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1)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2)

《天工开物译注》

宋应星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年的夏天敬请期待目前收录最完备的译注本《宋应星全集》。新书出炉之前,推荐自带翻译的《天工开物译注》先睹为快。

被誉为“中国的狄德罗”的宋应星,他的著作《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成书于明崇祯十年,但直到民国初年该书才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他也才以自然科学家为人们所识。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3)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西图书馆所藏海内外孤本《论气》《谈天》《野议》《思怜诗》四种的发现,却打破了这一观念,还宋应星以更为全面的立体风貌:明代杰出科学家和进步思想家。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4)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5)

综上可见岁月不能磨蚀的光辉,足以证明其本身的价值。

宋应星其人、其书在月初获得了近年在国内最大的热度,虽然说在明星云集的热搜榜上只停留了短短的一刻,但作为《宋应星全集》的责编,也已经十分满足于这短短之幸。央视在眼球经济至上的当下,专注啃古籍的硬骨头,是做节目的眼光和情怀。观众的反应也出乎意料,在演员说出“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贵五谷而贱金玉”时,即使文字穿越千年,依然不能阻止人们与千年前意气奋发的宋应星产生共情。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6)

由此可见,并不是我们的大众已经身陷娱乐至死的泥潭却不自知,也不见得大家就欣赏不了古典的文化,读不了古典著作:古籍的门槛确实就在那里,但好在它不增不长;而国民之文化根基日壮,有田地方有根基,可以“为屋种田”。倾听大众的声音,“种好田”是作为这个时代的传统文化从业人员的责任。

央视传播了我国古代不为人熟知的光辉成就,于传统文化大有功焉。关于宋应星本人,这里就个人所见,做一些谫陋的补充。

宋应星科考也有高光时刻

一般提及宋应星的科考之路,多言其命运多舛,其实并不确然。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位列全省第三,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被称为“奉新二宋”。

这就意味着宋应星的仕途之路并非全然蹇踬,他也做过教谕之类的下层官吏,最高官至五品亳州知州。而反观起点可能还低他一点的哥哥甚至做到了广州知府。那么他选择从事“不合时宜”,甚至“离经叛道”的“末学”,就更为难能可贵了。举个非常不恰当的例子,这好比现在,一个学生成绩也不差,高考全省第三,后来干上了公务员,还是地级市的厅级干部,好比市长级吧,忽然说不干就不干了,说要职业打游戏。说打游戏都是轻的,毕竟现在打游戏都列入世界级体育项目了,而《天工开物》中这些所涉“末学”在当时是被称为“欺世盗名”之学的。那么我想,当时士人看宋应星,应该和我们今天看传销老大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在上述的这些事实基础之上,宋应星的清醒和坚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称得上孤勇。当他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无异于说“虽万千人吾往矣”!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7)

《天工开物》的科技高光时刻

不只是种好田

“仓廪实而知礼节”是我们信奉的传统。种地真的是刻在我们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执念和天赋,毕竟连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后,人们最关心的就是月球上是不是可以种地。但是《天工开物》的科技高光时刻,确不止于此。当然啦,谁也无法撼动“乃粒第一”。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8)

在生物学上,《天工开物》著录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也就是肯定了育种的可能,若在当代必被袁隆平院士引为知己。此理论也被达尔文作为论据引入《物种起源》,列入了达尔文这本皇皇巨著的参考书目。

在化学方面,《天工开物》著录了金银分离方法硫化汞制取的步骤,从中证明了物质守恒定律。比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早了一百多年。

这些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9)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10)

不只是科学家的宋应星不只有

《天工开物》

前文曾提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西图书馆所藏海内外孤本《论气》《谈天》《野议》《思怜诗》四种宋应星的著作被发现了。至此学界震动,原来不只是科学家的宋应星不只有《天工开物》。

《论气》《谈天》一本是物理著作,一本是天文著作。

《野议》是唯一一部关于社稷朝堂之作,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务正道”之“正道”之书。里面收录了宋应星的一些政治见解,全篇皆是引出问题而后直接谈解决之道。绝无废话,字字切中要害。

《思怜诗》也并非是字面所见的吟风弄月,顾影自怜之作。而是“有用群言”。

后两本书真是把经世致用发展到了极致,也为宋应星赢得了进步思想家之誉。其间他的见识,比黄宗羲、顾炎武有过之而无不及,充满了预言家一般的智慧。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11)

目前《宋应星全集》还未有整理本,但是已经在制作中了。作者是大家熟悉的《天工开物译注》的作者潘吉星院士。先生一生用中外文发表学术专著十七余部、论文一百七十余篇。曾获中国图书荣誉奖、中国科学史优秀图书一等奖、国家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中国优秀社会科学图书二等奖,以及各种省部级奖近十项。潘吉星院士一生致力于宋应星研究,并一直希望可以让中华古典文化传承不绝,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普及化。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12)

故在其译注的《天工开物译注》本的目录中,大家可以看到在附录中列入了:古今度量衡单位换算表和二十四节气及时辰换算表。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13)

宋应星人生生平简介(书评宋应星不只是科学家)(14)

是故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苟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对于我们后来者来说可以做的,唯有继往开来,传承不息。

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编辑:张静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