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鸡娃(现普遍的鸡娃)(1)

有这样一个故事,是我从朋友那里听到的,然后我整理了他的故事,从第一人称来以这个故事来阐述我所要表达的内容:

背景:我是两个孩子的家长,一个快七岁,一个快五岁。两个孩子都上我在美国读博的时候出生的,在美国、巴以、德国、国内都上过幼儿园。现在老大已经上小学了。我自己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校、北大、哈佛硕士和博士。目前在高校工作。

两个孩子都上过一点兴趣班,比如书法、篮球、舞蹈。我们其实经常思考孩子的学习问题,所以看到鸡娃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感触的。

另外,我从高三毕业就开始当家教……出国之后,在网上教过不少国内比较富裕家庭的孩子,主要是英语,还教过类似美国高中在读中国学生的写作、美国历史、中东历史甚至拉丁语……在一定程度上,我参与过很多40-50年龄段家长的“鸡娃”行为。

鸡娃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种意义不明的词。如果说“鸡娃”就是泛指父母关注孩子的教育的话,我觉得无可厚非。注重教育是很正常的,也是传统。孩子0-6岁,自然应该多玩玩,多出去看看,但这么多时间如果什么也不学也有点浪费。起码数数、认字、读书,没必要等到一年级。

在上学之后,其实大家都知道,课内学习也只占一部分。人不可能没有“课外”。当然,课内内容课外化、课外内容课内化,这个本身是不健康的。但简单而言,一个年轻的中小学生在课堂之外、作业之外从事一些智力相关、知识相关、技能相关、见识相关的活动,不仅无可厚非,而且也是很正常的。

但问题就是要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

先把孩子放在一边,先说说我自己还是个孩子时的经历吧。

简单来说,在九十年代我的童年,也是存在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才艺班的现象的。中学班上同学,学过钢琴的并不少,都是九十年代小学时候学的。我表姐、表妹,都学过一些才艺。

至于补课班,那可不是2015年之后的新闻。小时候的同学很多都补过课。那时候虽然收入少,但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没少花钱。

我个人是真没让父母在这方面花费过多少——很简单,我家没钱。钢琴艺术甚至书法都和我没关系。少年宫都没去过。我家也是二代家庭——下岗二代。我妈38岁就不工作了,30岁就糖尿病了;我爸单位效益也一直不行。全家亲戚数我家最穷。因此,我父母也没有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我从四五年级开始,开始半自主地挑选课外辅导书。一直到高三,课外书可以说是课业辅导方面我家最大的花销。

但话说回来,没让父母花钱“鸡娃”,不代表我没有鸡过自己。

小学1-5年级,我在学习方面是一帆风顺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城乡结合部很多同学不是特别在乎学习,反正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成绩就一直很好。甚至于得了心肌炎三个月休学,回去就跟没休过学一样。那时候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就是转学。可能内心想迎接挑战?可能是我姥爷给我定的“门口职专”的未来规划我有点不服气?反正我突然间想转到天津市区去上学(而我爸户口恰好是市区的)。那之后,我在学习上遇到了第一个困难,这就是英语。

没错,现在我常开玩笑说,学术工作压力大,万一有一天因为主观客观的原因有别的想法,我至少能考英语这方面的相关工作养活自己。但2000年五年级下学期刚刚转学到市区并不突出的一个小学的时候,英语成了我的短版。因为在郊区上学的时候没学过音标和听力。到市区之后,卷子里必然有十几分的题根本不会。于是,五年级暑假痛定思痛决定学英语。我记得那时候我家有本老旧的《许国璋英语》,还有一本日本人编的青少年自学英语的教材,我就开始反复地看。我英语很好地同桌告诉我,听力这方面他用《英语泛听》,我也立马买来开始反复听(其实他还上了剑桥少儿英语,这个我没钱模仿)。

除此之外,我妈给我破天荒报了一次补课班,在天津三中里面;但一来是因为语数外都有,而语数方面我不需要补课,二来是因为纪律不好天天被天津三中的老师骂(有一个老教师没事就指着我和一个少见姓氏的同学——姓郗——骂:就你们俩天天说话,肯定考不上我们三中),于是补课班我去了一半就不去了。

这事儿给我的刺激很大,我就想,我自己也可以把英语学好啊,有什么难的。于是就开始购入了一些英语学习书籍,自己开始读。记得有一本《初中英语怎样学》,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这书特别好,前面是语法通论,后面是词汇精讲,各种词组、介词搭配什么的。

细节略过——转眼间,六年级了,我英语顺利考了一次100分,基本上语数外回到了同一个水平。

小升初考试有些学习提前招生,我阴差阳错去考了天津外国语学校。这个学校英语学得深,于是我借来表哥的中考复习材料,做了很多英语初三和中考的题。我有个朴素的想法:语言这个东西,其实和年龄没关系。6岁的美国人,也比我当时英语好吧?那我为什么六年级不能学初三的英语?从考试方面,英语“难”,不就是六年级考中学题吗?果不其然,就是这么回事。最后英语成绩是我小升初考小卷里最高的一门。换言之,无他,就是提前学。

到了天津外国语学校,英语学习就比较顺利了。因为我喜欢提前学,所以英语成绩和其他各科成绩都不错。英语也逐渐从五年级的弱项变成了后来的强项。听力觉得难,就把听力原文当成阅读精读几次,做笔记,一个词弄不清楚什么意思也要查字典。最后我没记错的话,到北大英语分级考试时,我其实是那次参与考试的(当时东语系的为主)学生里分数最高的——但因为我没写学号,我的成绩没被公布,我找到教务才知道我英语得了多少分,比已公布的最高分是高两分的。再后来托福自己准备准备去考也能115 。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对了方法,认头学。

我鸡自己最厉害的时候,是高一上学期。高一还在外国语学校,但考试成绩从第一、前三落到了年级第14。我没觉得怎么样,但有老师对此很不满,对我不说冷嘲热讽吧,也差不多了——就当是激励吧。然后我也咽不下这口气,就在我们家阳台上学了一学期,天天不进屋,穿着棉衣做题、预习、复习——在学校该踢球踢球,该玩玩,我不想让人看出我的变化。那个年龄要装得满不在乎。然后期末考回了第一名。我没觉得第一有什么值得自豪的,我主要是气性太大,很晚才开始试着学会放过自己。

所以目前想总结一下:首先,如果鸡娃指鼓励孩子努力学,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提前学,我认为没有错。操作得当,能让孩子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校同龄人里面不会过于没有信心。这事儿和国外比其实没什么必要。因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多少人有精力带娃,多少娃有这个动力激励自己学习?在全社会其实没多少,很多人没这个精力。美国也一样,他们散养放养的孩子有的是,但稍微有点条件的,琴棋书画拉丁希腊数理化科学,样样不落下。

不过,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这些行为本身与本国科技发展方面没有直接关联。因为有些事是为了升学而不是特别实在东西服务的。所以我们这个问题下讨论的只是孩子的成绩以及成绩带来的一些机会。不涉及人口素质、国家发展——不是说完全无关,但我觉得不要在这件事上过分强调其社会效应。众所周知,这件事如果做过分了,对社会的损害恐怕很大。

其次,鸡娃的另一个问题是谁是行为主体。从我个人不算失败的经历来说,我觉得如果是孩子自己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想争口气或因为同辈的压力)突然花功夫在学习上,自己去找资料,自己头悬梁锥刺股,自己憋着一口气,自己提前学,自己扩展学,我觉得没什么不好。那些年我活得挺累,但至少没有人逼我这么做。而且我的课余时间是很多的(补习班就那一次,再也没有了,不需要上补习班就很省时间)。真正的问题,是如何让现在的孩子也能提起一口气,认真利用资源去学习。家长的参与度要高,不能只是交钱和接送的人。

最后,就是哪些领域值得去鸡娃,目的是什么。虽然有时候我也难免急躁,但我感觉最终还是要眼光长远一点。别种看短线成绩。

1、培养长期的学习习惯更重要;

2、别种想着学了琴棋书画编程机器人以后升学容易。就想一点:如果因为这些东西孩子没有,升学不太容易,大不了以后学德语去德国读本科,反正不贵,孩子还能勤工俭学。如果孩子没这些连高中都上不了,说实在的,他能学好这些课外的东西吗?这样看,中间这些步骤也就没那么重要。要学就学个让孩子能坚持下来,变成生活习惯的。功利心别太强。这些技巧能学好的人是少数。

是否应该鸡娃(现普遍的鸡娃)(2)

带着这些想法,我是这样对待我的孩子的:

首先,我其实有时候也急躁,也焦虑。有时候对孩子的耐心不够。

但在育儿方面,有两点我能坚持:

第一亲力亲为,不做“缺席的父亲”。有些家庭,父母一块缺席,老人接送去补习班或上网课成了日常常态。我挣不来大钱,但好歹有点学习方面的经验,自己的儿女上点心是应该的。我交别人家孩子都很上心。我孩子目前为止学科内外的内容(语数外、科学类、文史类)都是我们自己带为主。

比较成功的例子包括少儿英语阅读。我觉得越是国家发展,我们越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数理化当然非常重要,但外国历史、外国文化也重要,知己知彼嘛。虽然孩子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但那时候很小。我儿子和女儿都是三岁时开始学拼读,那之前有口语接触(当时国外的幼儿园有讲英语的;以及晚上看视频看看什么blippi啊Caillou啊之类,没什么复杂的)。

拼读是我教的。一开始,三岁的孩子很抵触。因为认字读书就不是完全符合人类天性的事儿……我发过脾气,孩子也哭过。但我是这么想的:等这扇门打开了,你们自己去读各种英文书,就相当于在中文之外打开了一扇窗。最终在四岁多的时候,两个人就都能独立读牛津树9级以上了。我儿子目前只能读一些更复杂的,儿童文学之类;两个人有一段时间(恰好是中班时)宁可读英文也不读中文,毕竟拼读的限制比认字少,成就感大。

当然,下一步如何推进,提高,还是我在摸索的。我个人的经历能不能直接移植?年龄段不对。但有些核心做法是对的。比如多听、多读、多背诵,在家里面多说多练,词汇语法重视起来,不要采用现在某些国际学校那种不重视语法的学习方式。最终目标,不论什么,还是孩子的自学能力和达到一定水平后自己找定向资源自我培训的能力(包括自主请老师、上班儿)。

另一个有点成功的亲力亲为的例子是关于世界地理的。我小时候爱看地图。后来带着他们也去了一些地方,特别是在德国那一年去了不少东欧国家。我就觉得一个人无论以后干什么,不能提起其他国家不知道首都是哪儿,不知道国旗什么样的,不知道说什么语言。这样你做什么都显得不那么专业、不让人信服。。疫情开始幼儿园停课的时候,我突发奇想做了大量的英文PPT介绍世界地理。各国从历史到语言到美食。然后就给他们作报告……

孩子确实记住了一些信息(比如他们能说出来波黑首都是萨拉热窝,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但这事儿太费家长。在柬埔寨(C开头)之后,我再也做不下去这些PPT了。我工作需要做的ppt还做不过来。此外,关于历史啊语言啊什么的,孩子不太接受,我操之过急了。

烂尾后盘活的思路:等他们大一点,变成大家一起找资料、作报告、传达信息的学习 休闲活动,假期做。

其他方面,认字啊读书啊,数学、科学,读读关于动植物的东西这种,我们也不是多么专业,就按部就班做了一些。

---------------

我慢慢地也意识到,不能把成年人的思路完全用在孩子身上;但另一方面,不要低估孩子的潜力。一开始他们可能会抵触,但抵触之后,如果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技能(如一门外语),他们之前有多抵触,之后就有多喜欢。因为这带来的是实打实的享受过程:读故事、读自己喜欢的动物、看视频动画片纪录片。这个是长期的。

育儿方面的第二点,我觉得我们基本上做到了兴趣班选性价比高的

首先我们没钱。但更重要的是我不想选一个特别花时间的。花很多时间掌握乐器,如果不想让孩子成为专业人士,其实完全可以以后再说吧……青春期让他们自己想耍帅装酷的时候去学吉他,或另辟蹊径学二胡,总好过孩子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也逼着学钢琴好。哪有那么多人有钢琴方面的天赋啊。

我觉得书法、声乐,基于人的本能和最常用的技能,可以维持很久,受限制最小。于是我们给他们选的是这个。再加上一点体育类。

有一些可以慢慢以后再学。前提是现在学的慢慢进入到稳定整体。不要一起上。


是否应该鸡娃(现普遍的鸡娃)(3)

至于阶级固化方面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我还是想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学二代古今中外都更容易接触学术资源。艺术圈也是,马志明、侯耀文、梅葆玖、尚长荣,这都是比较有名而且业务水平很高的二代。但一般这种情况也很难继续延续到下一代了。毕竟,文、艺是辛苦而又不那么稳定的差事,并不是真正特权群体。在领域范围内,二代的资源会多一点,但相对于全社会,其实不算什么。

更重要的是——学语言、读书这方面,其实门槛没那么高。不需要是学二代。

作为下岗二代的我,虽然六年级时还在忙着补英语,但我七年级就自己学法语了,这东西不需要多少钱啊……高中我们全班都被要求学过一点德语,而且我算是基本上坚持下来了。2014年还去德国学过。然后那时候我还自己看看荷兰语什么的,没太学出来,但也不是完全看不懂;西班牙语能学到大致阅读的水平。都是高三之前学的。

我们中学英语班自学日语学出来的,每届都好几个。

不就是买本教材 语法 字典吗?现在网上还那么多材料。12、3岁还不能自己学点外语了?拉丁希腊如何呢。

还记得有一位古文字学爱好者,高考落榜去蹬三轮车,然后因为一直钻研相关领域,38岁读上裘锡圭先生的博士吗?现在人家在某小规模高校的图书馆里做研究官员,研究、教学、读书,变成稳定的真事业编工作了。换句话说,他自己钻进去了,选学术书、买书,都可以成为行家。外语教材就是明面摆着的那几个,想了解,网上信息比过去多多了。

如果有中学生自己学圣经希伯来语我也不奇怪……不管是不是学二代,如果是被逼学的,他英语写成的外语教材可能都看不懂;如果是真喜欢,不是学二代照样能找得到资料。我能在2004年在网上找到瑞典语学习资料,一方面都不用花。十几岁的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什么东西找不到啊……六岁的孩子奥特曼的事儿都能记下来。就不能学学古典语言了?哪个更难真说不定呢。

这事儿真不涉及固化。只是有没有用另说——我是认为太哲学的东西,孩子可以去了解,但没必要这么早钻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