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入杯,即成杯形;倾水于瓶,即为瓶状;落入茶壶,即成壶样。似潺潺流水,似湍湍激流,似水吧,我的朋友。---李小龙 综合格斗创始人。

他们都曾经被“体制”抛弃,又都成为托起所有船只的潮水。

最近有两位年轻人爆火起来,一位是张伟丽,另一位是董宇辉。一位是在八角笼中战斗的“女孩”,另一位则是一边拿着白板讲课,一边带货的新东方老师。他们都来自中国的农村,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属于那些来自底层的“孩子”。他们也都曾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少年成名并赢得声誉。但是,又由于种种原因,被“体制”抛弃。他们的家境让他们没有资格“躺平”,无法选择“摆烂”,同时也不会有人倾听他们的抱怨,这是一个崇尚强者的社会,弱肉强食是这个丛林法则之一,而靠同情博得同情与生产,则不是他们的性格。

虽然他们没有放弃。但是,他们也只能选择在八角笼中的战斗和直播带货农产品,从这些最朴实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好在他们出于发自内心的热爱,始终在坚持自己的事业,最终又在“体制”之外,重新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激发起成千上万年轻人的斗志。

张伟丽凭借在八角笼中的一记后鞭拳,最终战胜对手,让所有中国人为之喝彩。董宇辉则是继续充当普通教书匠的角色,虽然不会“李佳琦式”的买、买、买的营销声浪,但是就是凭着自己广博的学识,让消费者为其买单。他们很平凡,但是却又不平凡,他们靠自己的努力,给整个社会做了一次示范,激起了年轻人的斗志,用UFC的推广人的话来说,他们就是托起所有船只的潮水。

女中豪杰张伟丽:八角笼中没有男女之分,这里只有战斗。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郭德纲也曾经说过,在武术的擂台上没有业务选手,因为害怕被打死。但是,其他行业中业余选手太多,划水的也太多。张伟丽参加的是MMA(Mixed Martial Arts)终极格斗。在八角笼之内,你可以使用拳击、巴西柔术、泰拳、摔跤、柔道、散打、截拳道各类技击技术,只要能打败对手就行。而MMA的终极比赛就是UFC(Unlimited Fighting Championship),也就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干架”。

据说最初为了增加比赛的残酷性和可观赏性,赛事方甚至想过,在八角笼外挖上壕沟,在里面放上鳄鱼,防止运动员逃跑,由此可知这项运动的残酷性。正是由于UFC是真枪实战,所以吸引了大量用户的付费收看。UFC在美国的收费制度为PPV(Pay Per View),即按观看场次付费。2018年,ESPN(美国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以7.5亿美元的天价购买了UFC未来五年的转播权,观众可以选择在ESPN 上支付24.99美元购买一场比赛的观看权,也可以选择支付51.96美元购买包含一个场次观看权和可以在半年内以半价购买所有比赛PPV的优惠包。相信随着UFC的普及,这种收费模式很快也会在中国流行开来。

张伟丽慢镜头训练 从张伟丽到董宇辉(1)

UFC的残酷性不言而喻,所以很多男性选手都认为,MMA不是女人的运动。但是,偏偏就有张伟丽这样的女中豪杰,将登上UFC作她的梦想。张伟丽在擂台上的特点是凶狠,技术全面、火力凶猛。UFC的著名主持人布鲁斯·巴佛在报幕的时候,经常这么喊“Zhang Magnum Weili”,“马格南”就是张伟丽的官方绰号。马格南是狙击枪AWM的子弹,威力巨大,击败敌人 只需一枪。可见张伟丽在赛场上的战斗力。

为了能在八角笼中战斗,她愿意付出所有的努力。

八角笼中的战斗是如此血腥,我相信作为中国的家长,孩子可以热爱这项运动。但是,除非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否则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这种战斗。但是,张伟丽即使为了能进入八角笼,也是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根据《观察者网》中<视觉志>的记载:1990年出生的张伟丽,身高163cm,体重一直保持在56公斤。她从6岁学田径,12岁被父母送去学习散打。曾经少年成名,获得省少年散打冠军。但是17岁时,因为一次严重的腰伤,被江苏省散打队淘汰下来。虽然被体制淘汰,但是她自己却始终没有放弃。在北京投奔大哥,同时做过幼儿园老师、酒店前台、超市收银员、保安、保镖.....,直到有一天又来到健身房,又看到挂着半人高的沙包。她问经理:我可以练吗?对方说可以,她连薪水也没问,就直接留了下来工作。从此以后每晚10点钟,健身房关门后,空旷的健身房只剩下张伟丽猛力击打沙包的声音和急促的呼吸声。没人指导,也没有人观摩。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如此训练还有什么意义,但是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就是喜欢这个.....

张伟丽慢镜头训练 从张伟丽到董宇辉(2)

张伟丽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被“拳天下”发现,而当时全中国练MMA的也就只有几十个人,张伟丽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她每天6点钟起床,坐一个多小时地铁去训练,每天打实战都被揍得鼻青脸肿。打完了以后,她就跟没事人一样,去健身房上班。在健身房,她的工作是发传单、电话回访、预约客户、签订合同(想起了每天上班路上那些发传单的年轻人,会不会有第二个张伟丽在其中)。训练完全没有耽误她的工作,880元的年卡,她一个月能卖出去20多万,每个月都是健身房的销售冠军。而张伟丽并不是巧舌如簧的销售天才,只是凭借着她对运动的热爱,感动了每个客户。

八角笼里不需要垃圾话,这里需要有孩子们的榜样

张伟丽的努力以及坚强和忍耐感动了太多的人。最终被UFC总裁白大拿钦点,直接找草量级的金腰带和张伟丽打,赢了,金腰带就是你的!张伟丽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一夜没睡,恨不得马上就起床训练。

2019年8月31日,在UFC格斗之夜深圳站比赛中,张伟丽KO巴西女拳王安德拉德,获得草量级(115磅)世界冠军金腰带,成为UFC中国首位冠军。获得胜利的张伟丽兴奋地说道“我叫张伟丽,我来自中国,请记住我。”

自此在八角笼中战斗的张伟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张伟丽的卫冕战,则吸引了1247万人次的在线观看这场比赛,刷新了格斗赛事的新媒体观赛记录。而张伟丽也变得成熟和大气,在本次战胜乔安娜之后,她说:我尊重我的每一位对手,别人的失败不会让我开心,我的信心建立在我的训练和我的团队上,乔安娜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战士,八角笼不需要垃圾话,我们一起展示了一场精彩的比赛,我们要给孩子们做好榜样。”

张伟丽慢镜头训练 从张伟丽到董宇辉(3)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了谷爱凌,她和张伟丽的家庭背景有着天壤之别,拥有的资源和成长的路径完全不一样,如果能选择滑雪场,估计张伟丽也不会选择八角笼。而张伟丽作为一名体制外的选手,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于这项运动的热爱,真的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功,张伟丽最宝贵之处在于无论面对什么困境,从来没有抱怨,而是适应环境,抓住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机会,爆发出全部的力量。她以自己的行动,真正诠释了李小龙所追求的“水”的那种境界:“引水入杯,即成杯形;倾水于瓶,即为瓶状;落入茶壶,即成壶样。似潺潺流水,似湍湍激流,似水吧,我的朋友。”

直播间就是另种形式的“八角笼”,俞敏洪就是现实版的“老人与海”

如果说张伟丽就是八角笼中的斗士,那么俞敏洪老师和新东方团队,则是现实生活中的勇士。他们骨子里就是一群文弱的书生,现实生活的“教书匠”。而他们选择的直播间,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八角笼”,这里没有什么企业家、领导、专家、学者,你就是八角笼中的选手,过去的一切都带不进直播间,你在这里能做的一切就是,让消费者认可你,为你带货的产品买单。选择这个战场,真是佩服俞敏洪老师和他团队的勇气。

在中国的社会中,教师和医生两个职业,一定是要班里学习和品德最好的人去做,因为他们要培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要为我们守护健康与生命。但是,在中国传统认知里,这两个行业的人,一定要坚守“清贫”不能为利益驱动。俞敏洪老师的新东方团队,虽然在体制之外,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老师,曾经他们传授知识,贩卖希望,通过提供留学服务,改变人的一生。但是,当体制做出调整的时候,他们的一切积累全部清零,又不得不重新进入“八角笼”。

张伟丽慢镜头训练 从张伟丽到董宇辉(4)

俞敏洪在新东方被员工亲切地称为“老头”,是新东方的精神领袖,所有员工都佩服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1500个教学点需要退租,装修损失60亿至70亿元。但是,新东方在处理了学费退款和员工、老师的离职费用,捐献了所有桌椅以后,选择从头再来。员工们说,俞老师就是“老人与海”的现实版:“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永远也不会打败他。”俞敏洪说他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北大学生的平均智商是140,他只有110,他就和他的同学们说,你们用五年完成的事情,我用十年来完成。而当体制做出调整时,他没有抱怨,只是告诉员工,既然有些事情不能做,我们干嘛这么纠结,世界这么大,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们从头再来。而出身农民的他不忘初心,选择了带货农产品,这个最难的行业。

我们说没有俞敏洪这样的领导者,就不会有董宇辉这样的员工,虽然是带货“主播”,但是骨子里还是有老师的那种清高,不肯做一个普通的“商贩”。直播间里没有李佳琦式的“买、买、买”,而最终打动用户的买单的,则是他的学识,那种作为老师的单纯和木讷。

董老师毕竟做了8年的老师,教过50万高三的学生,只要一拿起小白板,就立刻找到了感觉,从英语单词,又到历史、地理、从张爱玲,一致讲到了尼采和康德。甚至在导演提醒要卖货的时候,他还要坚持先讲完单词。有很多次,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董老师居然忘记了要卖什么货品。每每看到此,总是让人感慨万千,他们骨子里就是个“教书匠”,功利和他们永远都不沾边,他们想做的就是读书育人,他们靠品格赢得用户。

董宇辉说:他白天读书,那是理想,晚上卖货,那是生活。说这话的时候,我们似乎感觉到,他就是站在讲台上的另一个“张伟丽”。他说:其实,很少能有人真正干一个职业,干一辈子。坦诚来说,大部分人可能一生中都要干好几个工作,而换一个工作,有时候其实就是换了一个领域。换领域后,人原本的能力,原本的知识储备,其实相当于重新开始,从头再来。坦诚说,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需要重新学习。但是,这就像大自然的法则,环境变化后,物种要适应、进化才能生存。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不进化就会死亡,而进化本来就是痛苦、疼痛的。

张伟丽慢镜头训练 从张伟丽到董宇辉(5)

董宇辉说,一开始我也很难受,但我觉得这是对的。原来我当老师,你说有没有价值?是有价值的。当老师能影响青年人,给他们知识、方法、快乐和理想,点燃他们内心的火。当老师,也能把青年人培养成优秀的公民和各领域的人才,最终能改变自己,造福社会。但是,当主播也有当主播的价值,带动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而这最直接的方式其实就是消费。但我们可能是最不像主播的那群人,我们在直播间里聊诗词歌赋、人生理想、大江大河,还有天地行星。其实,我们不是那么优秀的主播,只是刚好为大家所喜欢而已。他在直播中曾经说:他非常喜欢原来的新东方的团队,他的梦想就是等新东方恢复了,再把原来的那些同事找回来。我当时在想,这是怎样一支令人想念的团队。

而谈及俞敏洪老师转行做农产品带货直播,也面临这样的经历,这位曾经的成功企业家,在开始做进直播间的时候,就发现在这里自己根本不是振臂一呼的英雄,只是一个普通的带货主播。俞老师曾经感慨:“薇娅一年能卖一百多个亿,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能不能一年也做上百亿?”但是,在今年3-5月,他本人一共进行了14场直播带货,场均观看人数仅3.3万,场均销量约2821件,场均销售额13.2万元。他自己曾经的所谓“声誉”,没有转化成销售值。但是,新东方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明白现在自己已经不再是体系的“宠儿”,此刻你只能寻找你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让自己坚持下去才能生存。还好,“兵马俑”老师董宇辉的出现,终于让新东方找回了自己的节奏。

人生就是八角笼中的战斗,那里有年轻人发自心底的呐喊。

八角笼中的战斗是残酷和血腥的,它正如我们的人生,总是一场接一场的战斗和挑战。张伟丽战胜了乔安娜,成为了金腰带的挑战者,而一旦她拥有了金腰带,又会立刻被别人挑战。生活就是这样往复循环。乔安娜输掉本场比赛之后,在赛场直接宣布退役,并将自己的手套留在八角笼中。此时,英雄表现出惺惺相惜,张伟丽说:“乔安娜不像我的对手,更像是我自己,我就是要战胜自己。我们也不是比赛,是在八角笼中展示女性力量。”

张伟丽来自于河北邯郸的一个普通矿工家庭,而董宇辉则来自关中的农村。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从上一辈获得的资源很少,很少。如果他们能有谷爱凌那样的家境,也不会选择MMA这种血腥的运动,以及教书这样清贫的职业。但是,无论你的家境多么优越,也带不进八角笼和直播间。这里就是强者展示自己的战场,在这里能让你安身立命的,就是力量、速度、技术和信念,来自于你平时艰苦的训练和不懈的坚持。

张伟丽慢镜头训练 从张伟丽到董宇辉(6)

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MMA?我想说,那是因为我喜欢鲜活的生命为了不同的原因在进行争斗,因为生命是不分轻重的,MMA在生活中的效用不是书写青春或者或者改变人生轨迹的鸡汤,更多的是对权贵阶层和压抑社会的负隅顽抗,人们试图用附和这种怒空狂烈的对抗去消解所有宿命悲剧的内核和主题。当每个人的命运和人生卑微到抓不住救命的稻草、看不到明天的希望、找不到逃离的出口时,拳头就成为了精神上的武器,也暗示着在这千疮百孔的世道上,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宣泄,而是不能做任人宰割的羔羊。

年轻时的自己,不也是这样愤世嫉俗,充满反抗精神,相信依靠自己的努力能改变一切、人定胜天。或许我们曾经绝望,曾经不服。但是始终没有退却,一直在人生的八角笼中坚持战斗。八角笼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也值得尊重的,在这里所有情绪的宣泄,都是年轻人发自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如果《肖申克的救赎》中肖申克越狱成功后,在狂风暴雨中的呐喊与嘶吼。

张伟丽慢镜头训练 从张伟丽到董宇辉(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