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弘扬耕读文化”全面启动 林广明摄
东南网1月6日讯(福建日报 阿贵 林艺萍 林晓蕾/文 林广明 摄)“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日前,厦门市海沧青礁村芦塘书院正式揭幕,孩子们用洪亮清朗的声音,诵读着《颜氏家训》。作为“依托社区书院,传承耕读文化”的一个生动实践,如今,耕读文化的“因子”正在向全区氤氲开来。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100多年来,中华民族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文明转型与历史巨变之中。延续了数千年的耕读文化,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巨大冲击之下被不断侵蚀,乡土、乡情、乡愁似乎逐渐被人们从记忆中抹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天下之本在家。”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已经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她不仅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而且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文化传承。
回溯海沧历史,群贤辈出,灿若繁星。在这块土地上,培育出49名进士、104位举人,更有东林党后七君子之一的周起元、开台王颜思齐等仁人志士。“勤劳自强、好学文明”,这简单的八个字,就是这片土地人才辈出的“密码”。
在海沧区决策者看来,耕读文化不仅是海沧本土优秀的文化传承,对于海沧新移民以及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而言,“乡土”“乡情”“乡愁”,也便成为流淌于血脉之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而耕读文化,正是连结历史与现代,本土居民与新移民的纽带和桥梁。
当前,厦门海沧正以社区书院为主要平台,掀起一股“耕读传家”的热潮,将弘扬优良家风家训落实到最基层,勾勒出一幅铸社风、民风的新蓝图。
构筑共同精神家园,耕读文化的复苏可谓应运而生
如今走进海沧,耕读文化元素四处弥漫,在青礁村院前社的大夫第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诵《颜氏家训》,稚嫩的童音萦绕着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红砖古厝;走进东孚街道天竺书院,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水车、犁、石磨等农耕物件,展现着昔日的农家生活……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之交的“理学真儒”张履祥在《训子语》里曾经说过,“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成为提倡“耕读传家”的典型代表。
“‘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具有‘存身立命’的意义,可以说是传统家风家训中最基础的部分。弘扬耕读文化,对当前正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海沧而言,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谈起复苏耕读文化的必要性,海沧区决策者表示,随着城市化加速,征地拆迁的不断推进,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空壳化、青年流失、生态破坏、信仰缺失、精神颓废等问题相继涌现。为了给全区8万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和30万新厦门人构筑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创造性地复苏耕读文化,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绵延千年的耕读历史,为海沧新时期复苏耕读文化提供了可能。颜慥、柯翰、周起元、林文庆等八闽俊杰,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国爱乡、耕读传家、勤劳俭朴、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一直贯穿着海沧发展全过程,推进海沧不断向前发展。
海沧村柯井社张氏古民居有一副对联“清水澄晖新景象,河图献瑞耀文明”,就是对海沧耕读文化这一深厚传统的经典写照。
“耕读文化,对现代海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一种文化力的引领、引导作用,弘扬发展耕读文化是破解城市化发展问题的一把钥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大利器。”在海沧区相关负责人看来,耕读文化将成为促进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就业的动力源,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的心态,打造融合开放的新城区,让广大市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当前,国学传统文化在全国受到推崇,但专门开展以耕读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弘扬,据我所知,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委员、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支平如是说。
依托社区书院平台,“唤醒”教化和乡贤文化两大功能
不久前,一场《东孚家训尚勤廉》的主题课在东孚天竺社区的天竺书院开讲,厦门民俗专家卢志明通过东孚的方言、俗语、经典小故事,讲述了东孚传承已久的勤俭家风,课堂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居民老陈感慨地说:“我们祖辈都是农民,守着土地过惯了苦日子,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更要恪守家风,珍惜当下,踏踏实实生活。”
天竺社区6000多名居民来自12个征地村,天竺书院成了他们的共同精神家园。耕读文化、孝行天下、文明礼仪等多种形式的优良家风家训传承活动,融入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提醒着居民忆苦思甜、勤俭持家。
“好的家风家训是促进家庭和睦、下一代健康成长、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支撑。”天竺社区党总支书记柯希霈说,“我们希望通过开展‘传家风、晒家训’等系列活动,将耕读文化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据介绍,耕读文化提倡的主要精神内涵是:勤劳自强,好学文明,爱国恋乡,孝亲尊师。通过弘扬耕读文化,留得住田园风光、护得住绿色生态、读得了文明经典、传得了良风美俗、养得好身家性命、安得好父老乡亲。
弘扬耕读文化,传承优良家风,对于海沧推动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座精神桥梁,既可以在思想上为农民转产就业树立信心,又引导着人们学会创业、安身,懂得修德、立命,以劳作致富、以崇文启智。
换句话说,海沧就是要通过弘扬耕读文化,进一步提升全区47万市民群众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使之成为实现农村与城区同发展、农民与市民同进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
如今,从各地古村落如今幸存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地接芳邻”“稼穑为宝”“君子攸宁”等之类的门楣题字,不难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的诗雅风韵和那背后深藏的意蕴。这里并没有豪言壮语,而充溢着的满是内在的道德修束。而这一些,都依赖于民间教化和乡贤自治。
在业内人士看来,民间教化和乡贤自治这两大功能,在海沧弘扬耕读文化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这主要得力于社区书院这一至为重要的“良田沃土”。
在海沧各个社区书院中,以德高望重、知书达礼、热心公益的老人协会和乡贤理事会代表为骨干,俨然有“庙学合一”之风,从而将耕读文化的种子,润物无声地种进广大市民群众心里。
一些学者认为,乡贤这个群体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体制内权力与中国社会基层的“连接器”“缓冲带”。海沧通过社区书院弘扬耕读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构建基层“缓冲带、减阀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传统文化绽放“新芽”,两岸国学大咖点赞“海沧经验”
“一花开来百花香”。两岸国学院长论坛,将海沧弘扬耕读文化的探索实践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如今,一股弘扬耕读文化、传承“耕读传家”等好家风家训的热潮正在海沧全区上下持续升温。在海沧各个村居社区,一批批乡贤走出小家,自发为大家整理家风家训,为年轻人讲授当地历史人文。同时,许多村民捐出了祠堂、农具等,为弘扬耕读文化出一份力;《耕读海沧》等书籍纷纷出炉;《开台王颜思齐》等影视纪录作品不断上映……
“耕可致富,读可荣身。”院前社村民陈俊雄带领着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济生缘合作社,开发“城市菜地”,让市民在现实版“开心农场”里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乐趣。每逢节日,游客还能与村里的老人学习如何蒸年糕、搓汤圆等。“让市民在体验种菜的过程中领略了耕读文化,在动手劳作的过程中践行孝道。”陈俊雄说。
“在海沧,我们不仅看到了耕读文化正在复苏,还看到了一些更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内涵,实属不易。”在台湾鹅湖学刊理事长、台湾华梵大学校长朱建民看来,耕读文化在于“耕”和“读”,城市菜地让城里没有“耕”感受的人,也能来体会“耕”的深意,培养对土地的感恩,这种农村跟城市的结合,再通过开设国学诵读课堂开展新的耕读文化的浸润等,不愧为真正意义上的“耕读”。
事实上,海沧以耕读文化为主题,在城市发展中,把传统旧有的元素,透过新的实践方式,跟当代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让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找到新出路,体现了海沧的气魄、格局、视野。
海沧正是通过不断深挖耕读文化内涵并进行创新转化,以符合时代价值。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徐国宝认为,海沧对耕读文化的传播和实践,让耕读的含义不局限于耕田、耕作,而是更广义地应用在城市社区的一切工作,“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优良传承,同时又是一种新气象,值得肯定与推广”。
中国训诂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博导汪少华在实地考察了海沧的耕读文化后,这样欣喜地说道:“海沧耕读文化并非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扎扎实实地生长在每一寸土地上,令人振奋,这为厦门乃至全国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与实践。”
不久前,海沧区在抗击超强台风“莫兰蒂”过程中创造的“海沧速度”让人震撼,根植于海沧本土耕读文化的主人翁意识、无私奉献精神和爱乡爱土的情怀得到充分展现。台风过后,校园里教师、家长、学生齐动员,将折断的树枝、树干制作成雕塑作品,让这些精神常驻校园。与此同时,为更好地弘扬耕读文化,日前海沧区还开展了耕读文化进校园活动,将耕读种子种到“海娃”心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新年伊始,海沧的决策者乘势而上,将耕读文化再上新台阶——打造8所“耕读文化”示范书院,推动社区书院“四上墙”(村情村史上墙、村规民约上墙、家风家训上墙、先进典型上墙);深入开展“弘扬优良家风,建设幸福家园”系列活动,培育和推广亲子志愿服务品牌;拍摄制作电视纪录片《周起元》并在央视播出,并拍摄制作数部微电影等。
海沧的耕读文化很妙,妙在它与时俱进,妙在它推陈出新。令人欣喜的是,一股以耕读文化为灵魂的家风建设热潮席卷海沧,一条独具海沧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日渐明朗。耕读文化,这张海沧新名片,在厦门,在福建,甚至在海峡两岸亮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