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记载了孔子有一次与子路和颜回谈及志向时,子路曾经问过“愿闻子之志。”孔子的回答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思就是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逸的生活,让朋友之间相互信任,让年轻人得到关怀,这种社会局面不可能是想象一下的,是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理国家才能实现的,所以说孔子的人生态度是入世应该是没错的,但是孔子也曾经表达另外一种人生态度,是在与其他弟子一起时说起的,《论语.先进篇》第二十五章记载了相关内容,比较长,原文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理想(孔子的人生志向真的如他所言)(1)

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以吾一日长平尔,毋吾以也”,朱熹对这句话的注释是“言我虽年少长于女,然女勿以我长而难言。盖诱之尽言以观其志,而圣人和气谦德,于此亦可见矣。”孔夫子交待四名弟子,不要因为我年龄长于各位,就不敢直言,希望引导弟子尽其言以观其志,也体现出孔夫子的和气谦德。

“率尔而对”,朱熹注释“率尔,轻遽之貌。”钱穆先生的注释还指出了另外一种解释“率,轻率义。或说率字当作卒,急猝义。” 现在很多情况下将“率尔”解释为轻率,也就是没有经过慎重的思考,但是这种解释是不完整的,率尔也许有一些轻率之意在其中,但是解释为急切、抢先或率先更合适。

“摄乎大国之间”。“摄”字朱熹注释为“摄,管束也”。治理一个夹在大国之间的千乘之国的意思。“加之以师旅”,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国家外部受到军事战争的压迫。“因之以饥馑”,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国家内部又闹饥荒。

“且知方也”,朱熹注释为“方,向也,谓向义也。民向义,则能亲其上,死其长矣。”简单说就是民心思义,如此,则民众都能亲其亲、长其长,忠孝礼义廉成为大众共同的价值观。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理想(孔子的人生志向真的如他所言)(2)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钱穆先生的注释为“如,犹与义。言方六七十里与方五六十里之小国。”

“宗庙之事,如会同”,钱穆先生在其《论语新解》对于这句话的注释为“宗庙之事,指祭祀。诸侯时见曰会,众见曰同。”诸侯不定时的相互拜访称之为“会”,“同”则是周代诸侯朝见周王礼制的一种,也称之为“众见”。“端章甫”,朱熹注释为“端,玄端服。章甫,礼冠。”身着礼服,头戴礼帽的意思。

“异乎三子者之撰”,钱穆注释“撰,当作僎,读为诠,犹言善。曾点谓所言不能如三人之善。孔子曰:‘何伤’,犹云无害。或曰撰即撰述,陈说义。”撰字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但都是曾点自谦的表示。

“浴乎沂”,沂,水名,发源于山东省,由江苏省入海。钱穆先生的注释比较详细“夏历三月,在北方未可入水而浴。或说近沂有温泉。或说浴,盥濯义,就水边洗头面两手。或说:浴乃“沿”字之误,谓沿乎沂水而闲游。今仍从浴字第二解。”钱穆先生认同朱熹的注释,都解释为盥濯义,也就是在水边洗脸、洗手。想想也对,农历三月在北方想要跳河里洗澡可能性不大,而且也不太好看吧。

“风乎舞雩”,舞雩(yú),是指古代祭祀上天,向上天祈祷下雨之祭祀之所。有祭坛,周边还有树木。“风,乘凉也”。钱穆先生的注释中提到还有一种解释“风当读放,盖谓沿乎沂水而放乎舞雩,乘兴所至”,这种解释并不被认可。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理想(孔子的人生志向真的如他所言)(3)

本章的译文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赏识你们,那你们打算怎样做呢?”

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区域,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可以使百姓吃饱穿暖。至于礼乐教化,则还需要等有道君子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有所作为,但愿意虚心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礼相。”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边洗洗脸,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与曾皙的想法是一样的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留在最后。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回答老师以为如何?”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冉求的志向是不是不算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管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治理国家呢?”曾皙又问:“那么公西赤的志向是不是不算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公西赤所说的这些是小事,那什么事又能称之为大事呢?”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理想(孔子的人生志向真的如他所言)(4)

本章的内容虽然比较长,但是条理清晰,不是比较好理解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名弟子在老师孔子的启发引导下,各自谈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各不相同,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三人都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国家治理中,也就是说三人还是希望能“学而优则仕”,曾皙的志向与其他三人相差比较大,而孔子赞同的切恰恰是曾皙的,而且还说“吾与点也!”,但是真正观其一生所为,并没有按这种志向去行事。朱熹夫子对于这一点注释有点玄,“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从中看到了天道之自然,有点想当然的意思。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理想(孔子的人生志向真的如他所言)(5)

孔子虽然对于子路所说微微一笑,并不是说不赞同子路的想法,仅仅是因为治国应以礼为法则,而子路却在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一点都不懂的谦让。子路等三人都胸怀仕进,希望能在入仕治国的过程中一展抱负。然世道混乱,其志向未必能实现。孔子自己一生颠沛流离,治国理念得不到君主们的认同,空有学问却无用武之地。钱穆先生认为,曾点是孔门弟子中的狂士,无意入世。孔子听到其所说的志向时,感觉与自己饮水曲肱之乐非常契合,不禁回想起自己曾经浮海居夷的想法,故不自觉产生了“吾与点也”的感慨。

然而孔子既然已经抱定行道救世之志,又岂能真的忘世自乐呢?难道还真的与许由巢父之流同伍吗?孔子在赞同曾点的时候,是真的同意这种生活处世的态度,还是对于道之不行的社会现状的一种悲哀呢?观其一生,真的可以细细体会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