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间,厂党总支书记李家松通知我,厂里有两个脱产读书的指标,一个是青岛化工学院,一个是湖北化工学校他推荐我读青岛化工学院,我觉得原来只读了一年初中,直接上大专,担心学习跟不上,就选择了湖北省化工学校后来在学习备考期间听到县经委政工科的欧平说还有宜昌地区工业学校的读书指标,于是就最终选择了上宜昌地区工业学校读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我脱产两年的学习故事 我脱产两年的学习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我脱产两年的学习故事 我脱产两年的学习故事

我脱产两年的学习故事 我脱产两年的学习故事

1986年4月间,厂党总支书记李家松通知我,厂里有两个脱产读书的指标,一个是青岛化工学院,一个是湖北化工学校。他推荐我读青岛化工学院,我觉得原来只读了一年初中,直接上大专,担心学习跟不上,就选择了湖北省化工学校。后来在学习备考期间听到县经委政工科的欧平说还有宜昌地区工业学校的读书指标,于是就最终选择了上宜昌地区工业学校读书。

经过两个月的备考,我入学考试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考试成绩则是数学分数最低,单科没有及格,但总分达到了入学分数线。

1986年秋季我接到学校的入学通知书,那个时候读书按照要求,户口都要转到学校去,我随即办好相关的手续。我所在的那个成人教育班班级是865会计班与866企管班合二为一的。我们基础课一起上,专业课分开上。班上大多数是高中毕业的年轻人,我当年34岁,在班上年纪排第三大。年纪最大的是香溪河矿务局的陈显耀,读书前是该矿务局车队队长,后来担任了该矿务局副局长。

我那时候学习的难点在数学,初中二、三年级学习的对数、三角函数、平面几何,我都一毛不拔,直接上工科中专的数学教材感觉很吃力。

我那个时候每天晚上都在教室做作业,不理解的知识就向年轻的同学请教,那些同学们也很热心快肠,有求必应,细心指点。我慢慢补上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的空缺。我在课堂上也是经常直接举手向教数学的陈惠玲老师请教,陈老师对我的虚心认真学习很满意,她对我作业做得认真也是曾经多次在课堂上表扬。

我的数学作业做得很好,解题正确、字迹工整、纸面干净。可作业是在向同学们请教之后,在同学们的指导下完成的。作业是完成得好,但是那些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不一定完全消化,记牢。

到了期中考试,考前我自己认为数学虽然打不了高分,应该及格是没有问题的。考试中,在我后面坐的小老乡(当年二十二岁)詹国浩轻轻叫我:老辜,对得数。我没有理会,因为这样做不合我的性格。我仍然只是硬着头皮做题,哪怕是心情很紧张,估计考分恐怕不会及格,也继续想破脑壳,继续埋头做题。

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公布出来,班上没有几个不及格的,而我就是其中一个。我的会计原理考试100分,我的政治经济学考分92分,全班最高。我的语文成绩班上名列前十。其它的课,像市场营销学考分也不错。

考试不及格,这在我之前的中小学读书学习中还是没有出现过的,整个人就像是挨了一闷棍。我想起数学家华罗庚老先生的一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于是我在学习时间上再加码,每天晚上都是学校教学楼响起了熄灯铃声我才离开教室。哪怕是星期天回家休息时也带上数学书,作业本。

我还记得我妈妈看见我在家里休息也做数学作业,对我说的那话:你不要和年轻的同学去比。我也没有敢对妈妈说我的数学考试没及格。我不想让妈妈为我担心着急就对妈妈说:就只是复习复习,不会和年轻的同学去比。

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我采取了更绝的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星期天也不回家了,留在学校攻数学。第二个办法是上会计原理课时就向班长请了假,一个人呆在寝室里攻数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终于及格过关了,班上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同学也就只剩下一位与我同龄的刘德春同学了。

后来学习高等数学微积分,我的状况就大为改观,我的数学作业本上几乎都是赵老师批阅留下的Good(很好)。期末高等数学考试成绩85分,名列全班第五。我也被评上了宜昌地区工业学校那年的三好学生,学校还发了奖状、奖品(高档笔记本)以资鼓励。

前些时,《今日头条》提示我补充个人信息资料,我再次在学历栏目中填上宜昌地区工业学校,可软件系统提供的学校名称没有,填了也白填,仍然显示为无此项信息。

后来我想到问家住宜昌的大妹妹,问她曾经工作过,我也在那里读了两年书的宜昌地区工业学校现在改为了什么学校,她告诉我,该学校与宜昌卫校、宜昌财校、宜昌粮校合并到一起,学校名称为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