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叫对联文化,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在意境上也要相同。而古代也涌现出很多对联才子和高手,比如说宋朝的苏东坡,不仅诗词写得好,而且很善于对对联,经常与佛印和尚一起品茶论道,佛印在文学方面也是十分了得,经常拿一些稀奇古怪的对联来考验苏东坡。而苏东坡也一一化解,句句都精彩万分。

苏东坡对不上的上联(此上联难倒苏轼)(1)

当然,人非全人,苏东坡也有答不上来的时候。

相传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与好友共游西湖,当时友人见倒茶的婢女不慎将茶壶落入水中,便想出了一上联,有意为难东坡: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锡壶惜乎。

结果,这副对联确实是难倒了苏东坡,他当时没有对出下联。此联问世后被广为流传,后来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尝试对了这样一联:过南平买蓝瓶,蓝瓶出南平,难评蓝瓶。

苏东坡对不上的上联(此上联难倒苏轼)(2)

粗粗一看,对的还算工整,但仔细品味发现上联用的两个名词完全同音,下联“南平”和“蓝瓶”却只是近音。最后4个字,也和上联的写法有差距。因此,这个下联并不算成功。

就这样,这幅上联历经了900多年,元明清都无人对出下联。被世人称之为千古绝对。结果上世纪80年代,一个报社举报征联活动,一名叫赵严华的先生对出了下联:擎酒碗过九碗,酒碗失九碗,久惋酒碗。

苏东坡对不上的上联(此上联难倒苏轼)(3)

下联中的“酒碗”和“九碗”完全同音,“过”和“失”两个动词也贴切自然,虽然最后“久惋酒碗”的上联“锡壶惜乎”稍有出入,但整体来说是不错的下联了。

苏东坡对不上的上联(此上联难倒苏轼)(4)

无独有偶,明朝大学士解缙曾主持编纂《永乐大典》而闻名于世,和徐渭、杨慎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同时,解缙还是一名对联高手,被人们誉为“对联大师”。

有一次,解缙参加文人聚会,就有一名秀才走上前来,想要与他一较高低,于是出了一个上联: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苏东坡对不上的上联(此上联难倒苏轼)(5)

上联看似简陋,却暗含了三种动物,阐述了一个道理,天下只有马儿跑得最快。

解缙听后略一沉吟,便马上吟出了下联:鸡飞鸭飞,飞不过鹰。

下联也说了三种动物,和上联堪称是绝配。在场之人听了纷纷叫好。那位秀才当然不肯服输,马上又出了一副上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苏东坡对不上的上联(此上联难倒苏轼)(6)

解缙头脑一转,便对出了下联: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其下联寓意很深,竹笋本是寻常之物, “嘴尖皮厚”形容竹笋的外形,“腹中空”暗指竹笋胸无点墨,不但对对上联对的 工整,而且还“暗讽”了秀才才疏识浅,班门弄斧。

众人听后了拍案叫绝。秀才面红耳赤,对解缙心服口服。而解缙“对联大师”的称号从此更加广为人知了。

苏东坡对不上的上联(此上联难倒苏轼)(7)

各位看官,上面几个对子,你能对出更佳的下联来吗?欢迎跟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