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时间聚焦公元221年,你会发现这一年对于三国历史来说发生了太多故事,有夷陵之战,有吴国称藩,也有甄姬去世,曹植被贬。

有人欢喜有人愁的221年对于曹丕来说实在是个好年份,七月份刚在夷陵之战中大破蜀军的孙权因为担心魏国的趁机入侵,向曹丕称臣受封吴王。

洛神赋是曹植什么时期写的(千古名篇洛神赋真的是曹植为甄姬写的吗)(1)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侵删

蜀国战败,吴国认怂,魏国形势一片大好,曹丕也抓紧时间开始他的中央集权,收拾了他曾经的竞争对手曹植。他授意大臣灌均举报曹植醉酒傲慢,劫持胁迫使者,准备治罪。

因为母亲卞太后的干预,曹丕最后只能高举轻放,将曹植贬爵位为安乡侯,随后又改封甄城侯、甄城王、雍丘王。为了防止卞太后再继续替曹植说话,曹丕下诏让群众不得奏事太后,太后家里的大臣也不得担任辅政大臣。

曹丕对于曹植的打击是早有预谋的行动,在登基之初曹丕就处死了曹植的密友丁仪、丁廙,让曹植沦落为孤家寡人。

此时的曹植从京师洛阳返回封地甄城,途径落水,想起自己的人生际遇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洛神赋》。

洛神赋是曹植什么时期写的(千古名篇洛神赋真的是曹植为甄姬写的吗)(2)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侵删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辞藻华美,情思绻缱,曹植用浪漫抒情的文笔,描绘了人神相恋的美好爱情故事,继而又因为“人神殊道”最终惆怅分离,抒发了心中的苦闷。

曾经有人说曹植写就《洛神赋》是为了感伤曹丕的宠妃甄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绝世美女甄姬。

《洛神赋》中的洛水之神名叫“宓妃”,真好与甄宓同字。相传曹植年轻时候暗恋自己的嫂子甄宓,而甄宓因为失宠有怨言被曹丕赐死。

这当然是好事者的强行牵强附会,甄宓生于183年,曹植生于192年(比甄宓小了整整九岁),甄宓21岁改嫁曹丕时,曹植还只是12岁的孩童而已。

洛神赋是曹植什么时期写的(千古名篇洛神赋真的是曹植为甄姬写的吗)(3)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侵删

如果把《洛神赋》单纯看作是男女爱情故事,还是太小看了一代文豪,曹植曾经在《与杨德祖书》中写下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名句,展现他想要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在前往不停变化的封地的路途中,曹植给曹丕不断上书展现自己“杀身靖乱,以功报主”的政治理想,曹丕病逝后曹植又继续给魏明帝曹叡上书请求任用。但曹叡对于这位叔叔的态度一如其父,也只是口头上给予嘉许。

辞赋里的主人公最后失去了心心念念的圣女,曹植也最终没有等来施展才华的能力,郁郁而终,没有实现的政治抱负藉由才情化为传世名篇让后人无限追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