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聚焦#看了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的书里描述了洞穴比喻之后,内心深有感悟,这个比喻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也寄托了柏拉图当时政治的理想和使命感,同时,它也描述对人类知识的基本想象,这个故事比喻是这样的:从前,有一群囚徒,他们世世代代都困在一个黑魆魆的洞穴里,洞穴有个很长很长的隧道与外部世界相连,由于隧道太长,所以外部的光线无法照射进洞穴。

这些囚徒从小就被铁锁链锁住,因为手脚和头部都被铁锁固定住,所以他们不能回头,在他们后方有一堆火,有一些特定的人,搬运着各种雕像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雕像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因为他们无法动弹,不能回头,他们只能看见雕像倒影在墙壁的影子,所以他们相信眼前晃动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并用不同的名称称呼它们,仿佛这些影子就是现实世界的人类,动物和植物。

理想国的三个比喻(理想国之洞穴比喻)(1)

突然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囚徒竭尽全力地挣脱了枷锁,当他缓慢转过身子,他不敢相信看见所看见的一切,他看见一堆火和被移动的雕像器具,他刚开始眼睛会感到眩晕,就像我们眼睛适应了在漆黑的空间,但突然拉开窗帘受到光线照射的刺激一样。不过,他很快就适合了,他才意识到那些倒影在墙壁上的影子根本不是实物。他继续往前走,看见火堆下有个长长的隧道,于是,他们捡起一根着起火的木头,一步一步地走出洞穴,就在快要接近洞口的不远处,他逐渐能看见远方的光明,当他走出洞口时,在他眼前是一片崭新的世界。他看见花草树木,鸟语花香,山川瀑布,在他有生之年能看见美丽的大自然,显然他感到很幸运,很幸福。

他意识到自己以前所见的东西都是虚假的,于是,他知道自己获得新的见识,他不再被虚幻的假象所左右。他看到更真实理念的世界。他不想再回去洞穴再过以前的生活,但是出于对同伴的怜悯之心,他还是选择回去洞穴并且把自己所见的真实情况告诉给同伴们。当他告知给同伴——他们所见的东西都是不真实,那些影子只是后面火堆倒影出来的假象,洞穴之外还有一个美丽的全新世界时,那群囚徒带着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他们不相信他所说的话,并且认为他是疯子,试图加害于他,但是出于怜悯的善意,他不忍心舍弃他们离去,他还是想试图说服那些囚徒,但最后还是被同伴所害致死。

理想国的三个比喻(理想国之洞穴比喻)(2)

柏拉图通过这个洞穴之喻比喻了两个领域,洞穴里的领域是可见世界,洞穴外的领域是可知世界。他声称洞穴里的囚徒代表了人类无知的状况,而其中的一个囚徒走出洞穴是比喻了一个人通过教育和自学获得真理的现象。他所看见的是理念,触达的是万事万物的最高原则,其中转向是重要的关键要素,我们可以把他在可知世界所见的东西,理解为人类的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逐渐变成哲学家。

同时,他还借着这个故事比喻了苏格拉底被的悲剧,他指出了哲学家的责任和使命,他认为哲学家的兴趣和利益在于可知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去善。除此之外,哲学家没有世俗的兴趣和利益,包括参加政治的目的获取利益。柏拉图说:“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他们为了履行对城邦的义务,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和解救陷于悲惨之地。但是却需要用影像的语言给同伴解释。他犹豫再三才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很难找到一条既符合公共幸福又符合个人幸福的道路。”这样看来,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思辨的幸福而为公众谋幸福,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

理想国的三个比喻(理想国之洞穴比喻)(3)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何尝不是故事里那个逃脱了枷锁的囚徒,当我们把自己感悟出的真理或新的见识与他人(那些被枷锁锁住的囚徒)分享时,他人墨守成规,不认同你的想法时。我们只能做的就是不与他争辩对错,只需沉默地离开就可以了。

就像孔子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与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是无法沟通共事的。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不懂你的人说再多也是费劲。他人有他人的见解与想法,同样,我们也有我们的见解与观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时候,也许只有他自己亲身经历过了才会悟出真理。

所以归根结底,与其与他人论输赢,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认为有价值和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上。试图说服他人改变是愚蠢,改变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才是智慧。很多事情。我们不需争个输赢,自己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