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离滦县多少里路(从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到唐海县)(1)

曹妃甸离滦县多少里路(从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到唐海县)(2)

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的增设有多种方法,最常见的有拆分、组合析置等,操作原理大概有从一个县级行政区之中划出一部分来增设,或几个县级行政区各取一部分辖区合而为一。在这些案例中,唐山市曹妃甸区的发展轨迹是比较特别的,因为它是由从大型国营农场改设的县级行政区,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农垦体制先,后来再改成市辖区的;它的发展也为我国现存的大型国营农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可行的方向。

曹妃甸区之名是源于曹妃甸(又被称为沙留汀、沙滔甸、沙垒浅滩、曹妃殿)这个小岛,虽然作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名字的时间并不长,但其本身也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地名了,曹妃甸岛源于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曹姓妃子而在沙岛上建立的曹妃殿(曹妃庙);另据《天津大词典》记载:相传李渊曾征战于此,随军曹妃因病滞留,后葬于此,故名;虽说具体由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是因皇帝的妃子得名。


曹妃甸离滦县多少里路(从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到唐海县)(3)

尽管历史悠久,但这里设县的历史并不长;民国初,区境分属滦县(今滦州市)、丰润县(今唐山市丰润区),1945年初我党接收了华北垦业股份有限公司滦县农场并更名为滦县解放农场,1946年今境内分属丰南(今唐山市丰南区)县和滦南县,1948年改称滦南县解放农场,1949年7月再次改称华北局农业部津沽区农垦管理局柏各庄区农场。此后名称多变,先后经历了柏各庄区农场、柏各庄合作农场、河北省柏各庄合作农场、柏各庄机械农场等阶段,但均为农场或垦区。1955年底,河北省在滦县南部建立大型国营农场,并沿用附近沿海地区较大村镇柏各庄命名为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

1982年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改建为唐海县,据《中国地名由来大词典》:因其地处唐山以南,又濒临渤海,故称唐海县。虽然此前在1959年至1963年之间曾改为唐山市柏各庄区,并且自1968年由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改为河北省柏各庄农垦区,并行使起县级权力,但是因并未正式建制,故此为境内独立建县之始。

曹妃甸离滦县多少里路(从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到唐海县)(4)

2003年曹妃甸通岛公路开建,意味着这里拉开了开发的大幕。

2008年曹妃甸新区成立。

2012年7月,唐海县撤销并改设为唐山市曹妃甸区,以原唐海县、丰南区滨海镇、滦南县柳赞镇为辖区。自此曹妃甸完成了从一个小岛的名字到一个县级以上地名的转变,曹妃甸所指的区域也扩大不少;也标准着这里完成了从大型国营农场到县再到市辖区的身份转变。


曹妃甸离滦县多少里路(从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到唐海县)(5)

唐山城南,曹妃甸区作为唐山市所辖7个市辖区之中最年轻的一个,这里东邻乐亭县、南濒渤海,西南与滦南县交界,北部与唐山市丰南区以及滦南县接壤;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聚集地,境内有华北理工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作为一片魅力热土,因“处于渤海湾中心,又毗邻京津唐等大城市”而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就曾提到这里。

兹所计划之港,位于直隶湾(渤海湾)最近深水之一点。——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之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路”。

曹妃甸离滦县多少里路(从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到唐海县)(6)

这里原为沿海荒滩,历经沧海之变成了一座独具魅力的新城,不仅如此,曹妃甸区也是一座值得一去的滨海新城,有渔盐文化、农垦创业文化、北方沙家浜的红色文化以及以评剧为主的民俗文化等多元历史文化在此融合;也有曹妃甸湿地、曹妃湖以及独具特色的滨海风光可供欣赏;还有滨海新城的万种风情和大学城的人文风情值得邂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