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招财旺财的九大讲究(财源滚滚初五迎财神)(1)

今天大年初五了,首先祝大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迎财神呢?

当下这个时代,我们人人都爱财。

不仅仅因为财是我们的养生之资,能够带给我们更高品质的生活。

更是因为财本身具备了社会权力,我们积累的财富越多,我们受他人支配的程度就越低,我们的人生就越自由。

但财也是把锋利的双刃剑,运用得好我们能够用它实现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可若一不留神它便能转化为我们强大的贪念、妒念,左右我们的心智,甚至毁掉我们的人生。

所以,我们应当追求财富,但也要恰当处理自我与财富的关系,划清人生与财富的界限。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这个问题。

现实中,不同的人对待财富的态度是不同的,这源于财富对于他们人生意义的占比。

有些人生而贫困,从小吃够了没钱的苦,所以他们对于财富拥有强烈的渴望;

有些人生而富贵,虽没有吃过穷人的苦,但却担心自己成为穷人,所以他们有着强烈的守财心;

还有些人从小并非大富大贵,但也不愁吃穿,所以对钱也就看得平淡一些,多多益善,但少点也无所谓。

我们不能草率断定其中是非,但有一点却是可以明确的。

那就是财富一定是要服务于人生的,而非让人生去服务。

我们应当掌握财富的力量,而非被财富的力量所支配。

这就是我们面对财富要把握的核心原则。

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德不配位”,延伸到今天的主题,也就是你拥有的财富应当与你赚钱的能力以及德性相匹配。

否则,那些财富你驾驭不了。

你千万不要觉得钱仅仅是用来花那么简单。

能力和德行不够,那些财富你不仅守不住,甚至还会给你带来难以应付的麻烦。

这是年轻人最应当明白的一点。

当下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受到互联网信息的认知干扰,产生了对大众财富的理解偏差以及财富幻想。

他们渴望豪车、别墅,向往精致、奢华的生活。

最主要的是他们希望能够在同龄人都在奋斗的时候自己拥有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奢华生活,疯狂吸纳他人羡慕的眼光。

这是看待财富很不中正的视角,因为财富在他们眼中是服务于虚荣心的。

视角不中正,心态就不健康。

好比有的人突然间收获了一些财富,便狂妄起来,四处炫耀。

他自以为别人会因此对自己生出敬佩和羡慕,但实则却收获了很多怨恨、嫉妒。

因为炫耀会在不经意间刺痛很多人的内心,它会让很多原本亲密的情感,甚至亲情出现裂痕。

所以,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人们便更多的都是幸灾乐祸,甚至很多人还会落井下石。

多少暴发户或是富二代,就败在了这一点上。他们被暗枪打掉之后,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得罪了谁。

所以,要中正看待财富,财富应当服务于正道,去成就有意义的事业,而不是个人的私欲。

要明白,人永远不要担心自己没有钱,而要担心自己没有赚钱的能力;

永远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地位,而要担心自己拿什么来立在这个地位上;

永远不要担心别人不认可自己,而要担心自己有什么值得别人认可的地方。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保证你一辈子都不会在钱的问题上摔跟头。

也有些人,一看赚钱如此费劲,守财更是麻烦。

便索性把着着自以为是的“通透”,直接“躺平”,不花也不赚了。

诚然这社会上确实存在很多生活简朴,不在意世俗关怀的超然之士。

比如一些科学、艺术、哲学工作者,宗教徒等。

但他们内心却时刻揣着火热的信仰,他们是在用自己的人生去践行理想,他们在自己的事业上实现了生命价值的展现。

他们与那些苟且率略,泛论人生,对自己毫不负责的懦夫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

要知道,每个人对待自己的人生都应当有一个认真的态度,都应当树立一个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坚定不移要去追求的人生目标。

这才无愧于此生,人生也才有希望。

若凡事都拿钱来说事,那么人生肯定过得不快乐。

随着资本文明的不断发展,资本的逻辑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家庭财政之中,钱在日益挑战情感在人伦纽带中的核心占比。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过去的人们做事,讲情义、讲信誉、讲理、有豪情。

而现在,这些都得给钱让道。

好比之前网络上很火的一段语录“我靠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这原本是一句玩笑话,可后来真的有很多人以此为由理直气壮地拒绝还钱。

人们显然为了钱,渐渐能够放弃做人的原则了。

再有亲戚朋友遇到困难,我们好心给予经济帮助。

可久而久之他们习惯成自然,忘却了感恩,觉得别人有钱就理所应当帮助自己,不帮助自己就是无情。

故而古话也劝人“君子周急不继富”,在利益面前,永远不要高估人性。

总之,这个时代,只要不谈钱,一切都好说。

只要一谈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微妙起来了。

我们就是在渐渐步入这样一个时代,金钱明明是我们创造出来服务于我们人类的工具,但却在一步步支配我们。

我们一方面要用财富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用资本的逻辑去理解世界,努力赚钱为家人和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放纵内心的欲望,不能沦为财富的奴隶,更不可以为了钱放弃了做人的原则,丢失了做人的尊严。

最后借孔子那句话与诸君共勉: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祝诸君发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