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8月7日,来自上海的游客张煜舟,结束了在成都青城山的避暑行程,随后和父母打卡成都市区。他们吃着火锅,看着旅游攻略,决定在成都看一场资格的川剧,过一个“四川味”十足的夏天,于是一家人向川剧地标锦江剧场走去……随着四川文化行业逐渐复工,拥有悠久历史的川剧,也在“复工抗疫”期紧抓时代的脉搏,解锁了更多新样式,吐露出更多创意新芽。
云赏:一边烫火锅,一边摆“川剧龙门阵”
“来,我们还是碰一个杯嘛!”如果不从直播开头看,你还会以为这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在烫火锅。老人家带着帽子精神矍铄,侃侃而谈,旁边仪态端庄的中年女性,侧耳聆听频频点头,偶尔桌边年轻的小辈们,插上一两句话,气氛融洽而自然。但仔细一听谈话内容,原来是川剧老中青三代人,正摆着川剧龙门阵。这场“云赏川剧·火锅围炉会——我们的川剧戏缘”网上直播,吸引了4.3万网友围观。
边吃火锅边聊川剧。
嫩牛肉在红汤里翻滚,草原毛肚烫得刚刚好时捞起来,几个回合的火锅菜下肚,不时唱上一段川剧经典片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轻松了一些。在饭桌上,步入川剧艺坛60余年的钱兆鸿,回想起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正值川剧发展的“黄金时代”。他第一次出省演出,是在1963年,历时3个月,前往北京、天津、哈尔滨、抚顺等地。后来在成都演出川剧《赤道战鼓》,连演3个月,场场爆满,四川各县市,周边云南、贵州等地,都刮起“川剧旋风”。
接过话茬,四川省川剧院一级演员张燕讲起自己与川剧结缘,竟然是在小卖部。当时四川省川剧学校的工作人员来到张燕家的小卖部买东西,并跟她母亲聊起最近在寻找“川剧苗子”,“你家有娃娃没有,有的话可以去试一下。”小时候张燕就经常跟着奶奶听川戏,看着舞台上的帝王将相、小姐丫鬟觉得特别威武、漂亮,对川戏舞台特别向往。于是,她跟着朋友一起去面试,没想到被选中,这一演就是20多年,如今她也成长为团里的“中坚力量”。
坐在一旁的四川省川剧院“90后”青年演员万多和朱婷婷,他们是工作中的伙伴,也是生活中的夫妻。两口子聊起他们生活中也是川戏味十足,万多最喜欢在洗澡时“唱川剧”,声音洪亮具有穿透力,旁边的邻居常常“隔墙听戏”,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最令老中青三代川剧人动容的,还是观众。“每次站在台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看到观众认可的眼神,或者是返场来回好多次热烈的掌声,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线下:川剧“青春派”,玩起小剧场
“距离自己上次演出全本川剧《彩楼记》已经过去了35年。”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晓艇说道。8月初,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王玉梅、著名鼓师余厚云等汇聚一堂,为传统经典川剧《彩楼记》青春版召开工作推进会。
“青春版主要与主演年龄段有关。我们的主演主要为90后甚至00后演员,进而在排练中要完成经典老戏的传帮带,让演员队伍更整齐。”王玉梅说道,疫期还是无法进行大型演出,今后锦江剧场也要重新翻修,此时连续推出充满青春气息的小型演出,既能够满足抗疫的需求,同时也能让青年演员们得到锻炼,队伍整齐稳定了,抗风险的能力也增强了。
川剧《彩楼记》是“江湖十八本”之一,源出南戏《破窑记》,其中《祭灶》《赶斋》《评雪辨踪》都是川剧著名的折子戏,常单折演出。1952年,晓艇和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曾荣华凭借《评雪辨踪》荣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二等奖。曾荣华将这一经典传统大戏传授于晓艇,现在晓艇又将该戏传授于新生代川剧人。
青春版《桂英与王魁》中,虞佳饰演的桂英。
这并不是川剧第一次尝试青春版。早在今年端午节,“80后”导演张莹就和八旬著名川剧编剧徐棻,携手打造并首演了小剧场青春版川剧《桂英与王魁》。该剧在经典川剧《情探》《焚香记》的基础上,选取经典片段进行改良,梅花奖得主、青年演员虞佳领衔,汇集李林琳、邓方园等川剧新星共同出演,平均年龄20岁左右。张莹说,选择《焚香记》《情探》作为小剧场青春版改编,是因为这部剧中女性角色有进行“现代意识”表达的空间,实验性更浓一些。
川剧的青春版、小剧场,也让川剧人与戏迷们的距离更近了。小剧场青春版《桂英与王魁》开票不到5分钟,首演门票就被抢购一空。进入巡演阶段后,主创们还记得一位老戏迷,每场演出都来看,说很喜欢这部剧,多看几次回味无穷。“疫情期间这么久没有演出,我反而很期待与观众的见面,出场前还是会有点紧张。”参演的李林琳说,这部剧让她学会了进一步分析人物内心,去塑造人物角色。“比起宅家抗疫,更喜欢上班排练的日子,充实又有意义呀。”
跨界:“川剧 ”,玩出更多新花样
面对特殊时期,传统川剧还与各行各业搭界,玩出不少新花样。
刘正友给小朋友画美猴王脸谱。
7月24日晚,四川省川剧研究院花脸演员刘正友,先在小朋友胖乎乎的脸上画上美猴王孙悟空的脸谱,然后让小朋友拿起一根金箍棒,跟着自己有模有样地比划着,样子好不神气。
当晚,四川省川剧院青春靓丽的旦角演员冯韵颖化身老师,与刘正友一起,邀请新华文轩覆盖全省400个社群里的小书迷和爸爸妈妈们来上一堂川剧兴趣课。给孩子们讲川剧小知识,教他们画戏曲脸谱。小朋友脸上的美猴王脸谱,便出自川剧代表剧目之一《火焰山》。
就在同月,省川剧院还与电影院合作,为网友们带来一场云上“川剧film秀”。整场演出有川剧打击乐欣赏、川剧变脸,和川剧剧目《仕女图》《防疫戏说》《人间好》等8个传统节目。同时,还在直播中穿插了演员与网友的互动交流、带货推荐等环节。《吕布与貂蝉》的表演者冯午向观众介绍了她的护肤保养心得,《人间好》的表演者蒋巧分享了她疫情期间的书单等。
在两场活动的总策划、四川省川剧院展览演出部运营总监白宗华看来,“川剧 ”今后可以玩出更多的花样,甚至走进人声鼎沸的茶馆、走进正宗川菜馆子、走进四川文旅新地标,“川剧本来就是一种充满民间市井气的、亲民的艺术。麻辣的火锅,热腾腾的川茶,火爆的川菜,都代表着宽容而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他们都能与川剧跨界‘意气相投’,‘川剧 ’能产生出更多‘巴适’的化学反应。”
【对话】川剧演出,是一场与观众的“共同创作”
嘉 宾:四川省川剧院创编室主任 樊明君
主持人:川报观察记者 李婷
为庆祝建院60周年,今年4月四川省川剧研究院启动了经典川剧《变脸》的复排工作,并即将登上舞台。由省川剧院出品的川剧电影《巴山秀才》也于今年初杀青。一场《桂英与王魁》,让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主创们,从疫期的线上云排练,走向线下合成,再到剧场重启后,在剧场与观众面对面。如今,宽窄巷子、锦里的街头又重新绽放川剧梨园的风采。
今年疫情发生以后,川剧的工作方式、呈现方式变得多样了,但主创们与观众一起“共同创作”的戏剧内核是否改变?
记者:走向复苏抗疫阶段的川剧,为观众带来的作品与以前有何不同?
樊明君:与所有舞台演出的艺术形式所面临的情况、变化是一样的,这次疫情带给川剧的既是困难与挑战,也是一次艺术特性再认识与自我革新的一次良机。
受疫情影响,线上的演出和推广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这是这一阶段的主流川剧周边产品。这些线上产品和项目,对川剧推广、普及和宣传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收到不错的成效,特别是通过抖音、线上直播等手段,在年轻人中传播普及川剧的作用比较明显。同时另一方面,川剧作为一种戏剧艺术,它与观众面对面的特征还是很重要的,川剧演员们的临场表现与现场观众的情绪状态、观看后观众的评价反馈相辅相成。这一点上,川剧艺术与线上的影像艺术门类的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作为一种舞台表演类艺术,川剧艺术的现场感、即视感、交流互动等个性还是很突出和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更将展示出川剧本身线下的舞台魅力。
记者:观众最终在剧场中观演、交流,进而与川剧主创们共同完成一场流动变化的艺术生产,这其中有哪些内核是“不变”的?
樊明君:疫情与科技带来的只是生活方式与传播、观赏方式的改变,这其中或许面对观众的群体和个性会有所不同,比如线下的传统戏迷年龄普遍偏大,而线上也有了不少对川剧感兴趣的年轻网友,根据他们的反馈,我们可能会在作品呈现方式上有所侧重。但是包括川剧在内的所有戏剧,他们对人性的思考,对人性光辉的展示,对真善美的讴歌颂扬是不会被改变的。
【记者手记】川剧也青春:一头连传统,一头接时尚
青春版川剧,就像一杆天秤,连接着新老川剧人,撬动出更多创意的火花。青春版川剧《桂英与王魁》前期排练中,80多岁的著名剧作家徐棻跟着组里的年轻人们,在微信上开起了电话会议,进行着“云排练”研读剧本。走向线下,“80后”导演张莹又循着徐棻的剧本,探索着更多的想象空间,学习徐棻做川剧的严谨谦逊和剧中的“现代意识”。
徐棻觉得,“云排练”节约了时间,让川剧在疫期中也没有停摆。张莹认为,能有机会创作《桂英与王魁》,也让自己和年轻演员们一起思考着,除了传承传统角色,怎样在川剧的程式中融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创造。双方有了信任的空间,有了试错的机会,才有了一头连着传统,一头连着时尚的川剧。与之类似,四川省川剧研究院既启动了充满年轻气息的“云赏川剧”网络系列活动,同时也紧抓着川剧经典的复排。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推出了青春版川剧,同时传统的折子戏、文化惠民走基层的演出也没有落下。
其实,戏剧小剧场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吸引了一大批热爱传统戏剧的年轻人。徐棻说:“我们四川也不能落后,要把戏留给年轻人演。”传统川剧大戏成本投入大,是能独挑大梁、有成熟观众群的演员展现风采的舞台。但与此同时,川剧的长远发展也离不开一批批初出茅庐、欣欣向荣的年轻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科班出身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历练平台。这样的胸怀并不是对传统川剧魅力的舍弃,而是寻找着传统川剧之美中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传统与时尚,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