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

谈三国之前,先来说说封神。《封神演义》中道行天尊有个门人叫韦护,是三代门人中下山最晚的一个。这位韦小弟法力虽平常,但法宝降魔杵比较强悍,更重要的是,人家的战场生存意识超级强。他擅长打群架或收割战果,祭起降魔杵灵就灵,不灵的话,坚决做缩头乌龟,绝不硬充好汉。韦护比同门的韩毒龙、薛恶虎幸运的多,不仅是阐教三代门人中唯一从未被生擒的,还是肉身成圣的七人之一。

韦护只是一个普通的三代门人,他是不是硬充好汉,只影响个人,一般很难关系到全局。如果身处帅位,能不能审时度势,当战则抓住战机,当守绝不贸然出击,这可就关系到三军的性命乃至国家安危,非同小可。比如战国时的赵括,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把廉颇正确的防御战略视为缩头乌龟,撤换了赞成廉颇将领,在当守之时冒险出击。贪食饵兵被围后,又固守待援,错失了被围之初就决一死战的机会。近来一些人热衷于为赵括翻案,不过是吸引人的眼球而已,主观臆断,没有一篇有确切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至于有人声称,纸是汉朝才有的,战国时连纸也没有,怎么能说人家小赵纸上谈兵呢?这就有点可笑了,修辞方法有必要重新复习一下,说的是小赵带兵打仗的性质好不好,何必纠缠于当时有没有纸?相比较起来,司马大都督可就高明多了。

诸葛亮的禳星术能延长他的寿命吗(智圣诸葛亮为何禳星失败)(1)

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火烧上方谷是罗老先生的经典虚构,历史上并无此事。但司马懿吃过诸葛亮的亏,见蜀军孤注一掷,传令据守不出。诸葛亮见魏兵就是不出来,派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巾帼妇人之衣,还写了一封信,“……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好个司马懿,不咸不淡地说了句“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还重待来使,闲聊了些诸葛亮寝食及事之烦简,打发使者回去了。

诸葛亮的禳星术能延长他的寿命吗(智圣诸葛亮为何禳星失败)(2)

历史上诸葛亮用过多少次激将法,不得而知,但演义中,激张飞,激黄忠,效果还算不错。但他居然对老奸巨滑的司马懿用激将法,给人以黔驴技穷的感觉,演义中说司马懿看了心中大怒,我始终挺怀疑的,司马懿见了信和衣服,心中极有可能窃喜。特别是司马懿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和事之烦简,或许更加坚定了信心,只要坚守不战,拖死、累死诸葛亮不成问题。但魏将可不这么想,你司马懿能忍,肯做缩头乌龟,我们可不肯!纷纷请战。这时司马懿应该怎么办?出战的选项首先排除,但如果说,我是大都督,我不让你们出战你们就不能出战,很可能使将帅离心离德,那是非常不利的。好个司马懿,表现出高超的智慧,你们想出战?天子有明诏啊,不许出战,好吧,我上奏天子,天子允许了,咱们一起出去,齐心协力打一架,众将只好同意。魏国的能人多了去了,自然明白司马懿的用意,皇帝传令不许出战。这下司马懿有理了,召集众将,瞧好了哈,圣旨明确说不许出战,你们再要嚷嚷出战,可就是抗旨了!

诸葛亮的禳星术能延长他的寿命吗(智圣诸葛亮为何禳星失败)(3)

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无可奈何,听到吴国兵败退兵的消息,彻底病倒。诸葛亮夜里仰观天文,对姜维说,“吾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暗,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姜维建议诸葛亮用祈禳之法挽回。于是,诸葛亮开始祈禳北斗。如何禳星呢?演义中这样描写:“汝(姜维)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

演义中,罗老先生将“祈禳之术”描写得神乎其神,或许是因为他了解道家文化。在道家文化中,确有“祈禳”这种说法。祈的意思是求福,禳是指除殃祭。从形式上说,“祈禳”本身就是封建帝王祭拜天地、祈求自身消灾避祸、国家风调雨顺的一种方式。他们在面对天地,庄严郑重地表达自己的心意之后,再将自身愿望传递给国家级的道士、巫师、神婆等有灵异气质的人,使其代替通灵祈祷。在古代中国,人们认为,宇宙的三大基本要素就是天、地、人,所以人们将神灵分为天神、人鬼和地祗,而星辰也就成为了神明的一部分。在道家传统的星相学中,“南斗注生,北斗注死”,这大概是诸葛亮祈禳北斗的原因吧。南斗主赏、北斗主罚,前者只是增福添禄,干些锦上添花的事,后者才能免祸延年,道家也就有了“拜南斗,禳七星”的说法。

诸葛亮的禳星术能延长他的寿命吗(智圣诸葛亮为何禳星失败)(4)

道家认为,北斗七星对应着人的“七魄”,主人福祸生死。道家根据参星拜斗的方法研究出填油接命之法,也就是演义中所说的“本命七星灯”。所谓“七星灯”是指人身内七个大的、关键的、能吸收和转换生命能量的位。

诸葛亮的禳星术能延长他的寿命吗(智圣诸葛亮为何禳星失败)(5)

虽然诸葛亮安排周密,符合道家学说,如穿皂衣、执皂旗,“皂”为黑色,五行中主水,环绕帐外,这个“坛界”就是“护城河”的意思。岂不知,司马懿也知天文,知道诸葛亮病重,派夏侯霸领兵哨探,魏延着急进来,把主灯扑灭,禳星之法宣告失败。

其实,道家的星相学说本来就没有丝毫科学依据,这只是中国古代星辰崇拜的表现。演义中多处把天文现象与人的生死福祸或政权兴衰联系在一起。比较典型的是刘备进取西川时,诸葛亮声称罡星在西方,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后来,七夕这一天,诸葛亮见正西上一星从天坠下,就断定庞统丧命。其实,诸葛亮看到的只是流星,是常见的天文现象。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认为出现了流星坠落就有将星陨落毫无根据,认为看到并对着流星许愿就能实现心愿也只是美好愿望。

诸葛亮的禳星术能延长他的寿命吗(智圣诸葛亮为何禳星失败)(6)

诸葛亮星失败,扑灭主灯的魏延背了黑锅。或许大智如诸葛亮者,从来没有想过他为什么需要所谓星续命。司马懿一句话道破的玄机:“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诸葛亮“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主簿杨颙有过长篇大论,摆事实讲道理,谈古论今,耐心规劝,无奈诸葛亮固执起来真是水米不进,居然回应“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就这样,诸葛亮背负“托孤”的沉重政治包袱,不仅一再伐魏,而且事必躬亲,一方面部下得不到锻炼机会,另一方面自己也因为“食少事烦”一病不起。如果诸葛亮抛弃这沉重的包袱,何至于靠禳星续命?且禳星期间,白天还要“扶病理事,吐血不止”。这是不是诸葛亮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