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心二意常用来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专一。首次出现在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待妆个老实,学三从四德,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歧路灯》一六回:“今日在圣贤炉前成了八拜之交,有福同享,有马同骑。那个若有三心二意,叫周将军监察。”亦作“二意三心”。元.杨梓《豫让吞炭》三折:“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亦作“三心两意”。《醒世恒言》卷三:“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这些东西,就是侄女自家积下的,也不是你本分之钱。”亦作“二心两意”。汉.王充《论衡.譋时》:“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三心二意含三二的成语(成语三心二意的意思由来)(1)

世间人常讲三心bai二意。三心二意是佛du教的名词,法相宗里面讲的—心zhi、意、识叫三心。心是阿赖耶,意dao是末那,识是前六识。就是我们说的八识称之为三心。二意—末那是意根、第六是意识,八识里面这二种叫二意。诸位读百法明门论就晓得,八识、五十一心所,都排列在有为法,金刚经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三心二意都是有为法,不是真的。但它是真性所现,知道它不是真的就行了,就晓得性相一如、真妄不二,就能够归一了,这个就是佛知佛见。

三心二意含三二的成语(成语三心二意的意思由来)(2)

另解;并列 拿不定主意,感情、意志不专一,不坚定。也指主张、意见不统一。李显人《大波》:“老汉,莫再~了,你只依我写封信去,把老大喊回来就是。”贬义。用于人物对事的态度和对人的看法、情感方面。 →二三其德 ↔一心一意。 也作“二心两意”、“二心三意”、“二意三心”、“两意三心”、“三心两意”。

三心二意含三二的成语(成语三心二意的意思由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