏区时崎岖危险的山路;群山环抱中不大却整洁美丽的学校;孩子们黝黑却无比阳光的笑脸;他们就餐后干净的餐盘……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生动的故事,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也深受感动,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都是单翼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时才能飞翔

能做的事当然是有的,由尤老师牵线,南师大苏州实验学校的“日新少年”和青海“格桑花少年”开展了“手拉手”互助活动。互寄信件、网络连线,陌生的小伙伴变成了可以倾诉小秘密的好朋友。在“情系‘格桑花’,爱满‘日新娃’”爱心义卖活动中,孩子们使出十八般武艺,卖图书、卖选修课的作品、卖美食、卖才艺表演、卖各种玩具……他们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共筹得善款六万多元,为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扎朵镇两所寄宿学校建了两个“日新”绘本馆。

这个暑假,青海的“格桑花”来苏州了,孩子们尽心尽责,充分展现了小主人的热情:他们携手去了苏州市新松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参观美丽的校园,感受苏州园林的精致;由我给他们上一节绘本课,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孩子们表演节目,共进午餐,增进感情,加深友谊。

“日新少年”和“格桑花”的手拉手还在继续,愿他们像青海高原的格桑花一样幸福成长,让种在孩子心中的“公益”种子不断得到充足的养分,长成片片浓荫!

(本文有删改)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原来拥有快乐并不困难。走入社会,担当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途径,既有益身心,又能分享快乐,何乐而不为?

这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但孩子却容易被手机、电脑圈住,通过网络去观察虚拟的世界。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这不是他们应有的生活和未来的准备。走出家门去,通过参加公益活动更好地观察认识我们这个社会,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去为社会的更美好出力,这才是孩子们应有的担当,也是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感谢孙国平老师和参与此次话题的所有老师!期待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我们【每周一问】的回答中,贡献您的育人智慧,小编在后台等着您哦!

【每周一问】等您来答!下面我们进入下周的话题:

“暑假模式”进行过半,暑期培训也已经进入了老师们的生活。面对各式各样的教师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大家有哪些学习需求呢?在暑期这一个专业成长、“生命拔节”的关键期,您认为自己从经历的暑期培训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您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什么?怎么培训?面对这些问题,您有清醒的认识吗?欢迎您与我们分享独一无二的“培训记忆”和需求!

每周一问

老师,您需要怎样的暑期培训?

文末留言

「推荐问题 你想推荐给我们的问题」

(如果您推荐的问题被采用,我们将免费为您寄出一本《人民教育》)

下周六,我们不见不散!

十一适合带孩子一起做的公益活动(你带孩子做过哪些公益活动)(5)

微信编辑 | 陈刚

责任编辑 | 魏倩

如何在假期里有效开展劳动教育?| 每周一问

这一学年,您从教学搭档那里学到了什么?| 每周一问

您是如何为孩子导读一本相关年级的名著的?| 每周一问

十一适合带孩子一起做的公益活动(你带孩子做过哪些公益活动)(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