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个崇拜“名”的民族。

且不论胡适、冯友兰等一批民国国学大师们对于所谓“名教”的精辟分析,光是看看身边企图通过改名来改命的父母们,就足以知道,名字大有些凌驾于所指代物实质之上的意味。

在营销中,品牌和产品项目的命名更是大有学问,拉出来聊上几天都没有问题。名字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它是策略,是定位,是人群,是基调;所以,命名之人更要要懂市场,懂传播,懂音韵,懂时代。

今天的文章,仔细研究了昆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地产楼盘项目名称,拉出六个典型归入红黑榜,旨在与大家窥见命名这门学问背后的冰山一角。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1)

龙湖的案名在业内一向以意境优美著称,而位于昆明滇池三大半岛的本项目,案名可以说是惊为天人

实际上,案名后三个字都属于常规操作,或者甚至可以说有些烂俗。

网易数读的一份案名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在全国137个城市的54069个案名当中,有314个项目使用了“半岛”,频次位列“建在哪里”分类第五名。在澎湃新闻·真数提供的另一份关于案名发报告中,调查样本涵盖的2000多个案名之中,颜色 “蓝”作为开发商最为青睐的颜色第三名入榜,共有19个楼盘在使用。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2)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3)

但是,“听蓝半岛”这个案名妙就妙在“听”字,它瞬间扭转了整体给人的感觉。

首先,“蓝”本来是一个视觉性形容词,却搭配上了“听”这样一个听觉感官动词,刚好能够在受众心智中触发一种微妙不和谐感。比起“观蓝”之类的常见搭配,这种不和谐感能产生更强的冲击力,更能被受众关注和记忆。

其次,“听”是一个动词。所谓优秀的文字,一定是能够调动起具体画面感想象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最为青睐动词。顺带一提,最糟糕的是形容词,名词则介于两者之间。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受众看到案名之时,“听蓝”这一陌生搭配会迅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接下来,他们会很自然地根据“听”这个动词在脑子里产生联想,一副在蔚蓝大海旁聆听浪花拍打海岸的浪漫画面会立刻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只用了简单的四个字,就通过案名将项目“位于滇池半岛”的地理位置和浪漫文艺的意境植入到了用户心智当中去,不可谓不妙。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4)

以“城”字命名的楼盘,顾名思义,即体量大至自成城中之城。这类动辄耗时数年到十余年不等的超级大盘,以面积和人口上的规模优势造就了丰富的配套资源,同时也使得项目受众往往只能困于刚需人群。

因此,昆明市场上的超级“城”盘们,要么直接冠以开发商的名字以突出其在品牌旗下产品系中的地位(如:俊发城、万科城),要么经常取上一个接地气的名字来展示其亲民之态(如:万彩城、彩云城)。

像盛唐城这样的案名,在传达出体量大盘项目惯有的繁华之态时,还难得地兼顾了调性与美感。重要的是,这个早在14年之前就产生的名称,在如今看来更是历久弥坚。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民族自信的空前提升,全民审美取向在悄然产生改变。近两年来我们能够发现,那些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受到了市场的空前追捧——故宫系列文创产品成为屡屡刷屏的爆款,古装剧里的服化道变成社交媒体上争相讨论的话题,许多年轻人更是直接穿上汉服走在街上。

当以往占据绝对话语权的欧美日韩文化开始在新一代年轻之间走下神坛,中国自己的文化不再是乡土气息的代名词,甚至成为一种颇有逼格的圈层亚文化时,“盛唐城”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案名就开始焕发出更大的魅力。

实际上,这种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或许只是碰巧为之——从前些年项目的宣传材料来看,尽管案名颇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但相关宣走的还是大盘项目惯有的年轻化风格。

然而,项目本身近来似乎也注意到市场在审美情趣上的转向。去年年底,新推出的第三期就被冠以“长安郡”的专属名称,并专程举行了唐朝元素十足的案名揭幕仪式,长安郡的出街宣传也全部以朱红色的设计为主。

环顾近来昆明市场,地产宣传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起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国庆前骆驼湾就曾举行了名为“梦回大唐”的大唐华服时装大赏。随着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市场青睐,将会有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被吸纳进入各色营销手段当中。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5)

许多项目在命名的时候,经常会采用“地缘型命名法”,将周围著名地点的名称放入案名,不仅能让受众一眼就能从案名里或许地标信息,也能能够蹭一蹭著名地标的热度,以此突出项目的区位价值。

北云66项目是北市区唯一的地铁地下商业,毫无疑问需要突出“北”这一方位;此外,它又位于白云路上,是一个更为具体的坐标位置。

这个案名妙在,在昆明话里,“北云”与“白云”同音,仅仅两个字就同时将“位于北边”与“位于白云路”两个地理信息同时植入项目名称,信息承载效率非常高

其次,传播效率高的信息,往往是口语化的,所以,传播策划人员在写文案取名字的时候,往往需要考虑是否适合口语情境下的传播。事实上,大量的从业人员都是不及格的,他们总是更喜欢通过卖弄书面语来显得自己很有文化。

“北云66”这个方言同音优秀的地方在于,(至少在事实上)不仅仅考虑到了口语情境下的传播,更是考虑到口语语境下方言的使用问题。

因此,这个“文字游戏”并非是普通谐音梗那种抖机灵的低级手段,而是真正服务于传播规律的精妙设计。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6)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7)

今年六月份,许多地方整改“大洋怪重”地名的新闻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确实,在民族自信心还比较孱弱的日子里,楼盘最喜欢的就是给自己取上一个洋名。随便找一个城市,我们就能在一天之内游遍“香榭丽舍”,穿越到“维多利亚”,再在“塞纳河畔”喝上一杯咖啡。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8)

昆明市场上用外国地名、外国人名甚至是不知所以然的假洋名命名的项目同样不在少数,但是奇葩到像本项目名这种程度的依然很少见。这类土洋混搭的出土文物,像极了90年代后期春晚上赵丽蓉老师的小品梗,就算是作为一个笑话来看,它也过气得让人笑不出来。

当然了,对于许多地方推行的改名政策,吐槽君个人是极其反对的。取名是一种市场行为,你可以觉得它不够好听,但不能通过行政权力剥夺它取洋名的权利。况且,取洋名是不自信,强制改名更是不自信。

随着国家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审美风向的转变是一种水到渠成之事,这些洋名怪名早晚会被企业自己淘汰。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9)

作为豪宅大平层项目,本项目案名在含义上算得上既霸气又符合调性。但是,它的槽点在于谐音“一天疯”这样不雅的称号,很容易在传播中成为品牌负资产。

前面说到,名字的传播是一种口语化的传播,它是基于听觉的。所以,命名之时不仅需要考虑含义,也要考虑读音。毕竟,现在已经没有家长会给孩子取名“杨伟”“史珍香”,因为同伴的调侃足以让孩子心理蒙上阴影;对于地产项目来说也是一样,大众的调侃也会让品牌蒙受损失。

顺便一提,音的美感不仅仅要避免谐音上的歧义,同时还体现在节奏、平仄、声韵母使用与品牌及产品调性的搭配程度,此处不再赘述。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10)

本项目值得吐槽的地方不在于整个项目的案名,而在于其对于四个区域的命名——“元春苑”“迎春苑”“惜春苑”“探春苑”

有一点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几个名字来自于《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但是,命名的人似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读过脂砚斋批语的人应该知道,这四个人物的名字意味“原应叹息”,寓示着这四个女子随着贾府之后可悲可叹的命运。再加上“苑”字,更成了“元春怨”“迎春怨”“惜春怨”‘探春怨’,不是什么好彩头。

房地产项目命名方案(地产案名评测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项目名称)(11)

也许会有读者认为吐槽君过于迷信和迂腐,都9021年了还在谈这些封建迷信。但我想说的是,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对于名字的重视和迷信在现阶段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企业在取名的时候也深谙这个道理,对于谐音、涵义甚至笔画数都特别重视,生怕触了霉头。从这个标准来看,这个案例中对于四个区域的命名显然是不成功的。

这也同时透露出一个问题。由于想要提高案名的逼格,很多命名者会到故事典籍里面寻求灵感,但是很多人又对此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往往只能取皮毛而用之,这就会产生两个现象:一个是像本例这样一知半解闹出的笑话,另一种则是把看上去有逼格的非常用字往上拼凑,于是,各种带着‘璟’“樾”“著”的流水线案名被大批量生产出来。这样浮于表面的案名,与名创X品抄个日式文化外壳的十元店没什么本质区别,当用在一些产品真正过硬的项目上时,实际是在给项目减分。

说回来,营销确实是一个看上去门槛极低,但实际却对从业者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有着极高要求的领域。各位从业者要想生产出优秀的创意和作品,必须要有海量的知识积累和行百里路的见识才行。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