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成荫

著名女诗人,脑残诗人余秀华有一首诗叫《悲悯》,被某诗歌爱好者(在今日头条就不尊他为文学评论家了)点评发到了今日头条,引来了不少跟风的诗盲或诗痴,装成文学精英、诗歌大佬,装模作样地评论了一番,读到这些评论,忍不住喷饭喷茶(或喷粪喷愤)。

评论虽多,却没看得懂评论高手评论意图,他们到底在说什么,笔者是云里雾里。其实,就是一帮棒子,一帮棍子,狼牙棒乱舞,搅屎棍乱搅。

什么是诗的意境(什么是诗什么是意境)(1)

某君的评论五个字:“一点不象诗”,我当其是某著名诗歌大家,能给余诗“一锤定音”,打开其头条主页,并无作品。没作品的,都是放屁。

看来送他个“狼牙棒”的雅称一点不为过。笔者耐着性子回复了此君:“何以见得不是诗?你认为什么是诗?”其君网名都没取好,还是随机网名,就匆匆披挂上阵,其实,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一枚“喷子”,臭气熏天。

什么是诗的意境(什么是诗什么是意境)(2)

又见某君评论:“说是散文念不通,说是诗又没有诗的特境。”看来,这位是了不起的散文大家,又是身藏不露的诗歌大咖,既精通散文,又善于作诗。然而,他也和上面的网友一样,随机网名,没有作品,搅屎棍也。先看他的评论“说是散文不通”,这句“半吊子“话怎么解读?“说是诗又没有诗的特境”,“特境”是什么东东?莫非写诗和摄影一样,有特写境头?笔者回复:“什么是意境(给他改了一个字),可否赐教一二?”

什么是诗的意境(什么是诗什么是意境)(3)

站在公正的角度来读这首诗,笔者认为这首诗确实是首好诗,几乎“每一节都可以单独成诗”,能这样成诗足见有一定的水准。如果借用头条里某些“诗人”的“回车键”,那是一道“长诗”了。

诸如,屎,尿,屁……更有,上厕所的领导。尿盆浅浅,便器傲傲!

所谓的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具有情景相生和虚实相成以及激发想象的特点,使人身临其境,得到审美愉悦。以第一节为例,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自己42岁了,如果能够颠倒过来,那是24岁。情景相生和虚实相成:果真24岁,玫瑰再开,河水回到源头,母亲也会健在。有意境吗?能激发读者想象吗?能身临其境吗?

笔者以《悲悯》第一节为例,按下小便器的傲傲先生的回车键,看看是不是独立成篇的诗:

你知道,我/已经42岁了/噢,如果能够/颠倒过来/就等于,让/玫瑰再开/让,河水/回到源头/让,母亲/回到活着

什么是诗的意境(什么是诗什么是意境)(4)

上述二位“棒棍”,是诗吗?有意境吗?特镜肯定没有,如有,既叫阴镜,亦或偷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