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在我国也算得上是半个通用语言了,只要听得懂普通话的人,80%的人大概都能听懂四川话。所以,在四川的人基本都说四川话,尤其是成都一些苍蝇馆子都说当地的方言,我相信很多去成都旅游的人都有这种感受。不过四川面积很大,各地区的方言也是各不相同,除了四川人能懂当地的方言,估计外地人也很难听懂。如果,对四川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了解一下四川的一些方言,你会发现四川方言非常有意思!

四川方言都有哪几种(原来这些四川方言)(1)

袍哥大爷

“袍哥”意思是“同袍兄弟”,得名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袍哥起源众说纷纭,主要说法是源于“天地会”,天地会举事失败,为避免清政府的注意,改名“洪门”。其门徒游散四方建立了很多帮会,比如三合会,三点会,添弟会,哥老会、阁老会等,都源之于天地会。

袍哥活跃于四川最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以“仁义结拜,生死与共”为誓言,又以“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八德(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克己律人的信条。最初的袍哥不吸收士绅,因为这些人常常官商勾结,害怕被出卖!到了民国“士”成为袍哥的主要成员,主要包括管粮户、士绅、抓政权机关法团的首士及秀才等。义、礼两个字号袍哥的主要成分是商,人数较多,其中又以义字号最盛。袍哥内,仁字号上的谷子多,义字号上的银子多,礼字号上的定子(即拳头)多。

四川方言都有哪几种(原来这些四川方言)(2)

袍哥手语

根据清末民初刘师亮的《汉留全史》称:“各省汉留之盛,莫过于四川”。到民国中后期,四川70%—80%左右的成年男子都参加了袍哥。曾亲身参加过袍哥组织的川军第27集团军第88军军长范绍增会议说:“四川90%的男性,都加入了袍哥组织!”所以,庞大的袍哥隐语,也渗透到了四川的各个角落,时至今日仍在民间流传。

四川茶馆与袍哥

如今的四川,很多地方还有老茶馆,在民国时期,曾经都是袍哥活动最频繁的地方。袍哥的香堂大多都设在茶馆的后堂,“仁、义、礼、智、信”五堂袍哥都有本堂茶馆。加入袍哥“拜把子”的兄弟举行仪式,除在寺庙或同业公会设香堂举行外,许多时候是在本堂茶馆举行的。

由于加入堂会的兄弟人多,什么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也就有了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之分。清水袍哥清者自清,往往讲“孝、义、仁、敬”,而浑水袍哥可能不讲“仁义”,只要有钱拿什么事都可能做,所以大到杀人越货,小到无事生非的多半是浑水袍哥。

四川方言都有哪几种(原来这些四川方言)(3)

袍哥群体

由于浑水袍哥喜欢到处惹是生非,可能与他人“扯皮”。遭遇“扯皮”的两人若都有袍哥背景,清者一方的袍哥为了“洗刷”自己的清白,就要请大哥主持公道。

主持公道的场所就是茶馆,袍哥隐语叫“吃茶”。如纠纷太大,是要召集各社人员在茶馆开会。当事人双方声诉,袍哥大爷秉公裁判,谁红谁黑,自有公道。堂会议论后,纷争解除,大家各自散去后,无理的一方还需要付茶钱,称之为“出血”。所以,在四川下馆子去吃饭,付钱的一方称之为“出血”。比如,某个男人跟他女朋友去逛街,结果掏了很多钱,经常会说;“今天又大出血了!”其实,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就是袍哥隐语。

假如某个袍哥对大哥的裁决不落教(不满意),再次去扫面子(找茬)。结果把人惹毛了(惹生气)打了起来,自此又与人结梁子(结仇)。被打的袍哥去找自己的大哥,大哥不在,就告诉二哥,二哥说:“那个砍脑壳的,还是不落教,走我给你扎起!”。二哥带了一帮兄弟伙去找打自己兄弟的人常会说:“你娃冲壳子,上次你出了血,还是不落教!”此人如果说:“我就是不落教!”二哥估计会将此人暴揍一顿,然后就会问,“你到底落不落教。”如果此人不服继续揍,直到“落教”为止。

四川方言都有哪几种(原来这些四川方言)(4)

袍哥手语

其实,对于屡次犯事的袍哥,每个香堂都有严厉的处罚。比如“搁袍哥(开除)、打红棍(因棍子打)、吹灯(挖眼)、砍丫枝(砍去手脚)”,更严厉的处罚还有“三刀六个眼”和“自己挖坑自己跳”。“三刀六个眼”听名字就比较恐怖,就是将三把尖刀邦在板凳或固定在地面,受处罚的人要自己扑上去,并在身体上扎出六个眼。“自己挖坑自己跳”是受罚的人自己挖坑,坑挖好以后,先在坑内放满生石灰,再倒入水,犯事的人最后跳入沸腾的石灰水当中。

在袍哥人家当中,有哪些行话呢?

“袍哥”属于秘密社会,为了不被官府察觉,说话时不能太直白了,所以袍哥之间就产生了行话隐语。袍哥最活跃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茶馆,另外一个是码头,凡是有茶馆的地方都有袍哥大爷(舵把子)坐堂。

各地的茶馆都有秘密联络点,比如成都的袍哥到重庆的码头,无论是路过、办事或者滚案(犯了案到外地躲避),都要到当地的香堂茶馆找本堂袍哥大爷报到,以求得照应。

据说,外地的袍哥,要想得到本地的袍哥信任,就必须懂行话。根据《三教九流》上面的话说:外地袍哥到本地茶馆,在上茶后,要拿起茶馆的盖子,将其轻轻扣在碗托上。幺师(茶倌)来续水时,就会问:“客位远来?”来人要将手往桌子下面一藏,然后,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号,属哪个字号,什么排位。幺师继续问:“兄弟路过、跑滩,还是滚案?”外地袍哥如实回答之后,幺师就会进入后堂禀报,得到允许后,才能去面见大爷或管事。

四川方言都有哪几种(原来这些四川方言)(5)

《傻儿师长》袍哥暗语

在外跑滩,要动哪些行话呢?比如到外码头联系事宜,叫“走字样”;在袍之人,叫“有点点”,或叫“在园哥弟”;未入袍,叫“白朋”,或叫“倥子”。出门找门路称为“摇线子”;抢劫财物称“看财喜”或“打启发”;绑票叫“拉肥猪”;把人藏起来叫“关圈”;讲赎钱叫“称价钱”,价讲成了叫“上盘子”;未说成而把人杀了叫“撕票”。

杀人放火,闯下大祸,叫“摆豪”;恃强欺弱,胡作非为,叫“撒豪”;被官兵包围叫“水涨了”;畏罪潜逃叫“避豪”;被捕叫“落马”;招口供叫“拉稀”;内部处死叫“毛了”;结仇叫“结梁子”;报仇叫“拿梁子”;调解仇怨叫“搭台子”;和解叫“捞梁子”。

白酒叫“烧冲子”;吃饭叫“造粉子”;筷子叫“壕竿”;饭碗叫“莲花子”;肉叫“片子” 鱼叫“摆摆”,还有下馆子时吃的“毛血旺”其实与袍哥的隐语也有关。可以说,袍哥隐语涉及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经常出门跑滩的袍哥,须熟知各种隐语,并倒背如流,以备急时之需。从这些隐语来看,袍哥群体在四川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庞大,难怪“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就是四川袍哥打响的!

参考:刘师亮《汉留全史》、且志宇《四川方言与文化》、翟文明《三教九流大全集》

,