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又曰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①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
①孺子入井:“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心之本体的功能是“知”,这个“知”就是“良知”,就是《孟子·告子上》上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心里存着“良知”。这里的“知”和“知行合一”的“知”不是一回事。“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知觉”,是人的心对外在和内在具有感知能力,这是人心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一个本然如此。“知”的功能是阳明心学核心中的核心,其他的一切都是以人心具有“知”的这个功能为基础展开的。
这句“知是心之本体”的“知”,指的是“良知”。良知是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有的,我们见到父亲就知道孝敬,见到兄长就知道“悌”,“悌”是尊长、敬长的意思。“良知”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存在的,就算是一个坏人,看见刚会爬的小孩,扒着井沿往井边爬的时候,也难免会心有不忍,跑过去把小孩抱开,以免掉井里边,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个恻隐之心就是良知的一部分,是良知的一种表现。
良知不是从外面来的,是天生就这样子的。良知是始终存在的,在没有被私欲遮蔽的时候,就会发挥出来。比如你看见小孩子向井边爬的时候,你马上跑过去把孩子弄到一边,防止这孩子掉到井里面,这是良知没有被私欲遮蔽的状态。
一旦“私欲”冒出来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私欲”就是贪嗔好恶的攀附,你看见孩子往井边爬,马上跑过去了,跑到跟前一看,“唉,这孩子我认识,这不是我仇人家的孩子吗,我早就想把他扔到井里了,现在他自己往里爬,我管什么管啊,高兴还来不及呢。”
你往井边跑,就说明你是有恻隐之心的,当你的恻隐之心被心中的仇恨(嗔)等念头遮蔽了。这时候你就不管孩子掉井这件事情了。如果你心头没有贪嗔好恶的遮蔽,只凭自己良知做事情的时候,不管这个孩子的父母家庭,跟你有什么恩怨,都放到一边,先把孩子弄到一边再说。
“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这个“仁”字,不光是指“仁”,还包含“义礼智信”的意思中得任意一个,或者全部。“不可胜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意思。当我们的心体里充满良知的时候,“仁义礼智信”这些光明正向的好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整个人也是充满一股浩然正气的。良知和精气神是互为推动的,是符合《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生不息”。
人是没办法做到心头完全没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我们要警惕的是不要被“贪嗔好恶”攀附心体,让情绪主导我们的行为。
想要心存良知,始终按照良知去行事,我们就必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不断的克除私欲,恢复天理对心的充盈。
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先扪心自问,是不是有“贪嗔好恶”作怪。随着不断的这样做,久而久之,我们就形成一个条件反射式的习惯,再遇到事情的时候,直接略过“贪嗔好恶”,直接从恻隐之心出发,从心有良知出发,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防止我们的心被些私欲遮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致则意诚 ”。
公众号:yangmingru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