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最伤感一首歌(陈奕迅这首老歌里)(1)



01


大概很多人都听过陈奕迅唱的这首《单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它解读为赞美父爱。


但歌曲的作词人黄伟文对这种解读很是诧异,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明明就是一首控诉父亲的歌啊!根本不是赞美!


后来他特地在《东周刊》的专访里澄清了这一点。


《单车》这首歌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写的,写的是作词者与父亲的故事。其中许多歌词,写出了他对父亲的感受。


① 如果父亲真的那么爱我,那为什么我很少感受到,也不曾听他表达过——


不要不要假设我知道

一切一切也都是为我而做

……

想我怎去相信这一套

多痛惜我 却不便让我知道


② 只在那一次,他买了新单车,载我出去玩。在后座的我抱着父亲,把自己的脸贴紧父亲的后背,才实实在在感受到父爱和温暖——


不说一句的爱有多好

只有一次实在接触到

骑着单车的我俩

怀紧贴背的拥抱


③ 尽管如此,我还是需要父亲的爱,让这份爱成为我日后行走社会的后盾——


你爱我爱多些

让我日后走得坚壮些

任世间再冷酷

想起这单车

还有幸福可借


黄伟文曾表示,香港可能有一半人都唱过他写的词,但旁人的赞美并不重要,他在意的,只是自己是不是足够好,是否可以好到可以吸引父亲的注意。


这首歌承载着对父爱的渴求,也写出了许多孩子的心酸和无奈,但这种不肯把爱明说的情况,又何止局限在作词者的父亲身上呢。


也许在老一辈的文化背景里,没有人教他们感受爱、表达爱,所以他们只能用僵化的方式去爱孩子:


有些父母会端着自己“长辈”的身份,抵触亲子间的亲密,认为“亲昵”等同于“示弱”,显得自己不权威;


有些男性碍于人们对“阳刚”的期待,无法表达亲密,所以就会用以“训导”“沉默”来面对孩子的情感需求。


但对于孩子来说,在面对这种父母的距离感时,会感到难以理解:


人们都说父母的内心是爱我,但为什么他们的语言行为会如此淡漠。


在“无言的爱”的环境里长大的他们,也容易会效仿父亲的方式,认为爱是不需要表达的。


甚至会不懂如何与他人亲近,在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感到无所适从。


说到底,吝于表达爱,也是一种亲密关系障碍。


而这种障碍会随着原生家庭,播种到孩子身上。


陈奕迅最伤感一首歌(陈奕迅这首老歌里)(2)


02爱我,就不要只留一个背影给我


小芝就是这么一个孩子。


在她印象里,跟妈妈少有的一次亲密接触,发生在小学的毕业礼那天早上,妈妈给她编了辫子。


那天阳光刚好能撒进窗台,妈妈站在小芝身后,凉凉的手指时不时触碰到她的脖子,但小芝却感觉很温暖,也很奇妙。


这是她的记忆里,妈妈少有的一次温柔。


小芝的父母都是不苟言笑的性格,慢热,循规蹈矩,相敬如宾,生活里缺少火花,家里的气氛很沉闷。


小芝的妈妈认为,管吃管喝,供孩子上学,就已经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


她跟小芝几乎没有情感交流。


相反她觉得如果不对孩子严厉,就等于溺爱孩子,就会把孩子养成一个娇生惯养的“废人”。


在去朋友家串门时,小芝明显感觉到,朋友家里比自己家要热闹得多。


聊天时有人回应,抛出的“梗”会有家人一起配合起哄。每次看见朋友可以跟家人撒娇和讲心事,她都很羡慕。


她也尝试过主动跟妈妈撒娇,但每次都被家人说娇气和没用。她试过在饭桌上主动讲笑话,但被爸爸指责说吃饭时应该“食不言寝不语”。


现在在外上学的小芝偶尔打电话回家里,除了电话那边叮嘱一声“好好学习”,电话这头回一句“注意身体”之外,她也不知道要跟家里聊什么。


想到本应该最亲近的家人,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小芝心里有种难以摆脱的失落。


这种不能交心的距离感,是源于没有建立“情感链接”。


武志红老师在书里提到过:


情感链接,是最真切的链接之一。


但国人一般羞于谈感情,结果是,父母不能与孩子进行流畅的情感交流,而只能进行语言层面的交流。


过于克制内敛的爱,也是一种畸形的爱,但它却往往被当成一种常态,而比不建立链接更严重的,是建立负面的链接。


我朋友小东,他父亲是个古板而严肃的人。


他父亲有着一套“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价值观,认为孩子要服从自己的意志,用“高姿态”代替了关怀,用管教代替了“循循善诱”。


更过分的是,小东父亲为了让他不要长成“温室里的花朵”,把家庭变成一个社会的试炼场。


他们认为去到社会肯定会遇到来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攻击,先让孩子早早在家里习惯这种暴击,以增强抗压能力。


例如成绩不好就骂、冷落;经常挑刺,严肃地逼他改;即使是得到好的成绩,也绝对没有鼓励和欣喜,而是叫他谦虚。


除此之外,他们还很擅长用“激将法”,通过夸奖别人的“孩子”,以此“激励”自己的孩子。


在爱被社会规则替代的氛围里,整个家里没有情绪流动和爱的链接,小东也渐渐成长成一个“爱无能”的人。


陈奕迅最伤感一首歌(陈奕迅这首老歌里)(3)


03“渴望爱”但不知道如何去爱


不少人都像小芝和小东一样,从小生活在情感隔离、缺乏亲密情感流动的环境。


由于主动交流却被拒绝的情况发生过很多次,渐渐养成了一种“习得性无助”,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内心,把自己隔离开来,被动地让自己变成一座孤岛。


但内心,其实也渴望与人有交集。


所以常常会有一些很矛盾的想法或行为:


► 一面选择疏离,另一面渴望亲密。


拿小芝来说。


由于没有在亲密关系中学会怎样与人建立联结,小芝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带着过分客气的外衣。


母亲是她接触的第一个同性。但在和母亲的相处中,她并未体验到愉悦的联结,例如手挽手的亲昵,也没有享受到精神共鸣,例如分享心事的温情等。


在面对同性朋友的盛情招待时,她总是不知所措,习惯向后退:“不用不用,不用这么麻烦。”


这些过度的小心翼翼,使得她很难与别人深入合作去完成一些事情,最终把周围的关系都变成“礼尚往来”的表面链接。


另一方面,小芝也需要一些深度的联结。


由于缺乏亲情,推开友情,她一直把被关爱的期望寄托在爱情上,渴望找到一个人直达自己灵魂深处。


每每遇见一个对她示好的异性,她很容易在和对象还没有熟悉的时候,就完全打开自己,迫切想让对方了解她。


在进入恋爱关系之后,任由对方作主导。


而且她有变成“结婚狂”的趋向,因为她内心深处很想找个人和自己建立一个新家,以补偿自己在原生家庭没有感受到的愉快氛围。


朋友少,容易哄,依赖情感关系等等,这些因素集合起来,就容易形成“吸渣体质”,在感情中频频受伤。


► 渴望被关怀,却不敢袒露自己。


除了上面情况之外,还有另一种典型内心矛盾。


更容易发生在小东这样的男性身上。


父辈的苛刻要求,促使他们形成了自尊心过强与自卑兼具的性格。


他总有一种随时会被评判的担忧。这种拘谨也让他一直不敢在关系中放开自己。


他总会表现得过分理性,不允许自己有幼稚,任性,或者逃避困难等懦夫行为。


他大部分优越感,都来自于“身份标签”。


以前家人总跟他灌输他“男子汉”和“长子”等意识。所以他会留恋“优等生”“公司管理层”等头衔。


但把自我价值感构建在外界时,只要外界对他发出一点点不好的评价,都可能让他的自尊心受伤。


在亲密关系里的他也非常要强。


因为在潜移默化中,他认同了“表示亲昵”=“示弱”的逻辑。他做不到对女友袒露内心,也不会主动肯定女友对他的重要性。


以至于一方面他的女朋友没有收获良好的恋爱体验,另一方面他难以得到真正的爱和关怀。


陈奕迅最伤感一首歌(陈奕迅这首老歌里)(4)


04


成长过程里情感缺失,会让人本能的情感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


所以长大后,要不就像小芝一样,在爱情中过度期待和索取,要不就像小东一样,在爱情面前望而生怯。


总而言之,原生家庭中匮乏的情感流动、以严苛要求为核心的交流方式,的确会让一个孩子内心产生许多困惑、纠结和痛苦。


但不代表我们此生没有改变的可能。


下面几个方法,也许能帮到你。


一、停止对“情感隔离”的自我批判。


从小没办法在关系中得到情感反馈的人,往往在情感交流中,也会被一种不安笼罩。


这背后,是因为我们在情感交流上的陌生感。


因为陌生,所以不安和失措。


所以,不要急着去批判它,毕竟它不是你主动犯下的错。


省下自我批判的精力,去做一些下面这些新鲜的尝试。


二、和温暖的人呆在一起。


一下子让自己尝试去爱和被爱,还是有点儿难。


但我们可以先从改变环境入手,给自己营造一个有爱的环境,让环境去内化自己。


给家里多买一盏暖色调的灯,购置好看的绿植。


甚至什么都不用买,回到家给自己一首温柔的音乐,让空气中的暖意围绕着自己,变成一种可感的爱。


这种暖意会让你觉得,你正在被世界好好对待。


除此之外,还可以试着多跟温暖的人交往。


温度能够被传递和感染的,接近一些愿意支持你的人,慢慢感受亲密与被爱的感觉。


多和心理状态稳定的、有爱的人交往,从他们身上收获正反馈,收获与人交往中的安全感。


三、在安全的关系中,适当暴露自己


要知道,真正在意你的人,也会想了解你的真实想法。


在安全的关系下,汲取了爱的感觉后,我们可以大胆尝试暴露自己,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一段健康的关系,就像在打羽毛球,除了要会接球,也主动发球。


慢慢体验到,表露自己的内心,并不会让自己掉价,而是会获得更多的理解。


表达多了你就会发现,哪怕意见不合,对方也不会伤害你,表达更不会对你们的关系造成损害。


如果身边暂时没有可以分享感受的人,你也可以尝试向咨询师求助,对咨询师倾诉自己的内心。


最后,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善待自己。


可能小时候,有些父母会不自觉地掩盖自己爱的表达,让你产生困惑:


我是不是真的不值得被爱?

我只能被如此严厉地对待?


以至于长大后,我们对爱感到陌生,觉得自己不配得到。


但其实,他人对你的关注、赞赏、支持与爱,是因为你本身就有闪闪发光的地方,你本身就值得被爱!


甚至,即使没有别人爱你,我们也是一个值得被自己爱的个体。


如何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从积极的善待自己开始。


关注自己每天吃得好不好,给自己写一些温情的话等等,让自己在爱的感受中,把被爱作为一种常态。


疗愈自己也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重要的还是要自我善待


被自我善待了,才能让自己和别人互相善待,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最后,在2020的开端,祝你年年有爱。


陈奕迅最伤感一首歌(陈奕迅这首老歌里)(5)

作者:芥末酱,存在主义者、生活观察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