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岩茶课堂
丨作者:李麻花
在岩茶圈,有三种茶是敲门砖、基本款、必备入门茶。
一个名曰“水仙”、另一个名曰“肉桂”、第三个名曰“大红袍”。
这三种茶,乃是新手入门必喝品种。若是您没喝过这三种茶,那肯定会被无情地嘲笑:“嘁,水仙、肉桂、大红袍这么主流的茶都没喝过,还好意思说懂岩茶。”
问题一:
常说的牛肉、马肉是什么?
我们常说的牛肉、马肉,并不是动物的肉,而是某个山场肉桂的简称。
牛肉,是牛栏坑肉桂的简称。马肉,是马头岩肉桂的简称。
除了牛肉、马肉之外,茶圈比较著名的“肉”还包括:
鬼肉——鬼洞肉桂
龙肉——九龙窠肉桂
猪肉——竹窠肉桂
心头肉——天心岩肉桂
虎肉——虎啸岩肉桂
狮肉——青狮岩肉桂
鹰肉——鹰嘴岩肉桂
……
是以,我们听到的**肉,指的就是某个山场产的肉桂。
问题二:单凭喝就判断出是马肉还是牛肉么?
如果只有两泡茶,并且确认牛肉和马肉都在其中,要区分二者,还是很简单的。
首先,桂皮香浓烈程度不同
牛栏坑,呈现为V字型,肉桂种植于坑涧底部。此处空气湿润、光照时间较短。此环境下种出来的肉桂,香气细幽、温润。
马头岩(开山坪),地势平阔,光照时间比牛栏坑长,不像牛栏坑处于坑涧当中,被水汽滋润着,马头岩开山坪的肉桂,香气霸道、张扬。
香气一对比,差异十分明显。
其次,汤水滋味不同
牛肉更加温润,茶汤更柔和、细腻,好似一个温润的俊俏小生。
马肉则是霸道、猛烈型的,像是一个莽撞的武夫,粗糙,不拘小节。
这种情况下区分牛肉、马肉,新手都能轻松做到。倘若是盲喝,那就太挑战技术水平,一般人还真没法区分。
问题三:肉桂的味道都是霸气的吗?
并不是所有的肉桂,都是霸气的,具体特征,要根据山场而定。
譬如长在坑涧当中、光照少的肉桂,味道就是细幽的、温柔的、缠绵的,典型代表为牛栏坑肉桂。
还有悟源涧肉桂、流香涧肉桂、慧苑坑肉桂,也都是温柔的代表。
之前喝过一泡悟源涧肉桂,温柔地不像话。若不是那明显的桂皮香,我都要怀疑自己喝到的是不是水仙了。作为肉桂,怎么会连一点脾性都没有呢。
而长在山岗上、山峰上、光照充足的肉桂,味道就是霸气的,典型代表为马头岩开山坪肉桂。
正是因为山场的特殊性,才增加了我们喝茶的乐趣,若是所有的肉桂都是一个特点,那喝茶将会无趣地多。
问题四:是不是只要是肉桂,都会有桂皮香?
答案是肯定的!
桂皮香,是肉桂的品种香,如同黄皮肤黑眼睛是亚洲人的特点一样。
桂皮香是携带在肉桂基因当中的,若是一款肉桂没有桂皮香,那就是变异的茶。
只是,这桂皮香的强弱程度,会受工艺的影响。
譬如,发酵轻的肉桂会带有明显的花香;发酵重的肉桂会带有果香。这些花果香的存在,也会影响桂皮香的浓度。甚至这些花果香还会喧宾夺主,抢了桂皮香的风头。
但,只要是肉桂,都是有桂皮香的。若是热闻盖子上,没有桂皮香,那就等盖子变凉后再闻,桂皮香总是会出现的。
问题五:有不苦涩的肉桂吗?
真正工艺好的肉桂,是不会有苦涩味的。
茶友会觉得肉桂有苦涩味,那是买到了制作工艺有缺陷的茶!或者是冲泡方式不当。
比如,走水没有到位的肉桂,容易带有苦涩味。这种茶,即便你有高超的冲泡技术,也无法让苦涩味消失。
在冲泡方法上,麻花不提倡各位使用坐杯式(即茶和水长时间接触)的冲泡方法。
如果一开始就坐杯,肉桂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就会大量释放,这样的茶汤喝起来肯定是又苦又涩,极不好喝。
问题六:为什么有的肉桂喝起来一股烟味?
肉桂里喝到烟味,那您有可能喝到了没有褪火的茶。
褪火,就是让肉桂里的烟火气消失。
岩茶的传统工艺中,炭焙是特色环节,这一点,也使得岩茶独树一帜,个性鲜明。在炭焙的过程中,茶叶不可避免会吸收炭火的味道,自然而然会带有烟火气。
但这股烟火气,是会消失的,并不会一直存在。
要是我们喝肉桂的时候,会感受到明显的烟味,那建议您再放一放,等到烟火气消失后再喝。
问题七:五百块,能买到什么样的肉桂
五百块一斤,那买到的多数是半岩或者是外山肉桂。
五百块一泡,那绝对可以买到牛肉、马肉这种顶级的正岩肉桂。
价格,是肉桂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
某些岩茶的价格,都要让茶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茶卖得这么贵,真的有必要吗?
除此之外,茶友们还提出一个问题:同样是肉桂,为什么价格差别这么大?
这些问题,在这篇文章中能找到答案→第71篇:300元一斤和30000元一斤的肉桂,有什么区别?
写下这篇文章,麻花也有自己的小打算,希望能让更多茶友全面认识肉桂这位茶界“网红”。
况且这岩茶的春茶季马上就要到了,若是不懂一些干货,怎么能买到符合心意的岩茶?
趁新茶还未上市的空档,我们先补缺补漏,把知识点都夯实牢固,到时候才能买到高性价比的岩茶,才能选中心水的肉桂。
否则您到时候带着一堆基础问题上武夷山淘茶,多少是要吃亏的!
新茶季,麻花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今年大家都能喝到好茶。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