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鲜卑人,可能有一些历史不太好的同学有一点懵,但是如果要提起《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家族,那有些同学可能有印象了。慕容复家族心心念念想要恢复的大燕就是鲜卑人的一支慕容鲜卑建立的国家。虽然说只存在了短短的几十年,但是对于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史学界普遍认为鲜卑祖是起源于东胡。在当时东胡与匈奴是在草原并列的两个民族,但是东胡由于太嚣张了被匈奴的默冒顿单于一顿暴揍。不得已又退回了他们的发源地大兴安岭,然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匈奴被汉帝国打跑了,鲜卑族又开始默默地猥琐发育,直到后来进军中原。
而鲜卑人最有名的莫过于拓跋宏的汉化改革让整个鲜卑人迅速的融入了中华民族中,整个鲜卑人也消失于历史的遗迹中,只有在后期的历史中还有一点踪迹。比如唐代李唐家族母系那边就有就是鲜卑族血统。在公元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了整个北方地区到了493年,孝文帝拓跋宏从平城也就是现在的大同迁都洛阳,由于汉化的影响以及后来本来政府的部分后遗症在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然后北周的大住国杨坚建立隋朝,前后鲜卑族共建立十个国家。主导了整个中国北方几百年的时间。
那么这样一个叱咤风云几百年的民族起源于哪里呢?
最开始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人们已经遗忘了。后来在史料中发现了这样的记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也就是说鲜卑族起源于一个石室,在乌洛侯国的北侧而且根据描述石室的面积还非常大还有后来刻的祝文。乌洛侯国就在今天的嫩江流域,但是嫩江流域以北的山脉多如牛毛更何况深山老林里的一个山洞。后世对于这个事也就放了下来。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当时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教育家游寿一直在追寻鲜卑人的发源地。在1979年初,黑龙江省考古学会在哈尔滨举行当时游寿与呼伦贝尔盟文管站站长米文平均出席了会议。在会议上米文平提出在嫩江流域发现了许多鲜卑族墓葬,这一线索引起来游寿的注意并与他探讨石室的问题,但是当时米文平想草原上哪里来的石室也就把这件事淡忘了。
一年后偶然一天又翻起来当时游寿先生留下的字条,便对此事留心起来,但是好多线索都被否定了。
一天,办公室人讲到鄂伦春自治旗出差时去嘎仙洞参观的情况时,米文平随口说那个洞还挺大的?从此,米文平踏上了到嘎仙洞寻找鲜卑史记的漫漫之路。米文平觉得嘎仙洞可能就是史料中记载的那个石室,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祝文并不能确定。
嘎仙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人迹罕至,平时也就是猎人临时过夜才在那里住一晚。经过长途的奔波米文平终于在当地人带领下到达了嘎仙洞。嘎仙洞在20多米高的峭壁上,洞口呈三角形,穹顶高达20多米,面积2000多平方米,十分的巨大。紧接着米文平开始测量发现跟史书记载的基本相符,石室的地理位置让他有种直觉,这很可能就是要找的地方,但是并没有确凿的证明表明这里就是,最后无功而返。
前后往返三次都没有收获,只发现了一些陶片确定这里确实是一处遗址,但是这样的遗址在大兴安岭多如牛毛。事情的转机出现在第四次,在1980年7月30日当时气温已经很高了但是,大兴安岭依然凉飕飕的,搜寻了一天仍然一无所获。众人准备撤退,下午太阳西下和煦的阳光撒入嘎仙洞,整个洞被照耀的金灿灿的这时米文平看到在洞上方苔藓覆盖的地方有些凹凸不平,由于位置很高前几次探查都没有注意到这里。这次米文平爬了上去用手摸了一下苔藓掉落几个字显现出来,米文平按耐住内心的狂喜叫同同伴上把苔藓揭掉,这样消失了1500年的祝文显现了出来。
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㝹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
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克揃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往,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
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飨!东作帅使念凿。
这就是史料中记载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拜祖《石刻祝文》,与《魏书》记载相吻合。在当年的8月新华社报道了这个大发现。嘎仙洞《石刻祝文》被列为新中国考古学重大发现之一然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此鲜卑人的起源谜底终于解开了。
求关注~求点赞转发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